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河段位於春秋運河西段,河道寬15-20米,為禁航河段,東至與青果巷交界的晉陵路,西至西水關。在公元前495年,吳王夫差剛剛即位,便主持開鑿了自蘇州望亭經常州奔牛、由孟河出長江的運河,全長170餘里,成為大運河江南段之始。常州市區自西水關沿西下塘、東下塘,穿新坊橋、元豐橋至東水關的河道,仍保留春秋時期的運河流經路線,稱為春秋運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市河段
- 所屬年代:春秋至現代
南市河段位於春秋運河西段,河道寬15-20米,為禁航河段,東至與青果巷交界的晉陵路,西至西水關。在公元前495年,吳王夫差剛剛即位,便主持開鑿了自蘇州望亭經常州奔牛、由孟河出長江的運河,全長170餘里,成為大運河江南段之始。常州市區自西水關沿西下塘、東下塘,穿新坊橋、元豐橋至東水關的河道,仍保留春秋時期的運河流經路線,稱為春秋運河。
南市河段位於春秋運河西段,河道寬15-20米,為禁航河段,東至與青果巷交界的晉陵路,西至西水關。在公元前495年,吳王夫差剛剛即位,便主持開鑿了自蘇州望亭經常州奔牛、由孟河出長江的運河,全長170餘里,成為大運河江南段之...
在南市境內設縣,歸屬南直隸松江府下轄。後為抵禦倭寇,修築城牆。(如今大鏡閣古剎仍然保留著一段明代城牆遺址,而環繞老城的中華路、民國路(1949年後改為人民路)則為護城河遺蹟。1842年根據《南京條約》上海開埠後,英國在新開河北岸至蘇州河南岸設立租界,而新開河南岸則為上海老城區。上海人將英租界稱為北市(今...
元和塘,唐元和年間(一說唐元和二年(807))疏浚,故名常熟塘,元代又稱州塘。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常熟知縣楊漣復築元和塘常熟段,以石愁堤,人稱楊公塘。其中,從齊門口向北至蘇虞公路橋段(西自永寧橋,東至官瀆口)俗稱洋涇塘河,名齊溪河、齊門市河;常熟境內豐樂橋至護城河段俗稱南市河。元代又稱州塘...
中新橋所在的南市河曾是常州最早的運河之一段,它始挖於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元年(前495),隋朝煬帝大業六年(610)又進行拓寬,成為京杭大運河的組成部分,河面一度寬達10餘丈,歷史上的許多名人如王安石、蘇東坡、文天祥、唐荊川、徐達、康熙、乾隆、盛宣懷等均乘舟渡航於此河段,大批漕運糧船也在此穿梭而過,曾...
1937年武進縣地籍原圖所標由李伯元後裔居住。現房屋產權仍歸李氏後裔。1987年12月,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常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正堂所在位置也是南市河歷史文化街區西段,該街區沿著中國大運河(春秋運河河段)展開的“一河兩軸、水陸並行”的空間格局和傳統民居風貌,彰顯“小橋流水、枕河人家”的江南水鄉特色。
古鎮以南市河、東市河、西市河、寶善河構成的十字河為骨架,其間又有許多河流縱橫交錯,街和民居沿河分布,隨河而走,以南東街、南西街為串聯,構成了十字形格局,街巷肌理完整,河道水系基本保存。十字河兩岸形成商業街道,既有傍水築宇、沿河成街的江南水鄉小鎮風貌,又有眾多高品質的私家大宅第和江南園林,形成了...
烏衣橋又名臧橋,位於常州市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南市河(原京杭古運河)與原烏衣浜的交匯處,即現東下塘的河堤上。簡介 建國後曾經廢棄,烏衣浜也被填沒成巷,為了重現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2011年在遺址復原了這座單孔石拱橋。烏衣橋始建於唐永徽三年(652年),為單孔石拱,呈東西向,至今已有1361年的歷史。
在北側牆面掛有歷史建築保護標誌牌。南市河歷史文化街區內有中國大運河(南市河歷史文化街區段)、古纖道、古橋、古井3 處、老碼頭4 處、老駁岸、老欄桿、有價值的老樹23棵為南市河歷史文化街區內的其他古井共同構成了重要的歷史要素。因古井在後院,從後門所在的勝利巷進入更為方便達到。
關河、澡港河、北塘河、橫塘港、東市河、南市河、西市河、北市河、鎖橋河、通濟河、橫塘浜、雙橋浜、三井河、高家浜、會館浜、龍遊河、瀏塘浜為市管河道,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其他河道為區管河道,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區水行政(防汛)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河道,可委託區水行政(...
