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歸3

南渡北歸3

《南渡北歸3》是2011年4月28日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岳南。本書講述了抗戰結束以後,流落於西南的大師級別的學者紛紛回歸故土,但又隨著國共內戰的爆發和和各自不同的政治觀念、人生追求,再次海峽兩岸,天各一方,不同的環境和政治氛圍,不同的人生境遇,躍然紙上。

基本介紹

  • 書名:南渡北歸3
  • 作者岳南
  • ISBN:9787540447915
  • 頁數:472頁
  •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4月28日
  • 開本:16
  • 叢書名:《南渡北歸》三部曲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媒體推薦,

編輯推薦

《南渡北歸3:離別》
《南渡北歸》系列圖書之“離亂大結局”。
首部全景再現20世紀中國最後一批大師命運變遷的史詩巨著。
台灣時報十大年度好書《陳寅恪與傅斯年》《風雪定陵》作者岳南巔峰力作。茅于軾、何亮亮、李國慶、余世存、解璽璋、張頤武、李存葆、莫言、朱向前、張志忠、徐貴祥、王久辛、崔衛平……聯袂推薦。
CCTV中央電視台和北京大學聯合投資拍攝由本書改編成的大型電視劇。
本書作者耗費8年心血,三下江南與西南邊陲實地採訪與考察,搜閱近千萬字珍貴資料,第一次全面描述了關於20世紀最後一批大師群體命運的劇烈變遷。
即使你沒有讀過《南渡北歸1:南渡》《南渡北歸2:北歸》,依然不影響你直接閱讀《南渡北歸3:離別》!
《南渡北歸3:離別》的故事震撼又精彩!
一個年輕編輯的編輯絮語
尊敬的讀者:您好!
兩年前,當我剛剛參加工作,成為一名編輯的時候,我就拜讀過岳南老師的大作《陳寅恪與傅斯年》。從那時起,“岳南”成了一個令我敬仰的名字。
正因如此,第一次見到岳南老師,我是有點激動的。那是2010年4月中旬的一天,公司領導把我引薦給一個中年學者,介紹這是岳南老師。還沒等岳南老師開口,我就有些急切地上前握著他的手說我讀過您的《陳寅恪與傅斯年》,非常喜歡,還寫過一篇書評云云。
岳南老師說話山東口音較重,我一開始並不能完全聽懂,後來他察覺到了,於是善解人意地放慢了語速,還會時不時停下來問我,聽明白了沒有?那天我們聊了很久,我了解到岳南老師把《南渡北歸》視為自己最重要的作品,為寫此書,他耗費八年心血,三下江南與西南邊陲實地採訪與考察,拍了數千張照片,搜閱超過千萬字的珍稀資料,從而第一次全景描述了20世紀中國最後一批大師群體命運的劇烈變遷……那個下午,我帶著崇敬的心情和莊重的使命感,成了《南渡北歸》的責任編輯。
不久之後,《南渡北歸》三部曲(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歸;第三部:離別)的全部相關資料,包括120萬字的書稿正文、40萬字的注釋和500多幅珍貴圖片進駐我的電腦硬碟。一座甜蜜的大山壓了過來。雖然事先做過心理準備,但接到書稿的那一刻我還是有點慌亂——規模如此之大、意旨如此宏遠的一部作品,我能做好嗎?
好在公司領導和岳南老師給我找了個大師級“幫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王世民老師。《南渡北歸》的歷史與考古部分,主要就是由王世民老師審校並提出很多精彩、專業的修改意見。
岳南老師每次給我寫郵件,開頭的稱呼必是“康兄”或“康慨吾兄”。一開始我對此很不適應,因為我比岳南老師小20多歲,怎敢承受如此稱呼?後來,隨著對《南渡北歸》理解的深入,我了解到民國的學術大師們,不管年紀相差多少,彼此都是以“兄”“弟”互稱,這其實可以算作一種“民國風範”。再者,我也把這樣的稱呼理解為岳南老師對我的一種鼓勵,它似乎意味著,不管你多年輕,在事業上,彼此之間沒有輩分的差距,而是平等的。
有一段時間,我深深沉浸在《南渡北歸》的世界之中不能自拔,以至於每天在吃飯、走路、甚至做夢的時候,都在念叨著那些大師的事跡——當讀到在抗戰期間,馮友蘭、梅貽琦、梁思成、金岳霖、林徽因等大批知識分子冒著日軍的炮火,跋涉西南艱難辦學,並且憑藉著巨大的精神力量收穫學術上的累累碩果時候;當讀到在文革期間,詩人穆旦在寒冷冬夜冒著生命危險從改造農場中逃出,步行30里僅僅為了給妻子送去一塊糖的時候;當讀到大師們在艱苦歲月互相幫襯,不顧自己的極度窮困,為了提振民族精神力量而呼號奔走的時候……我沒法不動容。我也相信,任何一位讀者讀到這些內容都會為之深深感動。
由於工作需要,我曾多次去登門拜訪岳南老師。岳南老師和師母很好客,我每次去他們都會特意準備一頓豐盛的飯菜,讓我受寵若驚。聊到書稿,岳南老師總是充滿激情、滔滔不絕。有一次當他談到穆旦的詩歌和人生,聊到最後,我們都悲悽不已,幾欲落淚。其時已夜深,然而我們渾然不覺,直到家人打來電話,我才發現已經11點多了……
CCTV買下《南渡北歸》電視著作權,並著手改編劇本、準備拍攝電視劇是8月末的事。當得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我著實激動了一陣兒。想到這樣一部作品會通過電視劇的形式推廣給全國人民,想到也許30年、50年之後還會有人閱讀本書,這時候,我會情不自禁地感到一種巨大的幸福和驕傲。
值此《南渡北歸》編校完成、即將出版發行之際,我想用一位提前讀過《南渡北歸》的讀者為本書寫下的兩句話來與大家分享:
披閱史料還原被蓄意掩蔽的歷史真相,巨筆如椽再現被匆忙遺忘的滄桑輝煌。
一個半世紀以前,年輕的尼采苦苦尋覓一部能“為其生、為其死”的作品而不得。相比於尼采,我是幸運的,因為至少在這大半年的時間內,我找到了一部融入我整個生命的作品,它就是這部20世紀知識分子的宏偉群雕——《南渡北歸》。
《南渡北歸》的責任編輯康慨

