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獨木舟是南朝時期的文物,館藏於茂名市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朝獨木舟
- 館藏地點:茂名市博物館
- 所屬年代:南朝
南朝獨木舟是南朝時期的文物,館藏於茂名市博物館。
南朝獨木舟時代:南北朝尺寸:船中段寬65cm、船頭寬42cm、高43cm、船尾寬56cm、高44cm...
南朝獨木舟 南朝獨木舟是南朝時期的文物,館藏於茂名市博物館。尺寸:長612、船頭外寬53、內寬50高37、船頭尾高42、船尾外寬42,內寬38
獨木舟說 共工乘木 刳木為舟 番禺為舟 巧垂作舟 黃龍負舟 航海猶記 夏力蕩舟 廩君土船 涉河遷殷 濟川之舟 酒池回船 天子造舟 白魚躍舟 於越獻舟 漢水膠船 在水一方 二子乘舟 蔡姬蕩舟 游海忘歸 吳王賒艎 闔閭船軍 吳越船宮 舟車楫馬 女娟習楫 吳越同舟 范蠡扁舟 載舟覆舟 曾子扣舷 飾舟刻鏤 操...
中國古代造船,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祖先使用獨木舟和筏,用勇氣和智慧走向海洋,為我國的航海業奠定了基礎。歷史發展 新石器的獨木舟和筏 早在新石器時代(約10000年--4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廣泛使用了獨木舟和筏,並以其非凡的勇氣和智慧走向海洋,為我國的航海業奠定了基礎。據考證,筏,舟船發明以前出現的第一...
獨木槽,是取大木將其掏空,形似豬槽,用槳划行,俗稱豬槽船,後人稱為獨木舟。雙木槽,則用二木拼成,較獨木槽寬大。《麗江府志略》載:金沙江井裡渡,“冬春用雙木槽,夏秋用溜筒;奉可渡,渡用木槽。”在鹽源,據說木槽最先出現在臥羅河上。川滇交界的瀘沽湖居民至今沿用木槽船。此外,還“有夏舟冬...
早在新石器時代(約10000年--4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廣泛使用了獨木舟和筏,並以其非凡的勇氣和智慧走向海洋,為我國的航海業奠定了基礎。據考證,筏,舟船發明以前出現的第一種水上運載工具,就是新石器時期我國東南部的百越人發明的。 秦漢高峰 秦漢時期,我國造船業的發展出現了第一個高峰。秦始皇在統一中國...
青海樂都柳灣馬廠類型墓葬的用木棍封門和齊家文化墓葬的獨木舟式棺材都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已經出現洞室墓和獨木舟船棺的萌芽。懸棺岩洞墓的出現,實質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岩洞的變化。還有人認為,懸棺葬與史前原始民族實行岩居有關,是人們洞處穴居生活的反映。人們生時既然住在岩洞裡,...
先秦時期,生養棲息於南海之濱的越人以自然物製成浮具、竹筏、木筏、獨木舟、木板船,用於漁獵運輸。帆、槳、篙、舵、碇俱全的“南越舟”“八槽艦”是見於漢代文獻記載的廣式船舶。西漢時期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南海巨舶在廣州和古羅馬的阿杜利港之間運送絲綢、珠寶、香料、礦物等大宗貨物。魏晉南北朝時期,從廣州...
獨木舟和筏等水上運輸工具早就相繼出現。新石器時代晚期,人們已能用石范和泥范鑄造簡陋的工具和武器。商殷時期,隨著手工業生產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形成了燦爛的青銅文化。青銅冶鑄技術得到高度發展(見中國古代青銅冶鑄技術),青銅鑄件司母戊方鼎重達875千克,春秋時期的青銅鑄件曾侯乙尊盤已十分精細。春秋至漢...
清人董天工《武夷山志》還記說,西王母曾宴請武夷山眾鄉親,並稱葬有懸棺的崖洞口附近架置棺材用的木條為“虹橋板”,而眾鄉親就是從這些“虹橋板”上走過奔赴宴會的;還有的說法是,懸棺幾乎都在臨江面水的懸崖絕壁,因此他們都是“水行山處”的民族,所以,其葬具自然青睞船形棺和整木挖鑿的獨木舟式棺材,...
夏代以前和夏代,先後出現了無輻條的輇和各種有輻條的車輪;殷商和西周時已有相當精緻的兩輪車;獨木舟和筏等水上運輸工具早就相繼出現。新石器時代晚期,人們已能用石范和泥范鑄造簡陋的工具和武器。商殷時期,隨著手工業生產的發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形成了燦爛的青銅文化。青銅冶鑄技術得到高度發展,青銅鑄件司母戊...
《中國古船圖說(漢英對照)》是2015年5月1日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席龍飛、龔昌奇、蔡薇。目錄 1 新石器時代 (約18000年—4000年前)1-1 浙江吳興錢山漾和杭州水田畈木槳 1-2 浙江餘姚河姆渡木槳 1-3 浙江蕭山跨湖橋獨木舟 1-4 跨湖橋獨木舟的製造工具 2 商、西周時代 (公元前1600—...
人類智慧的結晶——獨木舟 農用運輸船 第三節 古代儲量工具 窖儲 倉儲 第七章 對古代農具的繼承與發展 第一節 中國古代農具發展回顧 中國農具技術由先進變後進的原因 中國人為什麼沒有發明拖拉機 第二節 中國近現代農具發展 新中國農具發展簡述 改革開放以後農具的發展 傳統農業與現代化 參考書目 ...
