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斯拉夫模式
- 出處:國際關係辭典
南斯拉夫模式是1950年,南斯拉夫開始拋棄蘇聯高度中央集權的經濟體制,正式宣布實行工人自治和“自治社會計畫”。它取消了集中統一的國家計畫,採取了大量的分權措施,自治企業成為在市場經濟基礎上擁有生產、投資、貿易、分配各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南斯拉夫實行社會主義,由狄托出任總統,狄托執政下的南斯拉夫,與蘇聯保持距離,堅持獨立自主和不結盟運動,這使得南斯拉夫變成歐洲僅有的沒加入華沙條約組織的社會主義國家。努力發展自己的經濟,使南斯拉夫在東歐國家裡成為比較富有的一員。自從與蘇聯分裂後,南斯拉夫走上了一條擺脫蘇聯模式的束縛的...
他對這三種經濟制度模式作了比較研究,認為:(1)在集權與分權關係上,西方混合經濟模式偏重於分權,蘇聯模式偏重子集權,南斯拉夫模式介於二者之間,但相對偏重於分權;(2)在市場與行政管理的關係方面,混合模式偏重於市場制度,蘇聯模式偏重於行政管理,南斯拉夫模式介於二者之間,但偏於市場制度:(3)在所有制結構方面,...
南斯拉夫保險模式亦稱“自治體模式”或“社會所有保險模式”。是南斯拉夫特有的建立在其社會主義自治體社會制度基礎上的保險模式。其特點: (1) 保險機構的資金既不屬於國家,也不屬於個人,而是屬於全體投保人所有;(2)由工人聯合會向保險自治體投資,然後再把這些投資按比例分配給各個專業保險自治體,按團結互利原則經營...
會議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南斯拉夫全國解放委員會,同時剝奪王國流亡政府作為合法政府的一切權力;宣布南斯拉夫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在聯邦制原則的基礎上建立新國家。全國解放後,1945年11月29日制憲議會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46年 1月31日通過第1部憲法,仿效蘇聯的模式,建立了高度中央集權的...
這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制度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2.從自治社會經濟體制來看,這一新的體制的構想和確立夕主要也是針對過去的史達林模式及其在蘇聯和其他東歐國家的實踐中所出現的種種弊端的。自治社會經濟體制試圖建立所謂的社會所有制來替代國家所有制,使原來的國營企業不再屬於國家所有,而屬於全社會和全體勞動者所有...
一種是蘇聯的史達林模式,一種是南斯拉夫的自治社會主義模式。雖然南斯拉夫模式遠不如史達林模式影響大,甚至一度被蘇聯、東歐國家視為“叛逆”,遭到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聲討。但是,自治社會主義模式使南斯拉夫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南斯拉夫作為世界不結盟運動創始國的地位,使世人不得不對這個巴爾幹小國刮目相看。狄托也被譽...
保險模式沒有一個標準的樣式,但若保持其良性循環,必須使風險機制和保險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其管理體制體現科學性與經濟法則,其經營活動可以按其自身的規律運轉,並與其他相關經濟活動默契配合,相得益彰。世界保險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多種模式,主要有歐美保險模式、蘇聯保險模式和南斯拉夫保險模式。
自治式的南斯拉夫的社會主義、民族式的匈牙利的社會主義、古巴的格瓦拉社會主義和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些社會主義模式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一定的個性,使社會主義社會在實踐中不斷克服出現的不良傾向,走向逐步完善和成熟。在我國較少使用社會主義模式這一概念,一般通用的是“社會主義的體制”或“不同形式的社會主義”。
任何新聞模式都不可能是永恆的。1954年,蘇南衝突在新聞方面結出一顆果實,即南斯拉夫完全擺脫史達林新聞模式,取消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黨的委員會機關報,僅保留了一家小型周報,而且還實行出版委員會(黨中央、報紙編輯部、社會名流的代表各占三分之一)領導體制。80年代中後期,蘇聯、東歐和其他地區的社會主義國家的...
《南斯拉夫計畫制度》是愛德華·卡德爾編著的經濟類著作,首版時間是1979年。作品目錄 序言 第一章關於自治社會主義計畫工作概念的社會歷史內容的難題 第二章社會主義自治條件下社會計畫工作的原則 第三章計畫的制訂者和調整他們之間的物質關係的方法 第四章自治計畫和社會計畫 第五章關於計畫原則的社會契約和自治協定 第...
經濟管理模式是經濟管理中所採用的方式、方法的類型及形式。二次世界大戰後,除了資本主義國家以外,出現了以蘇聯為代表的高度集權型、以南斯拉夫為代表的社會主義自治型,以及以匈牙利為代表的以計畫為主、同時發揮市場作用型等經濟管理模式。對於這些模式,有些學者曾從不同角度加以分類:(1) 匈牙利經濟學家科爾奈·...
和南斯拉夫人,包括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維尼亞人、馬其頓人等。公元5~6世紀時,由於日耳曼人西移,引起斯拉夫人大遷徙,以後幾個世紀,各斯拉夫民族幾乎沒有發展成為統一體。西斯拉夫人的文化和政治生活已和一般的歐洲模式合為一體。俄羅斯人和巴爾幹斯拉夫人因其土地被蒙古人和突厥人所侵優,好幾個世紀與歐洲...
此模式把保險事業作為積聚資金的手段,過分強調國家後備的作用,將保險僅作為體現國家政策的工具。在建立社會主義保險事業初期,此模式曾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由於其本身弊病的存在,本世紀60年代以後,東歐一些國家,如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相繼進行改革,其中南斯拉夫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自治體模式。中國從1985年以來...
