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

2001年12月,南京大學實施了總投資為5000萬元的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重點項目“國家遺傳工程小鼠資源庫的建立”,並相應成立了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 研究所以功能基因組學和實驗動物學為基本研究對象,結合小鼠果蠅斑馬魚模式動物,在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和整體動物等不同層次上研究基因功能,基因調控及疾病發生過程的生物學機制。 研究所的宗旨是以小鼠遺傳學研究作為首要課題,研究基因調控及在機體疾病發生過程中的作用。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
  • 總部地點:南京
  • 成立時間:2001年12月
  • 經營範圍:遺傳學與功能基因組學
  • 公司性質:學術機構
  • 公司口號:培養在遺傳學領域內的博士
簡介,研究方向,研究隊伍,科研成果,學術交流,

簡介

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坐落於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金陵古都,位於南京國家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內,占地100畝。2001年12月,南京大學實施了總投資為5000萬元的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重點項目“國家遺傳工程小鼠資源庫的建立”,並相應成立了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
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
依託研究所建設的“模式動物與疾病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於2008年4月通過教育部論證批准籌建,於2009年5月通過建設期驗收。
研究所和重點實驗室一期建築包括辦公實驗樓,小鼠飼養房和配電中心近8000平方米;SPF級小鼠籠位30000多個。中心擁有兩套轉基因顯微作業系統和完善的幹細胞培養條件,擁有雷射共聚焦顯微鏡、多功能試驗動物監測系統、高解析度小動物超聲影像系統、活體動物體內光學成像系統等大型組織學和細胞生物學儀器,擁有全套分子生物學常規設備。儀器固定資產超過4000萬元。

研究方向

研究所的主要學科發展方向是遺傳學與功能基因組學。遺傳學和功能基因組學是現代生物學的核心學科,其發展對其它生物醫學領域的發展有關鍵性的輻射作用。它的發展目標是通過引進優秀專業人才,形成具有國際水平的研究群體和學科梯隊,開展基礎性、創新性研究,加強與國際、國內優秀研究群體的合作,大力發展遺傳學和功能基因組學的研究和學科建設,最終使之成為集科技資源服務平台、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國家級基地。

研究隊伍

研究所旨在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培養在遺傳學領域內具有獨立從事教學、科研及相關專門技術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層次的博士人才。現有遺傳學、生物信息學兩個博士點;擁有17個獨立實驗室,分別是:高翔博士實驗室、趙慶順博士實驗室、朱敏生博士實驗室、何玉龍博士實驗室、陳炯博士實驗室、楊中州博士實驗室、徐瓔博士實驗室、劉耕博士實驗室、曹螢博士實驗室、黃行許博士實驗室、張青博士實驗室、劉江懷博士實驗室、嚴俊博士實驗室、高雋博士實驗室、孫誠博士實驗室、蔣青博士實驗室及開放實驗室。

科研成果

自2001年來,模式動物研究所成員共承擔研究國家和省部級項目60餘項,其中包括有國家“十五”攻關重點項目、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重點課題、國家基礎研究重點項目、十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973項目、863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項目經費契約金額近1.5億元。自2005年至今,我所科學家共發表SCI源論文百餘篇。
國家遺傳工程小鼠資源庫建立了成熟完善的轉基因、基因剔除和ENU化學誘變等基因組改造技術平台,運用國際上先進的BAC重組技術,成為亞洲最大的基因剔除技術服務中心,已經成功製備了300餘種轉基因小鼠基因敲除小鼠品系。通過科研合作和培訓等方式,向國內22個省市自治區的數百家科研單位、醫院及製藥企業提供各種小鼠模型,協助國內(包括香港)的百餘個優秀實驗室開展轉基因與基因剔除小鼠的研究,合作單位幾乎囊括了國內所有的優秀科研院校。資源庫擁有豐富的疾病模型資源,是國際上最大的小鼠品系資源中心之一(500餘種),其中包括糖尿病、腫瘤、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發育缺陷等300多種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其中擁有自主產權的疾病模型已經超過100種。同時,平台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於2006年通過國際AAALAC論證。

學術交流

模式動物研究所積極開展與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學術交流,先後與國內外大學及學術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經常性的交流,形式多樣:
①邀請國內外專家來所講學,已達一百餘人次,有近十位專家學者受聘為本重點開放實驗室客座教授。
②受邀派出本室專家外出講學交流,受國內外同行和有關方面邀請,我所積極派出專家講學和交流,通過講學,擴大了影響、促進了交流。
③與國內外同行開展合作研究、邀請國內同行聯合申請課題或參與本室課題合作研究,例如與中科院各科研院所、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第三軍醫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科研單位開展關於基因剔除小鼠模型的疾病表型分析技術及其標準化研究的研究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