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埃爾斯沃思山脈文森峰地質特徵

《南極埃爾斯沃思山脈文森峰地質特徵》是由地礦部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金慶民、邱金榮、匡福祥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極埃爾斯沃思山脈文森峰地質特徵
  • 成果登記號:19930166[06300]
  • 第一完成單位:地礦部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30166[06300]
項目名稱
南極埃爾斯沃思山脈文森峰地質特徵
第一完成單位
地礦部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金慶民、邱金榮、匡福祥
主題詞
南極;地質調查;鐵礦帶;南極埃爾斯沃思山脈;文森峰

成果摘要

1、對文森峰地區80平方公里範圍內進行詳細的野外地質觀察,描述了地質路線剖面剖面圖,並首先發現了含礦岩系和鐵礦帶。2、將研究區出露的古生代名為文森峰組,並進一步劃分了五個岩性段。這是一套淺海相碎屑岩,綠色含鐵石榴子石石英砂岩組成,赤鐵礦石英砂岩夾赤鐵礦礦層,淺灰鈣質石英砂岩、厚度大於650m。 3、在缺乏化石的情況下,根據本地層岩性,參考Rb-Sr同位素年齡測定值,並與埃爾斯沃思山脈南區墜初步確定文森峰組時代為泥盆紀。 4、根據碎屑岩的浪成交錯層理粒序層理、韻律層理、沖蝕構造、粒度參數特徵、岩石微量元素及稀土考粘土礦物的成分及標型特徵,確定該組形成於淺海濱岸相環境,並構5、首次在本區發現鐵礦及含鐵岩系,並對鐵礦的地質特徵、礦體型和鐵礦成因進行了探討,查明鐵礦層賦存於文森峰組底部第一岩段,6層赤鐵礦層組成,總厚度達30-40m,單層厚度0.5-10m,含鐵岩系出露-150m,延伸長度達到15km以上。礦層與圍岩整合接觸,均遭受區域變質褶皺。鐵礦呈塊狀、條帶狀和脈狀,主要礦石礦物為赤鐵礦,平均品位礦石達54.28-64.39%。初步研究認為鐵礦來源於古陸火山岩、變質岩及淺海濱岸環境富積並沉積成礦。鐵礦石位於海侵序列底部,與圍岩產狀型礦床,可以和我國寧鄉式鐵礦和北美柯林頓型鐵礦比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