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白下區志(1986-2005)上

《南京市白下區志(1986-2005)上》是南京市白下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南京市白下區志(1986-2005)上
  • 作者:南京市白下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方誌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9月
  • ISBN:978-7-5144-0212-4
  • 編纂人員:劉廣春、王安玉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求真存實和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記述1986~2005年區境自然和社會的歷史與現狀,力求達到思想性、科學性、資料性的統一,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開放的新白下服務。

作品目錄

封面
南京市白下區志(1986~2005)上
圖片
白下風貌
白下全景(2005年攝)
1990年1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鵬(前排左二)視察光華電子注塑廠
2000年4月18日,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前排中)視察白下區梅花山莊社區
2000年5月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前排左二)視察白下區月牙湖居住區
2003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吳官正(前排中)視察白下區社區工作
2006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前排左二)視察白下區大光路街道老年公寓
明朝天子朝拜儀式的練習場所——朝天宮
俗稱“九十九間半”的清代私人名宅——甘熙故居(2010年攝)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收藏漢文木刻經像版的寶庫——金陵刻經處(2010年攝)
東華門遺址公園(2010年攝)
西華門遺址公園(2010年攝)
中山門遺址公園(2010年攝)
西安門遺址公園(2010年攝)
午朝門遺址公園(2010年攝)
漢中門遺址公園(2010年攝)
南京大華電影院(2010年攝)
南京電信局大樓(2010年攝)
交通銀行(2010年攝)
復成新村(2010年攝)
慧園裡(2010年攝)
南京古物保存庫(2010年攝)
建於1923年,南京第一座正式的基督教禮拜堂——聖保羅教堂(2010年攝)
建於1942年,一座典型的英式民國優秀建築——基督教莫愁路堂(2010年攝)
南京淨覺寺,初建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系南京最早的一座清真寺。宣德五年(1430)遭火災被毀,明宣宗特準即將七次下西洋的鄭和的奏請,重建淨覺寺。(2010年攝)
南京石鼓路天主教堂為法國傳教士建於1870年.1928年國民政府撥款重修.是南京僅存的一座“羅曼式”建築,屬歐洲早期修道院形式。(2010年攝)
新街口
新街口夜景(2009年攝)
龍蟠中路景觀大道(2010年攝)
中山東路——漢中路景觀大道(2010年攝)
御道街景觀大道(2010年攝)
中山南路景觀大道(2010年攝)
捷運新街口站(2010年攝)
計程車停靠站(2010年攝)
道路指示牌(2010年攝)
中山南路·淮海路地下人行通道(2010年攝)
新百·南京中心(2010年攝)
南京國際金融中心(2010年攝)
商茂世紀大廈(2008年攝)
南京新世紀廣場(2010年攝)
南京新街口百貨商店(2010年攝)
金鷹國際商城(2010年攝)
中央商場
東方商城(2010年攝)
南京水游城(2010年攝)
南京沃爾瑪購物廣場(2007年攝)
蘇寧電器新街口店(2007年攝)
中國建設銀行(2007年攝)
中國人民銀行(2005年攝)
東亞銀行(2008年攝)
中國農業銀行(2007年攝)
中國銀行(2002年攝)
華泰證券(2002年攝)
中國人壽大廈(2006年攝)
熙南里歷史文化街區(2008年攝)
金絲利喜來登大酒店(2007年攝)
萊迪廣場(2007年攝)
太平南路CBD商務區(2010年攝)
長安國際中心(2005年攝)
日月大廈(2005年攝)
CFC長發中心(2007年攝)
寶慶銀樓(2001年攝)
首飾金店(2004年攝)
十竹齋(2002年攝)
附圖
南京白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月牙湖風光帶
朝天宮綠地公園(2009年攝)
內秦淮河(2005年攝)
白下區少年宮(2010年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高級中學(2010年攝)
金陵職業教育中心(2008年攝)
南京市游府西街國小(2010年攝)
南京市第一幼稚園(2010年攝)
南京市第三初級中學(2010年攝)
石門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0年攝)
月牙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0年攝)
白下醫院(2010年攝)
白下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中心(2010年攝)
