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College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二級學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學院前身是1952年建校初期創辦的活塞發動機專科和噴氣發動機專科,1956年兩科合併成為發動機系,1983年更名為動力工程系,1994年依託動力工程系成立汽車機車學院,2000年整合為能源與動力學院。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有5個教學系,3個本科專業,有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領域;有教職工142名。2018年12月10日,榮獲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
- 外文名:College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 辦學性質:二級學院
- 主管部門: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現任領導:劉鑫(現任書記) 、崔海濤(現任院長)
- 專職院士數: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
- 本科專業:3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6個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領域3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6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個
-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1個
二級學科1個 - 院系設定:內流與葉輪機械系、強度與振動工程系、控制工程系、燃燒傳熱與熱能系、車輛工程系5個教學系
-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白下區御道街29號
發展歷史
時間 | 體制名稱 | 專業發展變動情況 | |
---|---|---|---|
1952年 | 活塞式發動機製造(一專科)噴氣式發動機製造(二專科) | --- | |
1956年12月 | 發動機系(二系) | 學校改制建院,取消專科建制,建立發動機系設發動機工藝專業。 | |
1957年2月 | 發動機系(二系) | 學校專業調整,取消發動機工藝專業設發動機設計專業,下設發動機原理及構造、熱工兩個教研室。 | |
1959年4月 | 發動機系(二系) | 增設火箭發動機設計與製造專業,成為當時全校規模最大的系,設有渦輪噴氣發動機專業(含衝壓發動機),火箭發動機專業(含原子能發動機),航空發動機工藝專業 ,下轄201(發動機原理)、202(發動機構造)、203(火箭發動機)、204(衝壓發動機)、205(核能發動機)、206(發動機附屬檔案)、207(工藝)、208(材料)等8個教研室。 | |
1960年 | 發動機系(二系) | 設航空發動機設計與製造專業,衝壓式發動機專門化,熱工測量專門化,火箭發動機設計與製造專業,原子能動力裝置專業等5各專業,其中2個專業專門化發展。 | |
1962年5月 | 發動機系(二系) | 渦輪噴氣發動機專業開始招收研究生,成為學校首批招收研究生的4個專業其中之一。 | |
1962年9月 | 發動機系(二系) | 專業調整後設噴氣發動機設計與製造、火箭發動機設計與製造2個專業。 | |
1964年12月 | 發動機系(二系) | 火箭發動機設計與製造專業併入飛機發動機設計與製造專業、成立航空發動機研究組。下轄201(航空渦輪噴氣發動機設計製造)、202(熱工設計製造)、203(液體火箭發動機設計與製造)、204(衝壓發動機設計製造)、207(發動機工藝設計製造)、205(渦輪噴氣發動機製造)、208(航空材料設計製造)7個教研室。 | |
1965年7月 | 航空工業系(二系)和飛機發動機系(三系)內設定專業 | 航空工藝系(二系)下設發動機製造工藝專業,發動機系(三系)下設飛機發動機設計與製造、航空發動機自動器等3個專業,下轄201(航空渦輪噴氣發動機設計製造)、202(熱工設計製造)、204(衝壓發動機設計製造)、205(渦輪噴氣發動機製造)4個教研室。 | |
1970年11月 | 發動機系(二大隊) | 文化大革命期間組織機構全面調整,更名為二大隊,下轄 201(飛機製造工藝)、202(航空發動機製造工藝)、203(航空精密器械製造工藝)、204(航空材料及熱加工)、205(半工半讀基礎課)5個教研室。 | |
1970年12月 | 航空發動機系 | 1970年12月18日首屆(71級)工農兵學員入學。設渦輪噴氣發動機設計與製造、機械加工、航空發動機液壓氣壓附屬檔案等3個專業。 | |
1972年3月 | 發動機系(二系) | 院黨的核心小組研究決定調整體制,二大隊恢復為發動機系,專業設定不變 下設航空發動機、機械加工、航空液壓氣壓附屬檔案三個教研室。 | |
1977年10月 | 發動機系(二系) | 恢復1965年期間專業設定,同年10月國家恢復高考招生制度。 | |
1978年2月 | 發動機系(二系) | 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南航被確定為全國重點理工科院校。 | |
1978年9月 | 發動機系(二系) | 恢復招收研究生後發動機系首批研究生入學。 | |
1980年上半年 | 航空發動機系(二系) | 原有專業調整後設航空發動機設計、航空動力裝置控制2個專業。 | |
1981年11月 | 航空發動機系(二系) | 航空發動機專業成為全國首批擁有博士和碩士授予權的專業。 | |
1984年12月 | 航空發動機系(二系) | 經院學術委員會討論,確定推進系統氣體動力學,燃燒和傳熱傳質專業為第一批申報的重點學科(專業)。 | |