內容簡介

所謂“南渡北歸”,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識分子冒著抗戰的炮火由中原遷往西南之地,爾後再回歸中原的故事。
《南渡北歸3:離別》
整部作品的時間跨度近一個世紀,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紀人文科學領域的大部分大師級人物,如蔡元培、王國維、梁啓超、梅貽琦、陳寅恪、錢锺書等。作品對這些知識分子群體命運作了細緻的探查與披露,對各種因緣際會和埋藏於歷史深處的人事糾葛、愛恨情仇進行了有理有據的釋解,讀來令人心胸豁然開朗的同時,又不勝唏噓,扼腕浩嘆。
本著是《南渡北歸》第三部,描述了流亡西南的知識分子,在回歸久違的故土家園之後,因內戰爆發和各自的政治歧見,不得不忍痛離別,遙天相望,以及在海峽兩岸不同的生活環境和政治氛圍中所遭遇的命運劇變。除述及遷往台灣的幾位大師級人物,著重描述了留在大陸的吳金鼎、曾昭掄、曾昭燏、陳夢家、穆旦、向達、葉企孫、饒毓泰、吳宓、錢锺書等知識分子群體,不同的政治追求與愛恨情仇。令讀者感知歷史真相併扼腕浩嘆的同時,也生髮出“在史中求史識”的衝動,並從中吸取一些“歷史的教訓”。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三部
第一章 山河崩裂001
◎國寶爭奪戰001
◎學人搶救計畫007
◎金陵王氣黯然收015
◎傅斯年出任台大校長021
◎人生長恨水長東027
第二章 浮海說三千弟子036
◎歸骨于田橫之島036
◎傅斯年之死039
◎胡適:青山就是國家049
◎生命的最後機緣055
第三章 短兵相接067
◎批胡運動悄然興起067
◎面對“人民的敵人”071
◎再掀高潮077
第四章 勝利的犧牲品091
◎但願來生不姓胡091
◎萬葉千聲皆是恨095
◎胡思杜之死100
◎胡適出任院長106
第五章 梅貽琦流亡海外之謎120
◎告別清華園120
◎梅貽琦出走內幕127
◎最後的光芒133
第六章 大師遠去140
◎胡適、梅貽琦之死140
◎代院長李濟147
◎郭沫若斥罵董作賓151
◎學術巨人的消失159
第七章 池南舊事不堪記169
◎吳金鼎之死169
◎花落春仍在174
◎林徽因之死182
◎陶孟和之死188
第八章 高才短命人誰惜200
◎大時代里的曾昭200
◎田野考古的第一位女性209
◎改男造女態全新213
◎巷哭江南盡淚痕221
◎靈谷塔下付劫灰227
第九章 “鐵證”下的亡靈245
◎《海瑞罷官》出籠245
◎引火燒身255
◎投靠胡適的“鐵證”262
◎吳晗之死270
第十章 簡編桀犬恣雌黃278
◎花落春意盡278
◎國魂消沉史亦亡286
◎廟小神靈大292
第十一章 百年駒隙過如馳298
◎中國人的核子彈之夢298
◎一個有志和有趣的人307
◎曾昭掄之死312
第十二章 壯志未酬陳夢家322
◎今夜風靜不掀起微波322
◎厄運降臨327
◎藍的星,騰起又落下335
第十三章 人間熱淚已無多346
◎一個民族已經起來346
◎胡康河上的白骨350
◎從芝加哥到南開校園357
◎詩人穆旦之死363
第十四章 狂釁覆滅,豈復可言379
◎當年盛事久成塵379
◎清華一把手葉企孫387
◎熊大縝遇害之謎395
◎離奇的C.C.特務案399
◎梁思成與葉企孫之死406
第十五章 悲迴風415
◎北歸殘夢終成空415
◎虎落平川421
◎康樂園之會427
◎陳寅恪之死441
◎吳宓之死444
◎哲人其萎448
後記466

作者簡介

岳南,山東諸城人,1962年生,先後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文藝學研究生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考古文學協會副會長,現居北京。著有《復活的軍團》《日暮東陵》《天賜王國》《風雪定陵》(合著)等考古紀實文學作品十二部。另著有以自由知識分子學術精神與情感命運為主體脈絡的《陳寅恪與傅斯年》《從蔡元培到胡適》《李莊往事》《梁思成、林徽因和他們那一代文化名人》等十部,其中《風雪定陵》《西漢亡魂》《遭遇兵聖》《千古學案》《萬世法門》(合著)等十餘部作品被翻譯為英、法、德、意、日、韓等文字在海外出版,全球銷量已達數百萬冊,為中國最具全球影響的當代著名作家之一。

媒體推薦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於中原,偏安江表,稱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晉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風景不殊”,晉人之深悲;“還我河山”,宋人之虛願。吾人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於不十年間,收恢復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薊北。此其可紀念者四也。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碑文
東城老父機先燭,南渡殘生夢獨多。衰淚已因家國盡,人亡學廢更如何。
——陳寅恪《余季豫先生輓詞二首》
但如今,突然面對著墳墓,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回顧,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穆旦《冥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