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1980年2月9日,原第五機械工業部決定在華東工程學院(南京理工大學前身)組建企業領導幹部進修系。
1981年,更名為管理工程系。
1983年,學校開始招收在職幹部質量管理專修班學生150名,工業會計、工業統計專科班學生160名,工業外貿第二學士學位學生30名。
1985年,經學校申報、國家批准,科技情報工程本科專業、工業外貿第二學士學位專業正式招生;接受江蘇省計委委託,幫助淮海工學院建立會計學本科專業,並培養第一屆學生,
1986年,學校工業會計和工業統計兩個本科專業正式招生。
1988年,學校工業外貿本科專業開始招生。
1990年,學校市場行銷本科專業開始招生。
1989年,學校管理工程系更名為經濟管理系。
1991年7月11日,經上級主管部門兵器工業總公司批准,經濟管理系與軟科學研究所合併,組建成立了經濟管理學院。院下設工業工程、情報工程、經濟貿易三個系。
1992年7月,學院新建了工商管理與市場行銷教研室。
1993年,學院以工商管理替換了統計專業,情報學碩士點獲得國家批准。
1995年,經國家批准,學院與法國巴黎第二大學聯合舉辦兩期MBA課程進修班。
1996年,經國家教委批准,學院新建“投資經濟”與“貿易經濟”兩個本科專業,後分別改名為“金融學”和“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產業經濟學兩個碩士點的申報獲得成功。
1998年,按照國家本科專業目錄調整的要求工業外貿專業名稱調整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名稱,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獲得批准。
1999年,學院增設“市場行銷”第二學士學位專業。
2000年,學院國際貿易學碩士點的申報獲成功。
2001年,學院經管人文樓建成並投入使用。
2002年,學院“財務管理”本科專業獲得國家教育部批准,並於當年招生。此外,在校內管理體制改革和學科專業調整中,原國際商學院5名教師及189名貿易經濟學本科生於99年,原人文學院9名教師及220餘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於2001年轉入經濟管理學院。
2005年,學院套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圖書館情報與檔案學等三個學科獲得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7年,學院與學校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化工學院聯合申報成功了公共管理碩士(MPA)授權點。
2009年6月,學院申報成功了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授權點。
2010年,學院經濟管理實驗中心通過評估正式成為江蘇省“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工商管理專業被批轉為江蘇省品牌專業。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16年3月,學院設管理科學與工程系、企業管理系、會計學系、國際貿易學系、套用經濟學系和信息管理系6個系,10個本科專業。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3月,學院有教職工13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80名;有國務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人,國家“優青”獲得者1人,財政部“全國會計領軍人才”2人,江蘇省“雙創計畫”1人。
國務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朱英明
國家“優青”獲得者:王玉東
財政部“全國會計領軍人才”:溫素彬、韓曉梅
江蘇省“雙創計畫”:鞏雪
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3月,學院為解放軍總裝備部代管國防科技情報人員培訓中心南京基地,設有經濟管理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EE教育中心 (EMBA、EDP、工程碩士教育中心)、MBA教育中心,南京理工大學創業教育學院掛靠學院,學院有江蘇省品牌專業1個,江蘇省特色專業2個,江蘇省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1項;江蘇省高校省級英文授課精品課程2門,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1門。
江蘇省品牌專業:工商管理
江蘇省特色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江蘇省特色專業建設點:會計學
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南京理工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探索》
江蘇省高校省級英文授課精品課程: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Business(尤宏兵)、管理學原理Principles of Management(宋華明)
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國際貿易實務(尤宏兵)
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3月,學院設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與機械學院、計算機學院分別合作建設了“高端裝備設計製造與質量管理”及“社會公共安全信息工程”2個工信部新興交叉重點學科,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管理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管理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聯合培養)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套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勞動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會計學、企業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等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金融、工商管理(MBA)、工業工程、國際商務、會計、圖書情報
