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舞

龍舟舞

龍舟舞是一種民俗表演藝術形式,主要活動區域在山西臨汾地區的鄉寧縣境內,這種舞蹈,風格獨特,歷史悠久,在清代末年時已經十分盛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舟舞
  • 盛行時代:清末
  • 人數:十幾或二十餘人
  • 主要區域:山西臨汾地區的鄉寧縣境內
起源,主要形式,主要意義,歷史傳說,表演內容,發展歷程,來源,

起源

據當地民間藝人說,該舞最早起源於江蘇南部。龍舟原為船燈,每逢元宵節,當 地不少鄉民都做船燈參加燈會。後因乾隆皇帝坐船游江南,鄉民為了紀念,便把船燈改為龍舟。因為龍喻皇帝,由是船頭船尾也成龍頭龍尾狀。每逢元宵佳節或喜慶豐收以及寄寓來年風調雨順時,當地人都要舞龍舟。舞龍舟動作經過不斷加工,再配上唱腔鑼鼓,逐步形成了豐富的表演形式。
龍舟舞龍舟舞
龍舟舞是鄉寧縣的一種別具特色的舞蹈形式,清末時十分盛行。每年農曆正月十 五左右,在街頭或廣場活動,表演者少則十幾人,多則20餘人,除8位舞龍者和1名指揮者外,還有荷花仙子、魚精、蚌精等角色若干人。
舟舞鄉寧縣的一種別具特色的舞蹈形式,清末時十分盛行。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左右,上下揮舞,左右扭擺,時而像在洶湧的浪濤中追波逐浪,時而似在平靜的水面上嬉戲飄遊,荷花仙子、魚精、蚌精則在龍舟四周隨“波”伴舞。舞蹈步法均為平穩的“圓場步”和略帶彈性的“小顫步”。伴奏為打擊樂,樂器有鑼、鼓、鑔、鈸等。鼓譜很簡單,只有兩個樂名反覆演奏。
這種龍舟舞的伴奏,由打擊樂器鑼、鼓、鑔、鈸等擔任,只有兩個樂句,反覆演奏,隨著舞蹈的表演反覆敲打,形成一種熱烈歡快的氣氛。

主要形式

伴奏為打擊樂,樂器有鑼、鼓、鑔、鈸等。鼓譜很簡單,只有兩個樂名反覆 演奏。
龍舟舞是流傳在寧波沿海一帶的民間舞蹈。舞蹈富有激情,節奏明快,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鄉土氣息。
龍舟舞據說開始一舟多人,後逐步發展為多舟多人。一舟多人的龍舟舞,是一隻龍 舟在船兩旁配上二至四人,並以龍舟的動作幅度節奏為倚托,各自表演“風平浪靜”、“乘鳳破浪”等情景。龍舟舞隊,多則二十餘人,少則十餘人。龍舟舞有單獨的樂隊和助唱者。樂器有笛子、二胡等絲竹樂,以及堂鼓、高鼓、小鑼、碰鈴、鬧鈸和大蘇鑼等打擊樂。龍舟舞一般農曆正月為多。有的單獨出舞,有的配合龍燈舞。龍舟舞表演粗獷,氣氛熱烈,舞蹈動作與鑼鼓節奏都很明快,每一個動作都以形象表述。舞蹈有一定的情節性:先是風平浪靜、順水推舟,以突出平穩;然後作大海顛簸前行狀,突出“乘風破浪”;最後安全返航,表示“轉危為安”,突出“一帆風順”。龍舟本是在水上劃的,可在橋頭村,龍舟不是劃而是被村民舞著,穿街過巷,此端午舞龍舟之表現形式,除橋頭外中國亦未嘗見過。
龍舟舞龍舟舞

