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社鄉村位於二十里店鎮北部,地處東經121°03′,北緯36°49′,東與大叢家村為鄰,西與瓦塘埠村相連,南與東、西花崖村相望,北與大夫疃接壤。隸屬二十里店鎮。距鎮政府駐地12公里,距市政府駐地20公里。 全村轄區總面積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2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蔬菜、蘋果等。 2002年,全村有290戶,798人。有王、劉、宋、趙、叢等5姓,均為漢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半社鄉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二十里店鎮北部
- 面積:2.5平方公里
- 人口:798人
- 耕地面積:120公頃
- 人均糧食:75公斤左右
- 人均糧食:180公斤
概況,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概況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柳姓建村。因建村處石板甚多,故命村名板石鄉。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由當時長澗社的21個村籌資修建社眼廟,建廟費用由本村負擔一半。廟建成後,村名遂改稱半社鄉。另一說為,清朝初期,柳姓來此定居。因社眼山趕廟會入社入股,本村占股份一半而得名。清朝中期,劉姓、宋姓來此定居,清朝末年王姓遷入。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2年,成立半社鄉國小,學生20名,教師1名。1953年擴班,教師2名,學生80名,學生入學率35%。1960年增至5個班,教師5名,學生188名。1977年8月,新建校舍25間。1978年搬遷新校,5個班,教師6人,學生250名。之後,學校教學設施逐步配套,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到2002年,學生入學率達到100%,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22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75公斤左右,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180公斤。1978年,人均糧食250公斤。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3000元;有各種運輸車20輛,機車80輛,電話80多部,電冰櫃15台,彩電160台,洗衣機4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齊,破爛不堪,村中間一條大水溝,村民住房多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3平方米,四周連村路是崎嶇的羊腸小道。1959年,修通南通花崖村的連村路。1965年,街道整修一新,大水溝用長石料鋪平。1972年,西通小紀村的大道竣工。1977年,東溝水庫建成,解決了村民吃水難以及糧田灌溉等問題。2002年,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81年,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82年,購買了24寸進口彩電1台。1984年,全村吃上了自來水。1992年,全村安裝閉路電視。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8年,宋克珍當僱工期間,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2年成立黨支部,劉學同任黨支部書記。黨支部帶領民眾開展減租減息、土改複查、參軍支前運動。自建立黨支部以來,曾擔任黨支部書記的有劉學同、宋克文、宋九令、王令臣、宋仁昌、宋守山、劉同所、劉洪太、宋玉令、劉成敏。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4個,黨員37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4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行政負責人的有宋壽山、王令臣、劉同雲、宋仁昌、劉同祥、王連高、宋賢昌、宋明令、宋玉令、王仁寶。1999年4月,宋玉令當選首任村民直選村委會主任。2002年4月,王仁寶當選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