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文學院是南京師範大學的支柱院系,有“江南文樞”的美譽,是我國高等文科教育的東南重鎮,也是我國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學術基地。它以悠久的歷史、優良的傳統、先進的教育理念、博大的人文精神、良好的學風、創新的機制、一流的師資、豐碩的教學與科研成果,躋身於全國高校人文學科的前列,並享有較高的國際聲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 英文名:College of Liberal Art, NNU
  • 簡稱:南師大文院
  • 校訓:正德厚生,篤學敏行
  • 創辦時間:1952
  • 所屬地區:南京
  • 類別:公立大學二級學院
  • 學校屬性:國家211工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 主要院系:中文系、電影電視系、文獻與信息學系、編輯出版與高級文秘系、語言科學與技術系
  • 知名校友張近東孟非蔡名照項兆倫王湛
  • 院長:高峰 
辦學歷史,學科建設,師資隊伍,知名校友,地圖信息,

辦學歷史

南京師範大學的前身是創建於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1905年改為兩江高等師範學堂。後來,兩江師範衍變為東南大學(1921年)、中央大學(1928年)、南京大學(1952年),中國語言和文學也始終是學校的重點學科,並有了獨立建制,始而為中文系,繼而為文學院。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大調整,公立金大文學院國文系和語言專修科曾一度被劃入以中央大學為主體剛建立的南京大學師範學院中文系,不久又把南京大學師範學院整體劃出,與原公立金大文理學院部分系科合併組建了南京師範學院,並正式成立了中國語言文學系(簡稱中文系)。這就是今天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的直接前身。
南京師範學院組建初期的中文系成立初期的教師隊伍堪稱群賢畢至,群星燦爛,擁有唐圭璋孫望段熙仲徐復朱彤楊白樺吳奔星劉開榮許汝祉錢仲聯廖序東張拱貴、徐銘延、羊達之、沈蔚德等十多位海內著名教授、副教授以及上官艾明、錢震夏、吳調公金啟華趙國璋、周鏡泉、施肖丞、常國武、葉祥岑、潘君昭、汪靖洋、葛毅卿等資深學博的教員、講師。他們以卓越的學術成就、精湛的教學藝術、崇高的師表風範,構建了學院的優良傳統,極大地提升了當時的中文系在教育界和學術界的地位。國學大師、南京大學教授胡小石先生曾贊到:“你們的實力已大大超過南大中文系了!”在中國古代文學(特別是先秦與唐宋文學)、古代漢語、現當代文學和西方文學的教學與研究方面,當時的中文系處於國內高校同專業的領先地位。唐圭璋教授領銜的詞學研究與杭州大學夏承燾教授領銜的詞學研究,並稱海內兩大詞學中心。
改革開放新時期,中文系迎來第二次大發展。於1978年開始招收三年制碩士研究生,1981年,在唐圭璋教授總領下建立了中國古代文學博士點(全國首批),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為了適應國際文化教育廣泛交流的新形勢,這一時期中文系接受了來自俄、美、日、法、瑞典、南斯拉夫、荷蘭、波蘭、韓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多名高級訪問學者和博士、碩士、學士留學生,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貢獻。20世紀90年代初,中文系教學人員87人,其中正、副教授40人,占了近一半;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有13人,其中4人是中青年教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有何永康吳金華2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有郁賢皓鐘振振朱曉進3人;獲國家級教學獎的有馬景侖潘百齊2人。
1997年,中文系升格為文學院,進入了第三次大發展時期。特別是1998年、1999年、2000年在學科建設方面的三年三大步的跨越,為文學院建構了高起點的、堅實的發展平台,鋪就了新世紀騰飛的廣闊前景。1991年,“中國古代文學”被評為江蘇省重點學科。1995年,中文系被國家教委確定為“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文學院於1998年新增了文藝學博士點和電影(含電視)學碩士點;1999年,建立了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000年文學院申報“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獲得通過,博士點由“211工程”立項之初的1個增加到8個。這樣,1998年、1999年、2000年,三年三大步,文學院完整地建成了學科“大廈”的總體構架。
“九五”期間,該院共出版學術專著134部,發表論文1146篇,其中標誌性成果為專著80部,論文200餘篇,出版譯著4部。這些成果中,有一些已經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中國詞學研究,弘揚了詞學大師唐圭璋先生的學術傳統,在多次國際會議上推出新的成果。又如,經過國學大師徐復先生的多年培養,一批中青年教授在古代漢語研究、敦煌學研究、訓詁學研究方面,亦推出了有一定國際影響的學術成果。徐復教授20年潛心撰寫的《<?>訄書>詳註》,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隆重出版。此外,唐代文史研究、元明清小說戲劇研究、中國現代文學思潮研究、當代大眾文化研究、《史記》文獻研究等,亦在國家和江蘇地區的精神文明建設中,作出了較大的貢獻。5年中,文學院共培養了65名博士生、418名碩士生,還有博士後進站人員9名。已畢業的博士生中,有6人分別進入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的博士後流動站深造,有15人成為教授,7人任文學院院長、系主任等職,有8人成為博士生導師,有18項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台灣出版的“大陸地區博士論文叢書”共收入90部著作,其中文學院“中國傳統文學”方面的博士論文就有7部之多,占8%。這一時期培養的的碩士生,不僅能參與重大科研項目、一般科研項目的研究,而且在讀期間人均發表論文3篇。該院本科生的教學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文科基地培養的人才走上社會後,獲得了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

學科建設

文學院現有“中國語言文學”和“戲劇與影視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包括文藝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國古代文學、戲劇戲曲學、電影電視學、套用文體學等二級學科。兩個一級學科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都曾排名全國前十,享有極高的學科聲譽。中國現當代文學為國家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為江蘇省優勢重點學科,戲劇與影視學為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

師資隊伍

擁有2位國家級教學名師(朱曉進、董志翹)和1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譚桂林)掛帥。教授、副教授、講師的比例為43%:32%:16%,以40歲左右的中青年教師為骨幹,形成了年齡-職稱-學歷配比合理的良好學術梯隊。漢語言文學教師團隊獲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稱號。

知名校友

張近東中文系1984屆,蘇寧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
孟非 中文系1994屆,江蘇衛視特聘主持人,第九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節目主持人“金鷹獎最佳主持人”獎
蔡名照 中文系1983屆,新華社社長,黨組書記
項兆倫中文系 1983屆 ,文化部副部長
王湛中文系 1966屆 ,江蘇省文聯主席,曾任教育部副部長、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地圖信息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漢口西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