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橋(江蘇省興化市八字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八字橋是興化城古橋樑,位於興化市東城內東大街與北城內北大街交匯口以東,坐落在與北大街平行的東市河上,為一座東西向、單孔、花崗岩石拱橋。八字橋古稱“中和橋”,又名“登瀛橋”,因其與南市河上南北向的永福橋(即古“長安橋”)相交如“八”字型,故別名“八字橋”。
古八字橋始建於明代。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興化知縣陳宇在重修八字橋的同時,在橋上新建了一座“凌霄亭”供來往行人休憩,並於亭上懸掛“宰相里”三字匾額,與橋西“元老府巷”內的“狀元宰相”李春芳府第相對應。重修後的八字橋上嵌有李春芳之孫李思誠撰寫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的《中和橋碑記》,另有黃建中、魏應嘉等名人碑文。此外,八字橋上還建有旌表李春芳愛女李如芷(監生王之麟之妻)的“節孝”牌坊,橋洞內東、西兩壁又各有一座神龕小廟,東祀“河神”,西祀“橋神”。橋、亭、坊、廟合於一處,這樣類型的古橋樑在國內可謂十分罕見。
八字橋原為青石構建而成,清嘉慶年間,興化育嬰堂董事金承烈與同鄉徐象山集得巨款,購買了一百多塊花崗岩條石板,對八字橋進行整體重建。重建後的八字橋更為結實、美觀,每逢陰雨天氣,行人不再擔憂之前青石板橋面的濕滑難行,因此人人歡喜稱讚。繼金承烈、徐象山之後,又有孝子張烺(字耀光)捐資再修八字橋的義舉。
歷史上的八字橋占據著興化城中心水陸交通樞紐的地位,它連通著商業最為繁榮的東城內東大街及北城內北大街,又是東市河上由南往北的第一架橋樑,且與舟楫往來的南市河相距甚近。隨著明清時期“金東門”經濟的迅速發展,寸土寸金的東城內東大街已呈商鋪鱗次櫛比之勢,於是便依八字橋南北兩側建起了遮覆河面的“過河樓”,樓下皆用作店面,橋樑、過河樓與東大街融為一體,使八字橋成為一座別具一格的商業“廊橋”。由於當時的八字橋一帶熱鬧非常,遂有了“不逛八字橋,等於沒到興化城”一說。
八字橋東、西聚集了大量興化老字號,尤以布店、綢緞莊、錢莊、茶莊等為盛。由張詩創辦於清同治二年(1863)的“張三泰布店”位於八字橋西堍。
民國三十三年(1944)漢奸縣長李恭簡為乘坐黃包車防滑起見,命人在八字橋花崗岩橋石板上鑿刻凹槽以方便行車,成為八字橋的一段傷痕記憶。
隨著城內市河的填塞,至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八字橋已成為一座不見流水的旱橋,放平後的橋面成為老長安路的一部分。在以後的舊城改造大潮中,古老的八字橋徹底被毀,而代之以一座與原貌實不相符的紀念性橋樑建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