湖畔之星(2010年攝)
萬達·江南明珠(2010年攝)
鑫園森林海(2010年攝)
華盛園小區(2010年攝)
富民坊小區(2010年攝)
藍旗新村小區(2010年攝)
經濟適用房銀龍南苑小區(2010年攝)
計畫生育“世代服務”體系(2010年攝)
白下區免費婚檢“一站式”服務中心(2010年攝)
省級“蓓蕾母嬰陽光基地”(2008年攝)
白下區社區服務中心(2008年攝)
白下區人力資源市場(2009年攝)
白下區行政服務中心(2008年攝)
白下區治安技防工程 (2005年攝)
區人防指揮中心(2010年攝)
白下區檔案館——文檔庫房(2006年攝)
白下區老年公寓(2010年攝)
白下區體育中心(2010年攝)
白下區殘疾人服務中心(2009年攝)
逸仙橋體育休閒廣場(2010年攝)
南京電視台
南京市博物館
南京廣電大廈
南京報業大廈
明日科技(2010年攝)
樂博琴行(2010年攝)
南京大眾書局(2004年攝)
南京朝西街古玩城(2010年攝)
江蘇省演藝集團(2010年攝)
健身房(2005年攝)
晨練(2005年攝)
梨園社區情——白下文化節開幕式(2005年攝)
集體婚禮(2005年攝)
創立於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的南京古籍書店(2010年攝)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湯虹在展示金陵繩結(2008年攝)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姚其德在表演皮影戲《烏鴉與狐狸》(2008年攝)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張繼青在表演崑曲《牡丹亭》(2008年攝)
始建於清末1901年的中華名小吃——劉長興麵館(2002年攝)
始建於民國初年的老字號——綠柳居菜館(2008年攝)
始建於1920年的中華名店——清真安樂園菜館(2010年攝)
明朝年間的皇家貢品——七家灣牛肉鍋貼(2010年攝)
2006年7月12日,白下區召開新一輪修志編纂工作動員大會
2007年10月16日,南京市第二輪修志現場交流會在白下區召開
2009年6月17日,白下區召開區志總纂編目專家評審會
《南京市白下區志(1986-2005)》部分編纂人員(2008年攝)
2010年11月29日,《南京市白下區志(1986-2005)》通過市地方志辦公室終審
白下區地圖
南京市白下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南京市白下區志(1986~2005)》顧問
《南京市白下區志(1986~2005)》編纂人員
《南京市白下區志(1986~2005)》承編單位主筆、提供資料及審稿人
《南京市白下區志(1986~2005)》特約編審及審稿、驗收人員
《南京市白下區志(1986~2005)》審定、驗收機關
凡例
序一
序二
目錄
總述
大事記
第一編 建置區劃自然環境
第一章 建置區劃
第一節 建置境域
第二節 行政區劃
第二章 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貌河流
第二節 氣候
第二編 人口
第一章 人口規模
第一節 人口總量與分布
第二節 人口變動
第二章 人口構成
第一節 自然構成
第二節 社會構成
第三章 人口普查與抽樣調查
第一節 人口普查
第二節 人口抽樣調查
第四章 人口控制
第一節 機構與隊伍
第二節 宣傳教育
第三節 避孕節育與優生優育
第四節 管理與服務
第三編 城市建設與管理
第一章 管理機構與城市規劃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城市規劃
第三節 建築審批與建設監督管理
第二章 市政建設
第一節 機構與隊伍
第二節 道路橋樑
第三節 城市排水
笫四節 防汛排澇
第三章 公用事業
第一節 供水供電供氣
第二節 公共運輸
第三節 郵政電信
第四章 城市綠化
第一節 機構與隊伍
第二節 公共綠化
第三節 義務綠化
第四節 古樹名木
第五節 園林建設
第五章 市容環衛
第一節 機構與隊伍
第二節 市容管理
第三節 環境衛生管理
第四節 衛生城市創建
第六章 環境保護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環境質量監測
第三節 環境污染防治
第四節 環境管理
第四編 房地產
第一章 房產管理
第一節 機構與隊伍
第二節 產權清理
第三節 房屋管理
第四節 物業管理
第二章 房屋建設
第一節 居住用房
第二節 非居住用房
第三章 舊城改造與新區開發
第一節 舊城改造與小區出新
第二節 新區開發
第三節 房屋拆遷與補償安置
第四節 房地產開發企業
第四章 房地產市場
第一節 房屋租賃與交換市場
第二節 商品房與房地產中介服務市場
第五章 土地管理
第一節 土地定級與價格
第二節 土地利用與分類
第三節 土地使用管理
第四節 地籍管理
第五編 商貿服務旅遊
第一章 機構與體制
第一節 行政管理機構
第二節 區屬商業公司
第三節 商貿體制改革
第二章 商業流通
第一節 日用工業品
第二節 副食品
第三節 糖菸酒糕點
第四節 土產雜品
第五節 物資回收
第六節 燃料
第七節 藥品藥械
第三章 糧油經營
第一節 網點與糧油銷售
第二節 糧油食品加工
第四章 餐飲業服務業
第一節 餐飲業
第二節 服務業
第五章 市場
第一節 農貿市場
第二節 專業市場
第三節 超市
第六章 太平南路商業街
第一節 規劃與建設
第二節 經營特色
第三節 文明商業街創建
第四節 企業選介
第七章 旅遊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資源與設施
第三節 旅遊線路
第四節 管理與宣傳
第六編 新街口商貿商務中心區
第一章 行業分布樓宇經濟
第一節 行業分布
第二節 樓宇經濟
第三節 企業選介
