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醫院住宅群

協和醫院住宅群

協和醫院住宅群,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外交部街59號和北極閣三條26號,始建於民國九年(1920年)左右,是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在投資興建協和醫院的同時修建的高級住宅區。

協和醫院住宅群分為北區和南區,由多棟美國鄉村獨立別墅形式的住宅構成,均為灰磚清水牆,院內建築布局規則有序,設有道路、花壇、綠化等環境布置。

2003年12月11日,協和醫院住宅群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北京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協和醫院住宅群
  • 地理位置:北京市東城區外交部街59號和北極閣三條26號
  • 所處時代:民國
  • 保護級別:北京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北區,南區,歷史文化,文物保護,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路線,

歷史沿革

民國九年(1920年)左右,協和醫院住宅群始建。
20世紀90年代中期,協和醫院住宅群北區南端的4幢獨立住宅被拆除。

建築格局

協和醫院住宅群分為北區和南區,由多棟美國鄉村獨立別墅形式的住宅構成,均為灰磚清水牆,院內建築布局規則有序,設有道路、花壇、綠化等環境布置。

主要建築

北區

北區位於外交部街59號院,坐北朝南,主要由兩層半的美國近代折衷式獨立住宅組成,院落南北大約長127米,東西大約寬140米。中軸線的南端為大門,為一座三個並排拱形的門洞,門上裝飾有凸出的三角門罩。中軸線的北端為兩層半連排式住宅。院落南部由圍繞中軸線對稱的三組獨立住宅組成,每組住宅的形狀與中軸線基本對稱,但又有所變化。南部中軸線中間為一圓形環路與花壇,形成南部住宅的控制中心。北部的住宅布局相對靈活,不求絕對對稱。院落東側布置有一棟與院落內其他建築風格不一致的西洋式建築,建造年代早於院內建築。
獨立式住宅建築平面布局靈活,都是矩形平面組合,每一幢占地面積大約都為600平方米。一層地坪與室外地面要高出60厘米,地上建築為二層,地下一層。住宅內部設定有客廳、廚房、臥室、餐廳、衛生間等,另外還設定有輔助用房以及儲藏室等。廚房與衛生間均較大,廚房內可放置餐桌。衛生間內設有洗浴設施。設有一部樓梯,樓梯直接與門廳或過廳相連,房間大多圍繞樓梯或過廳布置。首層入口常結合單層坡頂的拱形門廊處理。

南區

南區位於北極閣三條26號,原由十餘幢典型的美國折衷主義風格的建築組成,現僅存六幢,由圍繞中軸線對稱的三組獨立住宅組成。每組建築對稱又變化靈活,整體風格與北區相似。

歷史文化

協和醫院住宅群41號樓曾經是協和醫學院院長李宗恩的住處,28號樓曾是“萬嬰之母”林巧稚的住處。

文物保護

2003年12月11日,協和醫院住宅群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北京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協和醫院住宅群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外交部街59號和北極閣三條26號。
協和醫院住宅群

交通路線

  • 公交
北京市內乘坐103、141路公車,在校尉胡同站下車前往。
  • 捷運
北京市內乘坐捷運1號線,在東單站下車前往。
  • 駕車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距離協和醫院住宅群約2.3千米,駕車約7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