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亭記是頌其父張鍈為官政績,極盡誇耀之能事,敘寫光宗耀祖的決心,抒發凌雲壯志的情懷。文章由寫景入手,敘寫張鍈為政清廉,政通人和,民風淳樸,學風日盛,社會面貌煥然一新。作者多次變換立足點,由遠而近,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物到情,層層深入。最後作者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美的事物不會單靠自身就會美的,是因人才得以揚名天下。作者以實例作出“美在關係”的理論判定。
作者張之洞,祖籍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的第39代孫(元代張養浩的16代孫)。道光十七年(1837)八月初三(公曆1837年9月2日)出生於貴州興義府(當時其父張瑛任興義知府),少時在貴州興義府署(今安龍)長大。其人博聞強識,文才出眾,年方十一,即為貴州全省學童之冠,作《半山亭記》,名噪一時。此記全文,刻於安龍招堤畔之半山亭。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半山亭記
- 創作年代:清代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張之洞
原文內容,譯文,創作背景,作品賞析,
原文內容
萬山輻湊,一水碧瀠,雉堞雲羅,鱗原星布者,興郡也。城東北隅,雲峰聳碧,煙柳迷青,秋水澄空,紅橋倒影者,招堤也。緣是數里,蒹葭蒼蒼,有閣巍然,峙於岩畔者,魁閣也。穿綠蔭,拂白石,禪房乍轉,畫檻微通,石碧一方,茅亭三面者,半山亭也。做亭者誰?吾家大人也。翠蘿紅蓼,羅列於軒前;竹榭茅檐,欹斜於磯畔。太守之意,得之半山,而志以亭也。
歲在壬寅,家大人先守是邦,文風雅俗,煥然一新,故常與民同樂者也。夫其得及則信孚,信孚則人和,人和則政多暇。由是常徘徊於此閣,以寄勝慨;而亭未有焉,然其煙雲萬狀,錦繡千重,早以畢具於目前。蓋天鐘靈於是,必待太守以起之也。愛乃建亭於閣之東偏,古徑半彎,危廊數轉,不崇朝而功成,易如也。
每當風清雨過,岩壑澄鮮,憑欄遠眺,則有古樹千紅,澄潭一碧,落霞飛綺,涼月跳珠,此則半山亭之大觀也。且夫畫欄曲折,碧瓦參差,昭其潔也。煙光悒翠,竹影分青,昭其秀也。松床坐奕,筠簟眠琴,昭其趣也。分瓜請戰,煮茗資談,昭其事也。若夫柳岸曉風,蘆花殘月,雲騰碧嶂,日落深林者,亭之朝暮也。水綠波澄,蓮紅香遠,月白風清,水落石出,亭之四時也。沙明荷靜,舞翠搖紅,竟秀於汀渚者,亭之晴也。柳眉煙鎖,荷蓋聲喧,迷離於遠岸者,亭之雨也。晴而明,雨而晦,朝而蒼翠千重,暮而煙霞萬頃,四時之景無窮,而亭之可樂,亦與為無窮也。
至約把釣人來,一蓑荷碧,採蓮舟去,雙漿搖紅,漁唱綠楊,樵歌黃葉,往來不絕者,人之樂也。鷺眠荻嶼,魚戲蓮房,或翔或集者物之樂也。衣帶輕緩,笑語喧譁者,太守游也。觥籌交錯,餚核雜陳者,太守宴也。觴飛金谷,酒吸碧筒,賓客紛酬,杯盤狼藉者,太守歡也。題詩勵士,把酒勸農,四竟安恬,五穀垂穎者,則太守之真樂也。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蘭亭也。不遭右軍,則清湍修竹,蕪沒於空山矣。岳陽之樓,晴川之閣,不有范、崔之品題,則巍觀傑構,沉淪於湖濱江渚矣。是地也,不逢太守,則錦谷瓊花,不現其佳境矣。為此亭也,則勝跡不令就荒,名花俱能見賞,凡夫出塵拔翠,必無沉滯而不彰矣,所以謂之與民同樂也。不勝其佳,使花香山翠湮於野塘,不傳於奕世,是貽林泉之愧也。故揮毫而記之,猶恐未能盡其致也。
道光二十有八年七月即望
譯文