同時,對某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來說,經濟模式也不可能是固定不變的,因為“在達到完全的共產主義以前,任何形式都不會是最後的”(《列寧全集》第28卷,第 197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總會有或大或小的變動。社會主義國家正在興起的經濟體制改革,就反映了這種要求。體制改革 東歐 1950年南斯拉夫首先拋棄“傳統”模式...
本書扼要地講解了南斯拉夫從1918年成立至1992年解體以及2003年徹底消失這85年的歷史,即南斯拉夫王國、南斯拉夫聯邦和南斯拉夫聯盟這三個南斯拉夫從成立、發展、興旺到危機、分裂和消逝的經歷。書中對狄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如何突破當時的“蘇聯模式”,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以及改革的成效和失誤進行了分析和評價,對...
五十年代初,南斯拉夫建立了自治社會主義的模式,從而奠定社會主義社會所有制的實踐基礎。之後,許多經濟學家從理論上論證了社會所有制的客觀必然性(例如愛·卡德爾、弗·布魯斯、本·沃德等)。錫克在一九八一年訪華期間說,他傾向於社會所有制,也即集體所有制。他指出,有的國家的經濟之所以出現困難,其癥結不在於社會...
南斯拉夫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南斯拉夫政變引起德國軍隊入侵南斯拉夫的事件。1941年3月25日南斯拉夫茨韋特科維奇政府簽約加入軸心國集團,激起人民的強烈反對。3月27日部分高級軍官利用人民運動,發動政變,成立以西莫維奇(Dušan Šimovi,1882—1962)將軍為首的新政府。4月5日新政府與蘇聯簽訂《蘇南友好和互不侵犯...
第六章 第一種社會主義模式——蘇聯模式 第一節 蘇聯模式形成的理論背景與歷史條件 第二節 蘇聯模式的基本內容及其特徵 第三節 蘇聯模式的內在缺陷與弊端 第七章 社會主義的其他模式 第一節 南斯拉夫模式 第二節 匈牙利模式 第三節 改良的“蘇東”模式 第四節 越南、寮國、古巴的革新和朝鮮的現狀 第八章 發達...
五十年代初,南斯拉夫建立了自治社會主義的模式,從而奠定社會主義社會所有制的實踐基礎。之後,許多經濟學家從理論上論證了社會所有制的客觀必然性(例如愛·卡德爾、弗·布魯斯、本·沃德等)。錫克在一九八一年訪華期間說,他傾向於社會所有制,也即集體所有制。他指出,有的國家的經濟之所以出現困難,其癥結不在於社會...
1953年1月26日當選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副總統,1953年12月25日當選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聯邦國民議會主席。這一時期,他成為黨和國家的第二號人物,被視為狄托的接班人。與狄托分歧 1953年10月以後,吉拉斯同狄托等領導人在如何改革南斯拉夫政黨體制、擺脫蘇聯模式的問題上發生嚴重分歧。1953年南斯拉夫共產主義...
第十五章 史達林模式的制度趨向 第一節 模式績效的評價標準與評價方法 第二節 對史達林模式績效的評價 第三節 決策分層化:陷入循環的制度演化 第十六章 分權模式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對分權模式的理論探討:蘭格、布魯斯、錫克 第二節 南斯拉夫模式的形成 第三節 分權模式形成的漸進過程 第四節 民主...
南斯拉夫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不同,它實行了“社會自治計畫”,實質上是完全的市場經濟。在這種否定蘇聯模式計畫經濟體制的前提下,南斯拉夫的經濟法概念也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迥然不同,更加接近現代經濟法的本來意義。《南斯拉夫法律百科辭典》認為,“經濟法這一概念相當於西方國家的‘商業法’或者‘商法’一詞,商法是調整...
第六章 種社會主義模式——蘇聯模式 節 蘇聯模式形成的理論背景與歷史條件 第二節 蘇聯模式的基本內容及其特在 第三節 蘇聯模式的內在缺陷與弊端 第七章 社會主義的其他模式 節 南斯拉夫模式 第二節 匈牙利模式 第三節 改良的“蘇東”模式 第四節 越南、寮國、古巴的革新和朝鮮的現狀 第...
20世紀40年代中後期,在被第二次世界大戰耕犁過的千瘡百孔的歐洲中部及巴爾幹地區的廢墟上,相繼出現了8個新興政權國家:南斯拉夫、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匈牙利、民主德國。 這8個國家連同前蘇聯被稱作"東歐國家",它是一個政治地理概念,而非純粹的地域概念。二戰中,這些國家遭到了德意...
四、蘇聯模式和南斯拉夫模式的異同 第二節 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團隊精神福利觀 一、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價值追求和福利觀 二、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團隊精神福利觀 第三節 蘇東社會主義國家團隊精神福利觀的分析 第七章 新自由主義思潮中的社會福利思想 第一節 新自由主義的興起及其主要觀點 一、形形色色的...
巴爾幹半島的南斯拉夫一分為五,包括斯洛維尼亞、克羅地亞、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北馬其頓及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2003年改稱塞爾維亞和黑山,2006年解體,2008年科索沃單方面宣布從塞爾維亞“獨立”,未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實為一分為七),而捷克斯洛伐克則於1993年分為捷克及斯洛伐克。這個事件以蘇聯解體告終,一般被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