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修姓遷此建村,以姓命名修家莊,後改名南修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修家村
- 人口數量:1180人
- 國土面積:0.7平方公里
- 耕地:17.3公頃
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概況
繼之有孫、張、宮、胡、楊、姜、崔、劉、韓姓等遷來定居。 南修家村位於海陽市城區東南部,地處東經121°11′,北緯36°46′。地勢東高西低,南北較平坦。東鄰楊家泊村,南毗龍塘埠村,西隔東村河與平頂村相接,北連它山泊村,青威公路從村後橫穿,隸屬方圓街道辦事處。 全村轄區總面積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3公頃,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花生等。 2002年,全村488戶,1180人,有孫、張、修、宮、胡、楊、劉、崔、韓、倪、陳、於、邵、董、魯、高、姜、薛、曲等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孫姓。 新中國建立初期,常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5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2萬元。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53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60%、34%,人均純收入3185元。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965.8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為2.3%、84.6%、13.1%,人均純收入3580元。
大事記
1935年本村與袁家、朱家等三個村合併為一個行政村,總稱龍塘埠村。 1942年本村解放,與龍塘埠村分開,為獨立行政村。 1951年與龍塘埠村又合併為一個行政村。 1955年與龍塘埠村再次分開,為獨立行政村。 1957年初本村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再次與龍塘埠合併。 同年第三次與龍塘埠分開,為獨立行政村。 1960年因自然災害造成嚴重災荒,全村村民以野菜、花生皮等餬口,70%的村民患上水腫病。 1977年進行喪葬改革,實行火化。 1980年本村用上電網供電。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8年成立東方建築公司。 1993年1月、7月煙臺警備區呂司令員和曹可希副司令員先後來村檢查、指導民兵工作。 同年3月本村與香港客商合作投資96.6萬元,建成煙臺豐海印刷製品有限公司。 同年11月投資15萬元,安裝自來水。 1994年8月31日煙臺警備區劉信海副司令員來村檢查、指導民兵工作。 同年10月建成南城陽鄉第一個電話村。 1995年5月投資130萬元,建成生產大型號、高強度螺栓的海陽市東方標準件廠。 1996年12月本村大秧歌參加山東省文化廳舉辦的首屆山東省農民文化藝術節舞蹈比賽,獲金獎、銀獎。 1999年12月投資6.5萬元,安裝有線電視。 2000年12月投資32萬元,硬化村出口路面及新房區街道1000米。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44公斤,總產8.4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310公斤,總產18.1萬公斤。1983年,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糧食畝產575公斤,比1978年增長了265公斤。2000年,糧食畝產720公斤,總產18.7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483公斤,第一產業收入45.4萬元,其中農業收入9萬元,畜牧業收入9.8萬元,其它收入26.6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本村僅有小手工業,主要為製革(熟皮子),收入僅夠自給。改革開放前,村民結網包、編地毯,收入微簿。1988年成立建築公司,當年獲利16萬元。到1995年,相繼建成了東方標準件廠、再生革廠、東方紙箱廠、豐海印刷品有限公司、鋁合金門窗廠、水磨石板廠等。至2000年,企業總產值1373.78萬元,年末固定資產原值329.14萬元,利稅260萬元。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408人,收入1662.2萬元,其中工業收入666.6萬元,建築業收入995.6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後,村黨支部引導民眾發展第三產業,相繼發展起商店、飯店、理髮店及批發、零售蔬菜、個體運輸、醫藥門診等行業。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69人,總收入258.2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94萬元,服務業收入29.6萬元,商飲業收入134.6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77年,大隊投資3.2萬元,建學校教室13間。1994年,投資160萬元,建起文化大院,設定了圖書室、閱覽室、遊藝室、展覽室、農民業校、電教室,面積達18000平方米,圖書室藏書1萬餘冊,達到了煙臺市一類文化大院標準。1996年,被煙臺市文化局評為文化模範村。南修家村的秧歌全市聞名,曾參加過海陽“三胞”聯誼會、櫻桃節的文藝演出;1996年,參加省文化廳舉辦的首屆山東省農民文化藝術節舞蹈比賽,獲金、銀雙獎。還參加過煙臺毓璜頂廟會的文藝演出,深受好評。1995年,投資30萬元,建成市級鄉中心幼稚園,校舍30間,被評為煙臺市一類幼稚園。1998年9月,被煙臺市人事局、衛生局、總工會、婦聯、教育委員會聯合評為托幼工作先進單位;10月,被評為煙臺市首批示範幼稚園。村黨支部多次被中共海陽市委、市政府評為尊師重教先進單位。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26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常是飢不果腹。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多以粗糧當家。1978年,全村人均收入170元。2002年,全村人均收入3580元,人均存款8000元,有各類運輸車輛40餘輛、機車210輛,電話310部,彩電、冰櫃、洗衣機家家都有。 村莊建設1955年,村民住的是泥石砌成的房屋,排列無序,參差不齊。改革開放以後,村規劃新房區,統一街道、房屋建設,新建了一批二層樓房。2000年,投資30餘萬元,硬化村出口路及新區街道1000米。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8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8年以後,集體經濟發展迅猛,村民的福利得到改善和提高。1980年,安裝上電燈。1984年,村委補貼每戶100元購買電視機。1993年,投資15萬元安裝上自來水。1994年,投資14萬元安裝了閉路電視及電話,成為南城陽鄉第一個電話村。1995年,投資30萬元建成市級鄉中心幼稚園,解決了幼兒入托難的問題。1999年,投資6.5萬元安裝有線電視設施。農業稅、“三提五統”等全部由村負擔。每年春節都為村民發放米、面、魚等福利品。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孫橋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3年成立第一個黨小組,同年建立黨支部,孫橋任黨支部書記。之後,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張吉信、孫櫸、胡廷秀、孫榮、孫京雲、孫福廷、孫富榮、孫洪君。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4個,黨員48名。村黨支部曾多次被中共煙臺市委、海陽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3年,村成立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治安、婦女、民兵等組織。自1943年以來,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張吉成、孫榮、姜吉信、袁宗順、崔永德、修福禮、孫福廷、孫福榮、張吉訓。2000年6月,張吉訓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主任。 自1984年以來,村委及下屬組織先後被海陽縣(市)政府評為計畫生育先進單位、優秀人民調解委員會、治安保衛工作先進集體、尊師重教先進單位、模範村民委員會,村被評為文明村、小麥畝產超四百公斤高產村、科普村、村鎮建設明星村。1996年,被煙臺市文化局評為文化模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