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苟然哉?必將有得於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於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南方多沒人
- 外文名稱:The south is more divers
- 作品別名:無
- 創作年代:未知
- 作品出處:選自北宋·蘇軾《蘇東坡集》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蘇軾
基本信息,注釋,譯文,作品出處,作品鑑賞,作者簡介,啟示,
基本信息
作者:蘇軾(蘇東坡)
朝代:北宋
體裁:散文 文言文
出處:《蘇東坡集》
注釋
沒(mò):沒入水中,指潛水。
涉:趟水過河,徒手過河。
夫:發語詞。
得:掌握。
道:道理,規律,技巧。
雖:即使。
求:尋找。
所以:……的原因。
沒人:能潛水的人。
居:動詞,生活。
苟然:隨隨便便的樣子。在文中指隨便、輕易地就能掌握的。
苟:隨便,輕鬆。
畏:害怕。
以:用。
夫沒者豈苟然哉?:能潛水的人難道輕易地(能掌握的)嗎?
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用他的話在河裡試驗,沒有不淹死的。
譯文
南方有很多會潛水的人,是因為他們每天與水為伴,七歲就能趟水過河,十歲就能浮於水面,十五歲就能潛水了。他們潛水的技術,怎么是隨隨便便就能掌握的呢?他們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道理。每天在水邊居住,於是到了十五歲就能了解潛水的方法。有些人生來就不識水性,那么即使長得強壯,看見來船依然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會潛水的人請教,追求他們之所以能夠潛水的本領,根據會潛水的人的話,到河裡去試,沒有不被淹死的。所以說凡是不通過學習而追求大道的人,都和那些學習潛水的北方人一樣。
作品出處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日之與鐘、龠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道之難見也甚於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
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於盤與燭也。自盤而之鐘,自鐘而之龠,轉而相之,豈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意之,皆求道之過也。
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謂致?孫武曰:“善戰者致人,不致於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為致也歟!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苟然哉?必將有得於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於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作品鑑賞
毛澤東說:“不調查,不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對事物不了解,沒有去真正研究它,發現它,即使說了,也是不切實際的。
求學,不可象北之勇士問沒於南人。任何知識,只有理論,沒有實踐的驗證,都是紙上談兵,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毛澤東選集》第5卷291頁中寫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求學問道,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面。
求學是不可以強求的,必須扎紮實實,君子勤學所以致道,功到自然成,學問道義,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就象南之沒人,日與水居,十五可沒。這是因為他們熟悉水性,經過長年累月與水打交道,才一點一點掌握了水性。南人所以沒,必將有得於水之道者也。
不要相信機會主義,也不要指望天上掉錢和餅,就象蘇軾寫的這個《日喻》,文采飛揚,巧喻善導,委婉地勸告渤海吳彥律君求學問道之理,寫得如此好,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達到的.
求學之路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勤奮刻苦鑽研,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漢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詞人、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且善書法和繪畫,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辛蘇;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
啟示
1、學習要堅持不懈,更要熟能生巧。
2、學習沒有捷徑,要自己學習。
3、親身體驗實踐,才能真正熟練地掌握並好好地運用它。
4、不能好高騖遠,只有打好基礎,才會有收穫。欲速則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