在群山環抱之中,有一個湖水環繞迴旋,城牆若隱若現,田野星羅棋布的地方,這就是興義府。在府城的東北角,青山高聳入雲,綠柳煙霧繚繞,秋水清澈見底,石橋倒映在水中,這裡就是招堤。在招堤的不遠處,蘆葦叢生,有座閣樓巍然屹立在小山上,這就是魁星閣。穿過林蔭小道,沿著石階而上,轉過禪房,穿過別致的畫欄,有一座背靠石壁,三面凌空而建的茅亭,這就是半山亭。此亭為誰所建?是我的父親。茅亭四周的植被鬱鬱蔥蔥,竹木結構的茅亭依岩而建,太守的意思,得之半山,所以取名為半山亭。道光二十二年,家父在興義府任太守,在他的治理下,文化氛圍濃厚,民風淳樸,社會面貌煥然一新,所以太守常常與民同樂。因為太守施德治,得到了人民的信任和擁護,因為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擁護,所以政通人和,人們安居樂業,太守就有更多閒暇的時間。於是太守常徘徊於魁星閣,以寄託自己的德治情懷,而當時這裡還沒有半山亭,但是這裡煙雲萬狀,錦繡千重的美好景色早就已經形成。上蒼將如此美好的景色造在這裡,一定是等待太守來開發它。於是太守把亭子建在魁星閣的東面,同時還修建了繞山一半的小道和幾道廊房,不久就建成了,即是如今的樣子。每當雨過天晴,這裡的山岩格外清鮮,倚著欄桿放眼望去,遠處古樹千紅,清澈的湖水碧波蕩漾,晚霞絢麗多彩,秋月灑在荷葉上像跳動的珍珠晶瑩剔透,這就是半山亭美好的景象。半山亭中精美的畫欄婉轉曲折,亭上的青瓦錯落有致,這是半山亭的高潔之處。煙雲籠罩的半山亭翠綠可人,青色的山竹依稀可見,這是半山亭的秀美之處。有人坐在桌邊對弈,有人在竹蓆上聽琴,這是半山亭的樂趣所在。有人在分工做事,有人在喝茶談論,這是在半山亭商談國家大事。垂柳在晨風中搖曳,蘆花在月光下飄舞,晨霧在山林中升騰,夕陽從樹林中退去,這是半山亭早晚之景。春天湖水碧波蕩漾清澈澄清,夏日荷花競相綻放香遠醉人,秋夜皓月銀輝灑地清風送爽,冬季湖水退去沙石隱現,這是半山亭四季之美景。湖水清澈見底,荷葉碧綠潔淨,荷花隨風搖曳起舞,像是與小洲上的綠草紅花爭奇鬥豔,這是半山亭晴天之秀。煙霧籠罩著翠柳,雨滴打在荷葉上聲聲作響,遠岸的景色若隱若現,這是半山亭雨中之象。晴天視野開闊,雨天陰暗不明。早晨的景色錦繡千重,傍晚雲霧在晚霞中愈加壯美,四季的景色無窮無盡,半山亭內的樂趣也是無窮無盡。有人到這裡來垂釣,披著蓑衣靜立荷葉之中。採蓮的小船劃向荷池深處,船槳劃破晚霞映照下湖面的寧靜。漁夫在綠楊樹下高歌,樵夫在山林中唱和。人們來來往往,絡繹不絕,這是人們的快樂所在。白鷺在小島的蘆葦叢中棲息,魚兒在盛開的荷花下嬉戲,白鷺在天空飛翔,魚兒在水中聚集,這是動物的樂趣所在。人們輕衣簡從,笑語喧譁,這是太守到這裡遊玩。杯盤交錯,豐盛的佳肴和水果擺放在桌上,這是太守在宴請賓客,竹筒倒出的美酒盛滿了酒杯,賓客紛紛相互敬酒,杯盤狼藉,太守非常高興。大家賦詩共勉,借酒為百姓祈福。太守治理下的興義府社會安定,五穀豐登,人們安居樂業,這是太守真正的快樂所在。不久夕陽西下,人影散亂,這是賓客跟隨太守一道回去。只知道自然的樂趣,而不知太守真正的樂趣,是鳥獸。知道太守遊玩的樂趣,而不知道太守的快樂是為百姓而快樂的,是眾人。因為百姓的快樂而快樂,同時又能和賓客、和禽鳥一同快樂的人,是太守。美麗的事物不是因為自己美麗而聞名,而是因人才得以揚名天下。比如蘭亭,如果沒有遇到王羲之,那么它的清湍修竹,也將荒蕪和隱沒在空山之中。岳陽樓和黃鶴樓,如果沒有范仲淹和崔顥留下的傳世佳作,縱使再有壯觀、獨特的構造,也同樣被埋沒在湖泊江河的岸邊。而這個地方如果沒有遇到太守,那么再有錦谷瓊花,也不會顯現出它迷人的勝景。太守建造此亭,目的就是不讓這裡的勝跡荒蕪,名花讓人們能夠欣賞,人才從凡夫俗子中脫穎而出,有才之士不被埋沒反而讓其有用武之地,所以說這才是太守的與民同樂。如果這裡的勝景不被記述,這裡的荷花蘆葦,青山綠柳將被遺忘於野塘,不被人傳紀,那么將永遠愧對這裡的山山水水,所以我揮毫記下了這裡的盛況,猶恐沒有把這裡的勝景記錄完整。道光二十八年農曆七月十六,南皮張之洞十一歲作。
創作背景
安龍歷史久遠,文化厚重。獨特的歷史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南明永曆帝在安龍,全國文化精英匯集;興義府置於安龍,盤江八屬文化精英匯集;近代,中國西南宗教精英匯集。這三個時期,為安龍蘊涵了深厚的歷史文化。清朝洋務派代表人物張之洞在安龍,時逢盤江八屬文化精英匯集時期,11歲便揮毫書就著名的《半山亭記》。時年雖幼,但文風舒展,流暢練達,文意繪景蘊政系民。