第二章 建設與管理
第一節 規劃與建設
第二節 機構與管理
第三章 “百城萬店無假賃”活動示範街區創建
第一節 文明街區創建
第二節 文明服務
第七編 工業
第一章 機構與體制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管理體制
第三節 所有制結構
第二章 企業改革
第一節 經營機制改革
第二節 產權制度改革
第三節 用工和分配製度改革
第三章 工業生產
第一節 工業門類
第二節 技術改造與新產品開發
第三節 產值與利稅
第四節 企業選介
第五節 石門坎工業區
第四章 駐區企業
第一節 部、市屬企業
第二節 企業選介
第八編 經濟綜合管理
第一章 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計畫編制與執行
第三節 調節措施
第二章 統計
第一節 機構與隊伍
第二節 統計報表制度
第三節 專項普查與調查
第四節 監督與服務
第三章 審計監督
第一節 機構與隊伍
第二節 國家審計
第三節 內部審計與社會審計
第四節 審計管理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節 機構與隊伍
第二節 市場經濟主體登記管理
第三節 企業監督管理
第四節 市場培育與管理
第五節 經濟契約管理
第六節 商標廣告管理
第五章 質量技術監督
第一節 機構與隊伍
第二節 計量管理
第三節 標準化管理
第四節 質量管理
第五節 特種設備和食品安全監管
第六章 價格管理
第一節 機構與隊伍
第二節 市場價格管理
第三節 普通住宅商品房價格與物業收費管理
第四節 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
第五節 價格監督檢查
第六節 價格服務
第九編 財政稅務金融
第一章 財政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財政體制
第三節 預算決算
第四節 財政收入
第五節 財政支出
第六節 國債發行
第七節 財政管理與監督
第二章 稅務
第一節 機構稅制
第二節 國稅徵收
第三節 地稅徵收
第四節 稅務管理
第三章 金融
第一節 銀行保險
第二節 證券期貨投資典當
第十編 改革開放
第一章 體制改革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體制改革決策
第三節 黨政機構與人事制度改革
第四節 經濟體制改革
第五節 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第六節 住房制度改革
第二章 對外開放
第一節 招商引資
第二節 對外貿易與經濟合作
第十一編 中國共產黨
第一章 組織機構
第一節 區級組織機構
第二節 基層組織
第二章 重要會議
第一節 區黨員代表大會
第二節 區委全委會議、全委(擴大)會議
第三章 組織建設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黨員隊伍與幹部管理
第三節 領導班子與基層組織建設
第四節 老幹部工作
第四章 思想建設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思想教育
第三節 黨校教育
第五章 紀檢監察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黨風黨紀教育與糾正不正之風
第三節 黨風廉政建設與違紀違法案件查處
第四節 行政監察
第六章 政法工作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第七章 統一戰線
第一節 機構與隊伍
第二節 民主黨派和丁商聯工作
第三節 民族宗教事務
第八章 保密與區級機關黨建工作
第一節 保密
第二節 區級機關黨建工作
第十二編 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章 區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節 人大代表
第二節 代表大會
第二章 區人大常委會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職權行使
第三節 常委會會議
第四節 人大工作理論研究
第五節 街道、鎮人大工作
第十三編 人民政府
第一章 機構
第一節 區級機構
第二節 街道、鎮機構
第二章 重要會議及施政紀略
第一節 重要會議
第二節 施政紀略
第三章 信訪政務服務
第一節 信訪
第二節 政務服務
第四章 僑務港澳台事務
第一節 僑務與港澳事務
第二節 台灣事務
第五章 對外交往對口支援
第一節 對外交往
第二節 對口支援
第十四編 人民政協
第一章 組織機構
第一節 區政協
第二節 區政協常務委員會及內設機構
第二章 重要會議
第一節 全體委員會議
第二節 常委會會議
第三章 主要工作
第一節 調研與視察
第二節 民主監督
第三節 組織學習與文史資料編纂
第十五編 民主黨派工商聯社會團體
第一章 民主黨派與工商聯
第一節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白下區地方組織
第二節 中國民主同盟白下區地方組織
第三節 中國民主建國會白下區地方組織
第四節 中國民主促進會白下區地方組織
第五節 中國農工民主黨白下區地方組織
第六節 致公黨白下區地方組織
第七節 九三學社白下區地方組織
第八節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白下區地方組織
第九節 白下區工商業聯合會
第二章 社會團體
第一節 工會
第二節 共產主義青年團及其他青少年團體
第三節 婦女聯合會
第四節 殘疾人聯合會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