1985年 | 動力工程系(二系) | 航空發動機系更名為動力工程系。 | |
1985年5月 | 動力工程系(二系) | 航空渦輪發動機設計專業更名為航空發動機專業。 | |
1986年3月 | 動力工程系(二系) | 航空發動機專業更名為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 | |
1986年8月 | 動力工程系(二系) | 工程熱物理專業批准招收碩士研究生。 | |
1989年4月 | 動力工程系(二系) | 批准我校設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航空發動機專業開始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 | |
1991年6月 | 動力工程系(二系) | 工程熱物理、航空發動機招收在職研究生並獲得學位授予權。 | |
1994年 | 動力工程系(二系) | 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下增設“民航機務工程專業方向”。 | |
1994年8月 | 動力工程系(二系) | 航空發動機被評為江蘇省重點學科。 | |
1995年5月 | 動力工程系(二系) 汽摩學院 | 學校依託動力工程系,同金城集團和金蛙集團等聯合成立了汽摩學院,設定汽車、機車專業。 | |
1996年1月 | 動力工程系(二系) | 航空發動機學科被評為省優秀學科梯隊。 | |
1996年6月 | 動力工程系(二系) | 熱能工程專業批准招收碩士研究生。 | |
1998年6月 | 動力工程系(二系)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建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碩士授予點。 | |
1998年底 | 動力工程系(二系) | 熱能與動力工程本科專業批准設立。 | |
2000年10月 | 能源與動力學院 | 學校院系調整,動力工程系更名為能源與動力學院,下設動力工程系,能源工程系、車輛工程系。設有性能與氣動力學、機構強度與振動、動力裝置數字控制、車輛工程、燃燒/傳熱、推進系統動力學與紅外特徵控制中心等6個實驗室,航空宇航動力研究所、飛行/推進系統綜合控制研究所、脈衝爆震發動機研究所、隱身技術中心、內流研究中心等5個科研機構。 | |
2000年11月 | 能源與動力學院 | 汽車機車學院撤銷,成立車輛工程系。 | |
2002年 | 能源與動力學院 | 汽車、機車專業更名車輛工程專業。 | |
2002年4月 | 能源與動力學院 | 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被評為江蘇省重點學科。 | |
2003年 | 能源與動力學院 | 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獲批江蘇省品牌專業。 | |
2003年9月 | 能源與動力學院 | 工程熱物理專業批准招收博士研究生。 | |
2003年11月 | 能源與動力學院 | 學院成為首批本碩(博)連讀試點之一。 | |
2005年10月 | 能源與動力學院 |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
2006年 | 能源與動力學院 |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獲批江蘇省特色專業。 | |
2007年8月 | 能源與動力學院 | 航空宇航科學技術被評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成為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
2009年 | 能源與動力學院 | 學院獲批成立飛行器動力與工程培優班,同年9月從新生中選拔了39名優秀學生開班上課。 | |
2011年1月 | 能源與動力學院 | 航空宇航科學技術獲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一期項目立項。 | |
資料來源: |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師資力量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譚慧俊 江蘇特聘教授:劉向雷 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陳偉、崔海濤、宋迎東、溫衛東、徐驚雷、張海波等 江蘇省“333”人才培養工程:陳偉、韓啟祥、譚慧俊、溫衛東、宣益民、趙萬忠等 江蘇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何小民、黃金泉、毛軍逵、宋迎東、譚慧俊、張海波等 入選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系列計畫:臧朝平、唐豪、趙萬忠等 |
教學建設
學科建設
- 重點學科
- 學科授權目錄
學術科研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時間 | 獎項名稱 | 科研成果名稱 |
---|---|---|
2017年 | 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基於模型的航空發動機氣路故障診斷若干關鍵技術與套用 |
2017年 | 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基於主動安全和路感跟蹤的電控轉向系統關鍵技術及套用 |
2017年 | 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車輛高舒適性減振降噪關鍵技術及套用 |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