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從專業初創伊始,就十分注重實驗教學,建立了依附於理論教學的簡陋實驗室;到50-80年代,隨著專業的分化和課程的增加,不斷設定依附於教研室的獨立實驗室;90年代以來,為了適應人才培養需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打破本科教學實驗室依附於教研室、實驗教學附屬於理論教學的傳統實驗教學模式,學校於2004年按學科建立本科教學實驗中心,由原來的25個功能不同、相對獨立的分散實驗室整合為8個教學功能相對集中的實驗教學中心。2005年12月,為了避免實驗內容重複,強化實踐教學,培養創新型人才,適應人才培養連續性和整體性的需求,按功能和服務對象,進一步打破學科界限,對實驗室進行系統設計,對植物生產類本科教學實驗室管理體制和機制進行了重大調整,成立了“植物生產實驗教學中心”,負責全校植物生產類專業及相關專業的實驗教學工作。中心獨立建制,設主任1名,副主任3名,由學校任免。下設作物學、有害生物綜合治理、園藝與園林、現代農業技術4個功能實驗室群。
中心成立後,學校加大投入,改善條件,促進了中心的迅速發展,大幅度改善了實驗設施設備條件,滿足了實驗教學的需求,全面整合了實驗教學內容,加強了教學隊伍建設,創新了管理模式,最佳化了教學資源和教學環境,提高了實驗教學資源的利用率。2007年中心通過了“江蘇省高等學校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評審,成為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使植物生產類實驗教學中心成為布局合理、結構最佳化、管理有序、開放共用、資源共享的省級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在項目經費資助下,購置了現代化的儀器設備,為開設創新型實驗項目提供了物質保障。在現有條件基礎上,中心不斷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承擔了2007年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的項目“植物生產類複合型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促使中心工作更上一個新台階。
中心目前教學實驗室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設立17個功能實驗室。學校還投入資金為中心配套建設了智慧型溫室1300平方米,普通溫室1100平方米,網室7000平方米。在校本部有植物標本園3000平方米,在珠江校區有實驗田20000平方米。建設校外教學實習基地27個,為本科生教學實驗實習和創新性研究提供了必要條件和空間。平均每學年開出實驗、實習課程80多門,實驗項目370多項,年參加者近13萬人次,保證了充裕的實驗實習課堂時間及一定比例的課外輔導。
中心擁有國內一流水平的基礎課實驗教學與管理隊伍,具有豐富實驗教學和實驗室管理經驗。中心擁有專職實驗人員33人。其中專職實驗教師15人(教授13名,副教授2人)。專職實驗員18人(副研究員和高級實驗師3人,實驗師9人,其他人員6人)。兼職實驗教師48人。專、兼職實驗教師中75%以上具有博士學位。50歲以上3人,40-50歲29人,40歲以下31人,年齡結構、層次、數量合理。全體人員愛崗敬業,團結合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中心注重發揚我校植物生產類教學的優良傳統,積極進行植物生產實驗教學的研究和改革。自2000年以來,本實驗區先後承擔教育部教改項目5項、中國高教學會教改項目3項,江蘇省教改項目16項,校級教改項目23項。發表教改論文35篇,出版理論和實驗教材50多部,對不同層次植物生產類人才的培養方向和培養方案的修訂、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學內容和手段的改革、學生創新精神及綜合素質的培養,均發揮巨大的促進作用。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江蘇省教學成果獎6項,建設國家精品課程6門,江蘇省優秀課程和精品課程11門,江蘇省精品教材5本,教育部和江蘇省網路課程5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