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起義

1927年12月12日,在中共廣東南海縣委的領導下,發起了有300多名農軍參加的南海起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海起義
  • 起義時間:1927年12月12日
  • 領導者:中共廣東南海縣委
  • 參加人數:300多
基本信息,戰爭背景,戰爭過程,戰爭結果,歷史影響,

基本信息

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為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迫害和屠殺,1927年12月11日凌晨,在當時的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太雷以及葉挺、葉劍英、蘇兆征、聶榮臻、徐向前領導下,發動了南海起義,崔鏞鍵等150多名朝鮮人和蘇聯駐廣州領事館人員也參加了起義。由於敵強我弱,起義最終失敗,在14日至19日6天的時間裡,有5700多名共產黨員和革命民眾慘遭殺害。

戰爭背景

1927年國民黨反動派在廣州發動“四一五”反革命政變後,中共南海黨組織及農民協會、農民自衛軍等都遭到了嚴重破壞。

戰爭過程

縣委成立後,立即組織黨員骨幹深入各鄉發動農民民眾,恢復和發展武裝組織。廣州起義前夕,根據廣東省委指示,南海縣委先後成立了廣州工人赤衛隊第六聯隊,下轄南海農民赤衛隊第一團和第二團,由南海縣委書記陳道周指揮。按照廣州起義總指揮部的要求,一團負責攻占石圍塘火車站和南海大瀝圩,得手後再與二團配合攻占佛山,控制廣三鐵路沿線,鞏固廣州外圍。
南海縣委受領任務後,立即制定了相應措施。12月11日,廣州起義的戰鬥打響,黃謙即率領第一團第一營配合廣三鐵路工人赤衛隊員攻占了石圍塘火車站,後帶領部分隊員繞過國民黨軍李福林部封鎖的黃沙,在牛牯沙附近分散渡河到廣州市區參加戰鬥。另一部則留在石圍塘,開始向芳村等地進攻。
12日凌晨,謝頌雅帶領30多名赤衛隊員從龍溪出發,劃小艇到大瀝口,和匯集在那裡等候的幾十名赤衛隊員一起向大瀝圩進發;陳道周、周俠生等則於同一時間率領另一支200多人的赤衛隊從松崗出發。兩支隊伍作鉗形攻勢夾擊,當時在大瀝圩內駐紮的國民黨民團武裝50人紛紛繳槍投降。12日晨,赤衛隊進占大瀝圩,接管了反動民團的四堡分局,在圩內開展宣傳和擴大隊伍等工作,大瀝圩附近九區、二區、三區、五區等地的民眾紛紛前來要求加入赤衛隊。起義隊伍很快組成了大刀隊、長槍隊及運輸隊、救護隊等,準備配合吳勤團攻打佛山,並隨時準備支援廣州起義大軍。

戰爭結果

佛山市內反動勢力比較強,第一團攻占大瀝圩後前進受阻,第二團在攻打普君圩後被迫撤離,攻占南海縣的計畫未能實現。同時,南海縣去支援石圍塘的部分赤衛隊員也於13日撤回大瀝。此後,國民黨佛山當局糾合2000餘人的反動武裝向農軍進行反撲,陳道周、周俠生等縣委領導人在率領農軍撤退時,與敵浴血奮戰,最後壯烈犧牲。

歷史影響

南海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仍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南海起義是中共用革命武裝向反革命武裝的進行了又一次積極、英勇的反擊。是中共單獨領導的,在大城市中建立工農民主政權的嘗試。它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連線起來,是中國革命戰爭由中共單獨領導的偉大開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