南灣學校創建於2009年8月,地處龍崗區南灣街道康樂社區,學校占地面積27456.21平方米,建築面積16195平方米,是一所區屬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學校服務於康樂社區、寶嶺社區等,設計規模36個班。學校現有57個班,學生總數2868人,專任教師177人。南灣學校的成立,部分緩解了南灣街道片區學位緊張的問題,被評為龍崗區政府2009年十大民心工程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圳市龍崗區南灣學校
- 英文名:Nanwan School
- 簡稱:南灣學校
- 校訓:厚道篤學 和而不同
- 創辦時間:2009年8月
- 所屬地區:深圳市龍崗區
- 類別:公辦
- 學校屬性:九年一貫制公立學校
- 現任校長:熊謹慎
辦學歷史
辦學條件
文化傳統
(一)辦學宗旨:適合教育
(二)辦學目標:讓每個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三)發展願景:把學校打造成師生快樂、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優質學校。
(四)辦學特色:和樂教育
(五)校訓:厚道篤學,和而不同
(六)校風:相融共進,快樂同行
(七)教風:樂業愛生,博學善啟
(八)學風:明禮樂學,善思求真
【說明:1.辦學宗旨是學校辦學使命的核心內容。本校的辦學宗旨“適合教育”源自《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該辦學宗旨,也系本校新一屆班子從長期教育實踐中得出的經驗概括,得到全校師生廣泛認同。
2.“辦學目標與發展願景”即是辦學追求,它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最終期望的目標或是結果。學生的發展是辦學目標得以落實的依據,因此本校的辦學目標及願景都指向學生的發展。加德納的多元智慧型理論也指出:“每一個人都是優秀且有潛能的人,只不過每個人優秀的方面不同而已。”因此本校把“讓每個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定為辦學理念。而辦學願景中的“師生快樂、家長滿意、社會認可”源於《龍崗區南灣學校發展規劃(2013-2015)》,並經2012年11月召開的第二屆教代會討論通過,是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的前行動力與目標,已深入人心。
3.本校辦學特色為和樂德育、國學教育。中共十七大關於教育方針的論述里強調“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強調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禮記·樂記》:“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本校取其“和樂”之意,創造推行“適合教育”理念下的“和樂教育”模式。
4.由於“校訓”具有學校文化的傳承特質,因此本校把“厚道篤學,和而不同”這一學校開辦之初的辦學訓誡沿革為本校的校訓。
5.校風指學校師生群體經努力所形成的一種基本穩定的精神狀態,它主要體現在人們感覺得到的學校內在和外在的校容校貌上。“相融共進”是作為個體的人自身在群體學習、工作環境中為營造良好的氛圍而付出的努力,“快樂同行”則指人在學習、工作時比較滿足、自信的精神狀態。人的快樂指數與來自身邊環境的關懷、呵護和鼓舞等因素有直接且重要的關聯,因此“快樂同行”是“相融共進”的一種結果。2012年辦學水平評估調查問卷顯示家長對本校風氣的滿意率達98%。
6.關於教風。人常道,“教育無小事,事事皆用心”。教師心中有“人”,樂業愛生,才有可能因材施教,達到“讓每一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的育人目標。而在施教過程中,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細緻入微,縝密周到是踏實的工作態度最基本的要求。教風中的“樂業愛生”是對教育懷抱敬畏之心的責任感和崇高感的應有之義。教風中的“博學善啟”則要求教師在工作中厚積薄發、講究方法、傾注智慧,此為“慧心”的教育教學基本要求。
7.關於學風。“明禮”即知禮、守禮。中國是禮儀之邦,孔子的“非禮勿施”、“克己復禮”古訓更是作為禮儀的重要思想內容教育學生做明禮人;“求真”,意謂追求事物發展的真理所在和尋找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引導學生在科學理論與方法的指導下不斷地認識事物本質的精神;“樂學”是治學的最高境界,要博學,必須愉快地學,要學習得好,必須心情舒暢,所以孔子啟發學生“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之。”“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強調學習與思考緊密結合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同時善於用思考帶動學習。本校的學風“明禮樂學,善思求真”,明禮是樂學的表現形式,求真是善思探求的目的。這八個字的辯證統一,體現了傳統與現代、歷史與文明的有機結合,倡導學生內化於心,外化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