常州城區段(禁航段),大運河常州段由西向東橫穿市區,全長約45.8千米,其中城區段西起連江橋,東至東方大橋,長約23千米,是江南運河穿越南方城區的典型段落。文物歷史 公元前495年,吳王夫差出於西征北伐軍運之需開鑿自蘇州望亭、經常州奔牛、北折孟河的運河。市區南市河和東市河就是春秋時期運河的遺存。春秋運河...
青果巷段位於春秋運河中段,河道寬15-20米,為禁航河段,西至與青果巷交界的晉陵路,東至新坊橋。春秋運河沿岸歷史上是常州最繁華的區域。運河南遷之後,春秋運河不再是交通要道,卻因環境幽雅,成為官宦名紳的聚居地,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南市河歷史文化街區深宅大院毗鄰,流水人家相映,進士及第者百餘人,號稱...
谷溪:台南市新化區、左鎮區 許縣溪:台南市永康區、新化區、歸仁區、關廟區、龍崎區 虎頭溪:台南市新市區、新化區 無名溪:台南市新市區、新化區 深坑子溪:台南市新化區 頭前溪 (台南市):台南市新化區 五崁溪:台南市關廟區、龍崎區 主要橋樑 以下由河口至源頭列出主流上之主要橋樑:鹽水溪河段 四草...
安吉縣西苕溪(溪龍鄉-遞鋪街道段)安吉縣西苕溪(梅溪鎮段)嘉興市:南湖區王廟塘 秀洲區秀湖 嘉善縣南祥符盪 嘉善縣瀋北涇水系 平湖市南市河 海寧市麻涇港市區片水系 桐鄉市長山河運西段 海鹽縣澉六河-西環城河連片水系 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商務區)姚家盪片區 紹興市:越城區梅山江 越城區浙東古運河...
關河、澡港河、北塘河、橫塘港、東市河、南市河、西市河、北市河、鎖橋河、通濟河、橫塘浜、雙橋浜、三井河、高家浜、會館浜、龍遊河、瀏塘浜為市管河道,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其他河道為區管河道,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區水行政(防汛)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河道,可委託區水行政(...
明初以後至清及民國時期,杭州江河溝通事寢,舟楫已無出江入河之便,商旅貿易,南市衰微,北關獨勝,拱宸橋、賣魚橋一帶成了京杭運河的起迄點。現代溝通工程 1951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即提出溝通大運河與錢塘江的構想,並組織專家現場踏勘,提出了從三廊廟到四堡之間選擇閘址的意見。1958年2月,在交通部召開...
(一)中國大運河(常州段);(二)歷史城區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三)青果巷、南市河、前後北岸等歷史文化街區;(四)孟河等歷史文化名鎮;(五)焦溪等歷史文化名村;(六)楊橋等中國傳統村落;(七)天寧寺—艤舟亭、鎖橋灣、南河沿、三堡街—西直街等歷史地段;(八)歷史建築;(九)近現代工業遺產...
天津桃花園亦稱桃花堤,始於元朝,興盛於運河之畔,經歷了元、明、清歷代的變遷,如今經過重新修繕,成為天津旅遊景點之一。桃花園位於紅橋區丁字沽地區至河北小王莊路段之間,與中環線毗連。北運河堤段自丁字沽而起,至子牙河而終,據記載,清朝初期,有桃柳數千株。每逢春日,桃花盛開,綠柳如茵,文人學士紛紛在此...
跨今黃浦,盧灣、南市三區。南通護城河,與肇嘉浜相連;北經洋涇浜,與寺浜相接,通吳淞江(今蘇州河)。黃浦區境內一段南起今淮海東路,經今金陵東路、金陵中路,寧海西路,至今延安東路(洋涇浜),總長300多米。據1876年《滬游雜記》圖示;浜上在今大世界遊樂場與大世界旅社之間,跨有老八仙橋,寧海東路處跨...
