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界:植物界
- 屬:稻屬
特徵特性,栽培技術要點,審定意見,
特徵特性
產量表現:2004年參加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94.69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6.64%(極顯著);2005年續試,平均畝產529.37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1.62%(不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62.03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4.21%。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0.64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5.74%。
栽培技術要點
1.育秧:水育秧每畝秧田播種量10~15公斤,秧齡30~35天。2.移栽:合理密植,雙本栽插。一般每畝栽插1.5~1.8萬穴、6~8萬基本苗,保證每畝有效穗在18萬左右。3.肥水管理:掌握前促、中控、後補的肥水管理技術,施肥水平應略高於汕優63。本田以有機肥和複合肥作底肥,注重氮、磷、鉀肥合理施用。插秧後5~7天每畝施尿素15公斤,孕穗期每畝施尿素2公斤。水漿管理採取淺水栽插、深水活棵、薄水促櫱、乾濕壯籽的技術。4.病蟲防治:及時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紋枯病、螟蟲、稻飛虱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熟期適中,產量較高,穩產性一般,高感稻瘟病和白葉枯病,米質一般。適宜在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蘇省的長江流域稻區(武陵山區除外)以及福建省北部、河南省南部稻區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794號)
備註:
2006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