主要意義

時值五月初四日。村民奔走相慶,萬分感激,為紀念琴軒功德,村民將琴軒設壇求雨
之小山取名為求雨山。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該山包成為橋頭村的一個小公園。
龍舟舞龍舟舞
為酬謝神龍普降甘霖,也祈求風調雨順,村民請來能工巧匠,連夜趕製神龍。端午之夜,村民砍樹枝作槳,排成兩行。一人舉龍於佇列端首,忽前忽後,忽左忽右,仿神龍盤旋往復之狀。舉樹作槳者,則用力搖動,激昂呼喊。鑼鼓齊奏,聲若震天,遠觀如真龍下界,非常壯觀。此後,每年端午之夜,村民皆舞龍舟於村上,祈求風調雨順,物阜民康。久而久之,遂成習俗,為橋頭之一大特色。據說舞龍舟之習俗,除橋頭外,中國至今尚未發現其他地方有。厚街鎮橋頭乃東莞一大村落,人口眾多,由七條自然村組成。每年端午,陳姓村皆各組一龍船隊。夜幕降臨,七條龍舟舞於村上,鄰近村民,扶幼攜老、呼朋喚友、相約而至觀看。橋頭舞龍舟已成厚街民俗文化活動的一大特色。
在現代社會,龍舟舞依然深受集美民眾的喜愛,異彩紛呈的龍舟舞競賽,一直是集美社會民間生活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說明,即使在現代工業經濟的環境中,在現代城市化的背景下,優秀的傳統文化依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集美人依戀龍舟舞,正是希望展示和弘揚一種不應消逝的精神力量,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勢,給自己給社會帶來鼓舞。集美的龍舟精神,不僅從歷史延伸到現代,而且還從本地出發,走出大陸,延伸到海外。2014年6月,將有還會有台灣代表隊參加,美麗的龍舟池,激起了兩岸統一欣喜的浪花。龍舟精神再一次讓集美人在世界舞台上為祖國贏得了榮譽,展現了神奇的風采。

歷史傳說

橋頭獅頭在貴州台江縣地處清水江邊的施洞一帶,每年都要舉行。相傳,2000多年 前,一位叫夠抱(苗名)的帶著小孩下河打魚。正在撒網時,他的小孩被一條龍咬住拖入水裡。當他找到龍巢時,看到孩子已被咬死並當成龍枕墊睡。為了替孩子報仇,他砍了兩個月的柴,堆到龍的洞門口,燒了三天三夜,天也黑了九天九夜。第九天,有一位婦女點起火把,帶著小孩去洗菜、挑水,小孩無意把扁擔放在水上玩,並有節奏地喊著“咚咚哆、咚咚哆”,隨著小孩的喊聲天卻漸漸地亮起來。天亮後,人們發現江邊躺著一條死龍。訊息傳開後,周邊村子的人都來分龍肉吃。晚上,龍託夢給各寨老說:“我殺了夠抱的小孩,夠抱把我燒死,我罪有應得。但願各村寨老少行好,用樹木做成我的樣子,每年在江上劃幾天,我願為大家興雲作雨,保你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後來,寨老們商定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後由於此時正處農忙,又商定於五月二十五日舉行。
龍舟舞龍舟舞
橋頭居望族相傳明景泰年間,旱魔肆虐,連續數月滴雨未下,田疇龜裂,蒔下之秧苗都枯了。眼看收成無望,且賦稅不能少交,百姓叫苦連天。村中長者商議:琴軒是文曲星下凡,他辭官回來後居於莞城的同德街,不如請他回鄉商議抗旱之事,救民於水火。於是村民推舉其兄弟梅軒、桂軒及村中德高望重的長輩到莞城找陳璉。聽村民陳述災情之後,陳璉潸然淚下,他不顧年高體衰,立刻回鄉。琴軒回鄉後繞村巡視一番,囑咐村民於村後任江邊小山設壇求雨。他沐浴更衣,親祭於壇上,凝神靜思,秉筆揮就《祈雨遍告諸神文》並虔誠念道:治民事神乃吏之職,彌災悍患非神之力歟?今夏五月不雨,民心憂惶,懼禾稻之不成,慮賦稅無所出。某等難避不職之罰,神當以恤民為念,伏願乾旋造化,大闡神通,起潛龍之力淵,沛甘霖於下土,百穀用成,大尉民望,則神彌災之功著,廟食之無窮矣。念畢,焚香拜伏於祭壇上。村民見狀,亦伏地祈禱。未幾,四周濃雲密布,甘霖傾瀉,好雨連宵,將枯之禾苗遇甘霖長出新葉。
龍舟舞龍舟舞