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嶺南先民已經利用獨木舟在近海活動。距今5000~3000年期間,東江北岸近百公里的惠陽平原,已經形成以陶瓷為紐帶的貿易交往圈,並通過水路將其影響擴大到沿海和海外島嶼。通過對海船和出土陶器,以及有肩有段石器、銅鼓和銅鉞的分布區域的研究得知,先秦時期的嶺南先民已經穿梭於南中國海乃至南太平洋...
舟船的使用歷史在江南出現得很早,在河姆渡文化的出土文物中,已經有了木船漿、陶舟和獨木舟的遺骸了。《漢書·五行志》稱:“吳地以船為家,以魚為食”,這些都說明了很早時候舟船就是江南地區主要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了。我們知道,騎馬坐車與駕船蕩舟的感覺差異是明顯的,即便同樣是駕船,蕩舟于山水平遠的江南水網與...
俚人習於水性且擅長"伐木為舟".據考察,早在東漢至魏晉期間,化州長歧一帶就有了獨木舟的製作工場。化州長歧、中垌和電白譚蓮等地屢有漢至唐時的獨木舟出土。後來俚人的獨木舟向艇、陵、舸等拼板船發展。《淮南子》云:“越綾蜀艇,不能無水而浮。”集市貿易 《史記·貨殖列傳》說:“楚越之地,地廣人稀,...
第五節 獨木舟的航海時代 第六節 其他浮具 第三章 夏商周至戰國——木板船航海的開始 第一節 嶺南夏商周至戰國時代的社會 第二節 嶺南夏商周至春秋戰國時代的航海文化 第三節 從獨木舟到木板船的發明 第四節 早期的木板船 第五節 商周至戰國時期的造船 第六節 商周至戰國時期的航海知識積累 第四章 揚帆...
獨木舟 硬陶獸足炙(zhì)爐 陶瓷禮樂器 青銅雲紋虎鈕錞(chún)於 青銅蟠龍紋鈕鎛(bó)青銅錯金銀立鳥幾何紋壺 青銅鳩(jiū)杖 青銅錯金銀犧尊 郢爰(yǐng yuán)重金絡青銅壺 郡國華章 漢家故里064 廣陵王璽金印 金獸 銅編鐘 鎏金銅鹿燈 錯金銀嵌寶石鳥柄鎏金銅汲 酒器 銅分格鼎 錯金銀嵌...
8000年前的獨木舟 發展期的漢代航海 中國帆船體系形成 壯哉,人類文明路 海上“絲路”成兩條:走向古羅馬 兩漢及南朝的造船 東吳和南朝西去航路 東晉和南朝兩洋航線 經濟往來 文化交流 海上農民起義 晉代的八槽艦(水密艙)輪船始祖——車輪船 全面重視水運的隋朝 名船五牙艦 訪問東洋和南洋航線各國 唐代西行航線...
第二章 獨木舟及其在中國的遺存 第一節 獨木舟的文獻記載與考古學研究 一、關於獨木舟的文獻記載 二、古人類學與考古學的研究成果 三、新石器時代的舟形陶器 第二節 在中國發現的獨木舟遺存 一、1965年在江蘇武進縣奄城曾出土兩艘獨木舟 二、1958年在江蘇武進縣奄城曾出土戰國時期的獨木舟 三、1973年在福建省連江...
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區划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彩,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
(三)人類第一舟——獨木舟 1.刳木為舟 2.剡木為楫 3.獨木舟的變化與發展 三、夏、商、西周——突破窠臼的木板船 (一)劃時代的木板船 (二)木板船的廣泛使用 (三)西周的船官及用船制度 (四)海上活動 四、春秋戰國——諸侯爭雄促進造船技術發展 (一)“水行莫如用舟 (二)從運兵船到戰船 (三)造船場...
”在電白、高州等地都出土有獨木舟,所以可以猜測到俚人是一個逐水而居的民族,而且善於駕船。就連鑒江流域發源之端的信宜,據登高山及大坪出土的石網墜、石船形砸等,說明“俚”與水有著不可分割的情緣。而陸次雲《峒溪纖志》說:“獠人處於嶺表海外,射生為活,吞噬昆蟲”。則其人不但要刀耕火種,還要上山...
浙江跨湖橋新石器時代獨木舟 夏代席帆舟筏 山東榮成商周時期獨木舟 湖南長沙西漢木船 湖北江陵西漢木船 西漢樓船 廣州東漢“石寧獨木舟”廣州東漢陶船 三國時期鬥艦 晉代八槽艦 東晉《洛神賦》畫舫 山東平度隋代雙體獨木舟 安徽淮北柳孜唐代拖舵沉船 江蘇如皋唐代木船 唐代四輪車船 上海川沙唐代組合木板帆船 浙江寧波唐代...
與大船相鄰的還有一艘採用一根整楠木鑿城的長13.65米的獨木舟。據考,這兩艘船均系唐代遺物,現存揚州博物館。施橋船閘主要是控制運河水位的。船閘全長800餘米,寬20米,可通航3000噸位的船隻。閘門啟閉靈活,輸水時間短,系纜方便,航行安全,一次過閘只要半個小時左右。1975年以其計算機綜合自動化系統的最先套用...
蕭山跨湖橋獨木舟遺址土體的加固保護 陳璋壺病害調查分析與對策 戰國五山鏡的修復 句容南朝蕭績墓石刻保護 梵天寺石質文物粘接和加固材料性能研究 南宋吉州窯白地褐彩纏枝花卉紋瓷枕的修復 江陰黃山小石灣炮台遺址修復後灰土性能檢測 古籍學的量化研究及其紙張資料庫的建立 ■青年論壇 淺談新形勢下的古籍保護工作 論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