學術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3月,學院有3個江蘇省級研究基地和中心,2個江蘇省級研究基地培育點,10個院級研究機構,1個工業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
工業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大數據驅動的知識創新服務與決策支持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王曰芬,2016年)
江蘇省級研究基地和中心:江蘇省產業集群創新研究基地、江蘇省科技人才研究基地、江蘇管理會計研究中心(與江蘇省會計學會聯合成立)
江蘇省級研究基地培育點:國際經貿問題研究中心、社會計算與輿情分析研究基地
院級研究機構:套用統計與管理研究所、電子商務研究所、創新管理與評價研究中心、運營管理與創新研究中心、質量與生產力研究中心、知識工程和知識管理研究所、財務與會計研究中心、低碳經濟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套用經濟研究所、區域創新發展規劃研究所
科研成果
2012年,學院在江蘇省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獎中共有9項成果獲獎勵,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
截至2016年3月,學院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和863在內的百餘項科研項目,有多項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項目類別 |
---|
單件訂單外包報價與加工調度分散決策問題研究 | 王秀利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
引入不透明銷售機制的收益管理模型研究 | 楊慧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
基於混頻技術和模型組合方法的原油市場預測研究 | 王玉東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
稅收凸性的現金流控制下供應鏈融資與運營聯合決策研究 | 石繡天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
多團隊成員身份的有效性:基於二元性視角的多層次實證研究 | 段光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
基於被引科學知識突變的突破性創新動態識別及其形成機理研究 | 張金柱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
基於聚合的社會化短文本信息處理與細粒度傾向性分析 | 薛春香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
“糧食進口來源布局對中國糧食進口波動的影響研究——基於地域季節差異視角” | 林大燕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
新常態下產業集聚的環境效應與調控政策研究 | 朱英明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
基於社會網路分析的網路輿情主題發現研究 | 丁晟春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 |
學科結構與演化的可視化分析理論框架及套用研究 | 陳必坤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
資料來源: |
文化傳統
院徽
釋義: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徽以金色圓形為背景,以三條整齊向上疊加錯開排列的白色條塊立於中央。金色圓形代表初升的太陽,寓意經濟管理學院像旭日一樣冉冉升起,同時金色也體現了經濟管理學科財經的性質。三條整齊向上疊加錯開排列的白色條塊有三個象徵:第一是繩子,經濟管理學院的精神是“凝聚產生力量,整合創造未來”,繩子是由多股單一纖維擰成的,繩子寓意學院團結凝聚整合的精神;繩子上下垂直,貫通整個金色背景,寓意攀登科學高峰以及做學問頂天立地、開放創新的願景;此外,經濟學起源於家計,家計工具最早起源於結繩,繩子也代表了學院的學科性質。第二是經濟管理學院英文名稱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的縮寫,即SEM。第三是書籍,書籍代表知識,疊加向上的書籍寓意學院師生攀登知識高峰。
院徽整體設計簡潔,寓意豐富、深刻,白色和金色對比強烈,充滿現代感。
學院精神
凝聚產生力量整合創造未來
“凝聚”,即凝鍊聚焦匯集。“凝聚產生力量”,即通過凝鍊方向匯聚隊伍,創造比較優勢,形成核心能力。具體包括強化辦學特色凝鍊學科(科研)方向倡導團隊合作;準確定位,勇於“捨棄”。
“整合”,即兼容並蓄配匹耦合系統集成。“整合創造未來”,即通過整合校內外各種資源要素,把握和創造機會,共創未來;學院的未來決定於學生,要把培養學生的整合能力作為學院辦學的重要任務。
“凝聚”與“整合”的過程,既需有溝通與協調的藝術,更要有大度和包容的心態,其本質就是創造和諧形成合力的過程。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院長 | 恢光平 |
書記 | 宮載春 |
副院長 | 馬義中 |
副書記兼副院長 | 張振偉 |
副院長 | 溫素彬、宗騫 |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