表演內容

獨木龍舟古樸、獨特,舟身用三根大杉木掏空而成,中間一根獨木為母舟,兩邊各置一根小於母舟的為子舟,下水時將母舟和兩根子舟並列紮成一排,裝上精雕細刻的五彩龍頭,划船前將親朋好友饋贈的鴨、鵝掛在龍頸上。每條船載三四十人都是青年男子。母舟前方坐著四個人,最前一個背朝前方,負責吶喊助威;第二個背朝前方,負責鳴放銃炮;第三個一般是寨老,稱為鼓主,穿戴特別,負責敲鼓;第四個是十來歲的男孩,身穿銀飾服裝,負責敲鑼;母舟尾部還有三位老人,負責掌握龍舟的方向。其餘的水手分站兩排手拿橈槳負責划船,他們一律穿著紫色土布衣服和藍色布褲,腰扎一條織花釘上銀泡的腰帶,頭戴插著三根如鳳冠銀片的馬尾斗笠,古樸而整潔.競賽時炮聲隆隆、鑼鼓喧天、氣勢磅礴、熱鬧非凡。
龍舟舞-龍舟舞精神 龍舟舞集美文化內涵豐富,龍舟精神是其中精華。龍舟精神依託於集美的水鄉地域特徵,同人們的生產、生活習慣緊密相關,同長久沿襲的歷史風俗習慣緊緊相連。它誕生於民間,積聚於民間,作用於民間。龍舟精神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具有廣泛的民眾性,深深地影響著集人,塑造了集美人獨特的靈魂和性格。龍舟精神是賽龍奪錦的龍舟競賽活動的體現,充滿活力與激情,它象徵著持久爆發的力量,象徵著奮勇爭先的意志,象徵著團結協作的胸懷,象徵著勝不驕敗不餒的毅力,象徵著靈活配合的智慧。龍舟精神是集美人風骨,是集美性格的鮮明標誌。千百年來,集美人依賴這樣的精神,創造了水鄉經濟社會的發展,創造了和諧向上、幹事創業的良好民風。

發展歷程

龍舟舞賽龍舟舞,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划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彩,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汨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來源

粽子龍舟舞競渡又稱“賽龍舟”、“劃龍船”、“龍船賽會”等,大多數人只知道是為了紀念楚大夫屈原而源遠流長的民眾性娛樂活動。其實,其起因歷來說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說是為了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打敗吳國。“越地傳雲,競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踐,今龍舟是也。”(《事物原始·端陽》)吳越交戰,勾踐敗而被俘,在吳國過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騙得了吳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國。回國後,他臥薪嘗膽,立志雪恥,於當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師,開始操練,終於在數年後,一舉消滅吳國。後人為了昭彰勾踐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國水師演練時的情景,於五月五日這一天划船競渡,以示紀念。
二說是為了紀念伍子胥和曹娥。傳說伍子胥因遭讒言誹謗,被吳王夫差命人拋於錢塘江波濤之中,有曹娥駕舟去救。“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曹娥碑》)。後世遂划龍舟,作救伍員狀。三說是為了紀念楚大夫屈原。這種說法普遍被接受,其文字記載始見於南朝梁人撰寫的《續齊諧記》:“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這些說法,都各有各的道理,但都沒有說清楚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不管是為了紀念某某人,還是為了“迎夏至”、“避惡日”,為什麼偏偏要舉辦“龍舟”競渡呢?也就是說,為什麼要賽“龍舟”而不賽其它什麼“舟”呢。 龍舟舞健美操回答這個問題,得從龍的基本神性入手。我們說過,龍有喜水、好飛、善變、征瑞等神性和興雲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職。既然有這樣的神性和神職,被生活在江瀆四流、湖泊星羅的水鄉各族人民所崇拜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崇拜意識必然要外化為具體行為。這些行為包括:祭神,將人間美味敬獻給神靈,並伴之以香火,讓其款款享用;娛神,歌唱、舞蹈,想著法兒讓神快樂;擬神,模仿神的舉止形態,表示自己和神物有密切的關係,自己身上已秉賦了“神性”,從而能夠“神靈活現”。這大概是“龍舟競渡”的深層動因。人們相信,通過聲勢浩大的競賽龍舟,能使天上水中的神龍心神感應而大娛大悅,從而煥發神性,克盡神職,保佑一方水土風調雨順,稼漁豐成。同時,也使人們自身秉賦龍性,像龍那樣強悍矯健,進而怯邪彌難。至於紀念某某人云雲,只不過是一種附會。原因大概在於,這些人傑的“人性”和龍的“神性”有相通一致之處,又多少分擔了龍的一部分“神職”。比如伍子胥就曾被奉為長江水域的“水仙”、“濤神”、“潮神”和“江神”;屈原也曾被封為“廣源順濟王”,有“江神即楚大夫屈原”之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