津門十景是指天津的十處景觀,包括有天塔旋雲(天津廣播電視塔)、薊北雄關(薊縣黃崖關長城)、三盤暮雨(薊縣盤山)、古剎晨鐘(薊縣獨樂寺)、海門古塞(大沽口炮台)、沽水流霞(海河風景線)、故里尋蹤(古文化街)、雙城醉月(南市食品街、南市旅館街)、龍潭浮翠(水上公園)、中環彩練(中環線)。天津“津門十景”...
1.城區河道水環境綜合整治:對東市河、南市河、北市河、關河、大灣浜、三井河等城區(含武進湖塘及武南地區)50多條河道進行水系溝通、污水截流、河道清淤、岸線美化、沿岸污染總量控制等。 2.清水通道及主要幹流環境綜合整治:組織開展市域114個地表水(環境)功能區66個常規監測斷面達標行動,實現水質達標,其中對...
宣統二年(1910),將天津南北段區劃,改設為東、西、南、北、中5個大區,下設29個分區。區境除英、法、日租界外,南市地區屬天津縣東區,新興街地區屬天津縣南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恢復天津建置。11月,民國天津市政府對境內舊英、日、法租界正式接管。1949年,天津市定為中央...
上海縣,是上海歷史行政區劃名,於1291年(元朝至元廿八年)設立,縣治定於上海鎮(南市),縣衙設在上海鎮來榷場(今稱為十六鋪)。1927年7月7日,設上海特別市,上海縣治所在的南市連同寶山縣共17市鄉劃歸上海特別市,分出江蘇省,其餘仍屬於上海縣。1958年,上海縣由江蘇省劃入上海市。上海縣是上海市原10...
如建於南市豆市街的棉陽里、敦仁里和吉祥里等。此外,在滬東一帶,還出現了另一模擬較簡陋的弄堂住宅。這種弄堂平面一般為單開間,高二層,外型類似廣東城市的舊式房屋,被稱為"廣式里弄"。如建於1900年左右的通北路八埭頭即為早期廣式里弄較為典型的實例。20世紀以後,上海的房地產經營活動更加高漲。除老牌的沙遜...
圳長二里許,自縣前南市坂至縣東下董坂皆資其利”。陂高七尺,用卵石乾砌,粘土止水,常遭洪水沖毀。直至明代中期林長娘捐資修復陂和圳,灌溉面積已有400多畝。民國期間農民無力興修,致陂、圳不能發揮應有效益。1950年後,由人民政府撥款及貸款重新修建並擴建,壩高增至3米,灌溉面積擴大到600畝。大墘圳,...
八字橋是興化城古橋樑,位於興化市東城內東大街與北城內北大街交匯口以東,坐落在與北大街平行的東市河上,為一座東西向、單孔、花崗岩石拱橋。歷史起源 八字橋古稱“中和橋”,又名“登瀛橋”,因其與南市河上南北向的永福橋(即古“長安橋”)相交如“八”字型,故別名“八字橋”。古八字橋始建於明代。明...
南滘水道給人們帶來交通便利,先民密集居住南滘“一河兩街”,在南滘直街和史巷橫街之間就有南市巷、卓厝巷、東橋巷、寶錫巷、昭橋池厝,火燒地直街、曲尺巷。南滘的滘墘街、敦仁里、水心亭、太和巷、張厝巷、孫厝巷、黃厝巷、許厝巷等,街巷阡陌,住滿人家。居民依滘水而生活,悠閒的城市匯景圖將成為榕城...
大團平橋套閘,位於大團鎮南市梢,西通南二灶港,東通人民港(團蘆港),是塘東路南片的水上航運要道。1975年7月動工,1976年7月竣工。由南匯廷農業局農水排小組設計、大團公社修建服務隊施工。鋼筋混凝土結構,底板高程0米,門架頂高程13米,通航標高7.0米,閘孔寬8.0米,上下閘首閘門均為直升式平面鋼閘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