作品賞析
全文雖是仿學,套用歐陽修《醉翁亭記》,范仲淹《岳陽樓記》筆法,頌其父張鍈為官政績,極盡誇耀之能事,敘寫光宗耀祖的決心,抒發凌雲壯志的情懷。但作者卻自有發揮與升華,更為難得的是,童心之中,竟有“德及則信孚,信孚則人和,人和則政多暇”的政治見解,有“與民同樂”的拳拳之意。
六段文字,意境雄壯開闊,恬靜優美,生機勃勃。文章第一段以華美絢麗的語言,先總寫興義府的雄偉秀美。山環水繞,城牆若隱若現,田野星羅棋布。既而採用定點觀察、移步換景的方法描寫半山亭周圍的景致。青山聳翠,綠柳雲煙,池水澄碧,長空瓦藍,虹橋倒影搖弋,荷花婷婷,這就是招堤。據《興義府志》記載,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興義府游擊招國遴,為消除陂塘海子水患,始倡捐銀築堤,振興農事,救民於水火,幾經籌措,歷時數載終於建成長堤,鄉人里正為感招國遴功績,遂取名為“招堤”。以後,人們在陂塘海子里遍植荷花,山景與招堤的景色相輝映、相陪襯,讓人終覺天連水茫,山接天幃,醞成一幅青色與乳霧相滲透的捲軸山水畫。張之洞以獨特的視覺,給景物著色,“碧”、“青”、“紅”“綠”等色彩字詞的運用,使景物鮮明怡目。在對半山亭的描寫中,張之洞採用移步換景的寫法,一步一景,向讀者依次展示了魁星閣、禪房、畫欄、茅亭等新建景致,這樣有遠有近,有面有點地描繪景物,使文章錯落有致。
文章由寫景入手,繼而指出“半山亭”得名的緣起,敘寫張鍈為政清廉,政通人和,民風淳樸,學風日盛,社會面貌煥然一新。由於太守施德治,與民同樂,人民安居樂業,太守才有閒暇在山水間寄託自己的德治情懷。文章由敘述引出寫景,寫景中蘊含著感情,富有感情色彩的描寫又有力地襯託了下文的議論。
文章第三段文藻華麗,比喻博富。雨過天晴,這裡的山岩格外清鮮,憑欄遠眺,古樹幹紅,湖水碧波蕩漾,晚霞絢麗多彩,秋月朗照,荷葉上跳動的水珠如珍珠般晶瑩剔透;半山亭畫欄婉轉曲折,亭上的青瓦錯落有致;雲涌霧漫的半山亭翠綠可人……作者淋漓盡致地描寫了招堤景物的秀美,特別是“涼月跳珠”這一特寫鏡頭,富有情致和生活韻味。作者多次變換立足點,由遠而近,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物到情,層層深入。對半山亭四時風光的描繪極富層次。蘆花在月光下飄舞,晨霧在山林中升騰,夕陽從樹林中退去,這是半山亭早晚之景。春天湖水碧波蕩漾,清澈澄清;夏日荷花競相綻放,馨香醉人;秋夜皓月銀輝灑地,清風送爽;冬季湖水退去,沙石隱現,這是半山亭四季之美景。湖水清澈見底,荷葉碧綠潔淨,荷花隨風搖曳起舞,像是與小洲上的綠草紅花爭奇鬥豔,這是半山亭晴天之秀。煙霧籠罩著翠柳,雨滴打在荷葉上聲聲作響,遠岸的景色若隱若現,這是半山亭雨中之象。晴天視野開闊,雨天陰暗不明。早晨的景色錦繡千重,傍晚雲霧在晚霞中更加壯美……讀罷此段,讓人感到雲霞滿紙,綠水滌心,荷香沁脾,美不勝收。作者把半山亭秀美之景,描寫得如此完美,既有晴天之景,也有雨天之景;既有早晨之景,也有傍晚之景;既訴之於讀者的視覺,也訴之於讀者的聽覺和嗅覺,令人賞心悅目。本段語句整齊優美,駢散結合,整齊而錯落,聲調鏗鏘,抑揚頓挫。
文章第四、五兩段敘寫祥和的“宴樂圖”,與第二段太守施德治,與民同樂相照應。體現官民之間,社會之間的和諧與人性。
最後一段作者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美的事物不會單靠自身就會美的,是因人才得以揚名天下。比如蘭亭,如果沒有遇到王羲之,那么它的清湍修竹,也將荒蕪和隱沒在空山之中。岳陽樓和黃鶴樓,如果沒有范仲淹和崔灝留下的傳世佳作,縱使再有壯觀、獨特的構造,也同樣被埋沒在湖泊江河的岸邊。而這個地方如果沒有遇到太守,那么再有錦谷瓊花,也不會顯現出它迷人的勝景。作者以實例作出“美在關係”的理論判定,十一歲孩童有此睿智的見解實在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