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南海地質地球物理圖系(1:200萬)
編制: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出版:中國航海圖書出版社
語種:中英文版
地質地球物理圖系是地質工作的結晶,它全面展示區域內各種地質現象及其相互關係,能系統反映一個區域的地質工作程度和研究水平,是地質調查成果的總集成。
南海地質構造複雜,海底地貌類型眾多,蘊含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自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在南海開展了多學科、多領域的系統調查研究,並系統完成了1:100萬南海海洋區域地質調查。
為系統集成南海地質調查成果,2009年,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組織科技人員,匯集了該局歷年來在南海採集的地質、地球物理高精度測量數據和資料,以及國內外相關機構最新的科研成果,確定編圖範圍為北緯0°~26°,東經105°~122°,採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通過等角圓錐投影,確定基準緯線為15°,編制出版了比例尺為1:200萬的南海地質地球物理圖系。其內容涵蓋了南海及周邊海域近4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共包括南海地形圖、地貌圖、海底沉積物類型圖等16類圖件,以及編圖說明書、《南海海洋地質與礦產資源》專著各1冊。
圖系運用現代地學理論指導編繪而成,系統集成了我國近30年來在南海開展海洋地質、礦產資源調查與研究的成果,內容豐富,取得了多項創新性的研究成果。一是首次系統標註出南海海底的200多座海山、峽谷等標誌性地理實體名稱,維護了我國在南海的海洋權益;二是創新性地編制出我國第一幅南海三維地形圖和暈渲地形圖,清晰直觀地展現海底地形特徵;三是創新思路,首次採用疊置法和透視法編制地質圖,揭示了南海海底表層及深部地層分布規律;四是對南海主要構造、沉積盆地研究及海底礦產資源研究規律進行了總結,獲得了一批新的發現;五是編圖成果轉化套用成效顯著,已先後服務於我國深潛器“蛟龍”號、“海馬”號下潛選址以及國家石油公司勘探開發工作部署等,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中科院院士李廷棟評價圖系“資料新、圖種全,水平不遜於國際編圖”。國務院參事張洪濤評價“圖系將很好地服務於南海資源與環境工作,兼具國際性、科學性和實用性三大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