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乾旱地區

半乾旱地區

半乾旱地區,是指年平均降水量在350一500毫米的氣候類型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半乾旱地區
  • 外文名:semiarid zone
  • 分布範圍:東部地區及陝西北部等地區
  • 定義:350mm~500mm年降水量的地區
  • 原因:降水年內和年際分布不均勻
  • 災害:沙塵暴等自然災害
內容簡介,我國半乾旱地區,分布範圍,氣候環境特徵,環境保護措施,半乾旱地區植被特點,熱帶地區,溫帶地區,寒帶地區,相關新聞,半乾旱地區是生態治理的關鍵區,新技術有效解決半乾旱地區技術難題,

內容簡介

世界上一般將350mm~500mm年降水量的地區稱為半乾旱地區,其農業稱為“旱地農業”。半乾旱地區的自然植被主要是草原而不是森林,林木成活成長成材較為困難。由於降水年內和年際分布不均勻,旱災頻仍發生,春旱常導致延遲播種,這在生長期較短的地區對作物產量影響巨大。

我國半乾旱地區

分布範圍

中國半乾旱地區是指包括內蒙古中、東部地區及河北山西雁北、陝西北部、寧夏南部的西海固、甘肅定西、榆中、青海的玉樹、果洛、以及西藏拉薩等地區在內的雨養農業區,主要在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沿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脈東端 一線,它同時也是我國的半濕潤和半乾旱區的分界線。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從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經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線,此線是乾旱地區與半乾旱地區分界線。
半乾旱地區

氣候環境特徵

半乾旱地區降水量一般在200~400mm,蒸發量明顯超過雨量很多,自然植被是溫帶草原,耕地以旱地為主,包括內蒙古高原的中部和東部,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大部,整個半乾旱地區從東北向西南分布。該地區是我國最重要的牧區,農業以畜牧業為主。

環境保護措施

植被對於半乾旱地區尤其重要。因為這裡土壤風蝕十分嚴重,農田被流沙掩埋也是常見的現象。植被是土壤的衛士,防沙林帶對迎風面的流沙可起阻截和控制作用,對背面風的農田起保護作用。護田林帶還能顯著的減少乾熱風的危害。林帶不僅能減低風速,還有減少蒸發,增加空氣濕度與土壤保護作用。
草類是半乾旱地區能利用那裡不多的降水生產植物有機物的唯一植被,它能保護那裡的土壤,防止風蝕和保持土壤濕度。在水土關係中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在防沙林帶和綠洲中的零星沙丘,只要雜草覆蓋百分之八十左右就可固定流沙,低於較大的風速。
在種植草類的同時還要增加技術投入力度,改善我國草地的生產和生態環境,使草場資源得到合理利用,防止過度放牧,保護我國半乾旱地區的生態環境。

半乾旱地區植被特點

有三種,分為熱帶半乾旱、溫帶半乾旱與寒帶半乾旱三種。由於這些地區的降水量都比較少,因此植被的基本特點是:植被一般比較稀疏,而且以耐旱的一年生等短生長周期植物為主。 

熱帶地區

半乾旱地區主要屬於熱帶草原帶,主要植被是草和灌木稀樹,根系一般比較深,葉片細小(減少蒸發量)。

溫帶地區

半乾旱地區主要屬於溫帶草原帶,主要植被是牧草。如我國的內蒙古高原就是典型的溫帶草原帶,屬於半乾旱地區。

寒帶地區

半乾旱地區主要屬於寒帶苔原帶,主要植被是青苔,植被、土壤高度不育,難以生長其他植物。

相關新聞

半乾旱地區是生態治理的關鍵區

據介紹,聯合國在2000年開始對全球生態系統進行評估,結果是全球生態系統服務有60%的功能項正在退化。為此,2009年聯合國提出了全球生態系統服務後續計畫,建立政府間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科學平台。
“這個平台是把科學和政策緊密地結合起來,從不同尺度評估生態系統服務是如何變化的,同時評估這種變化如何影響我們人類的福祉和可持續發展。這是繼氣候變化以後,全球環境領域第二個重大的平台。我國於2012年正式通過聯合國大會的批准,作為140多個成員國之一加入這個平台,並已參加了四年的評估計畫。”傅伯傑表示。傅伯傑同時強調,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是全球生態治理的關鍵區。
“因為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是全球生態系統最脆弱的區域,由於水資源短缺,很多植被覆蓋比較稀疏,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沙塵暴、水土流失等。也正因為如此,在全球生態系統服務評估中其中很重要一項就是全球土地退化和恢復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的影響。”
傅伯傑對我國政府在三北防護林以及一系列的生態建設工程中所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但他也同時表示,“我們今後要順應自然規律來進行生態的恢復和保護,也要把科學和政策緊密結合起來,同時強調根據區域的特殊性制定相應政策,開展多元化投入的機制來促進乾旱半乾旱生態系統服務能力的提升。”

新技術有效解決半乾旱地區技術難題

2016年10月11日,由吉林省農科院承擔的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北方旱作農業滴灌節水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研究任務“大豆、玉米滴灌條件下需水需肥規律研究與示範,大豆、玉米滴灌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現場測產會議在乾安縣舉行。經測產,示範田平均每畝產量比對照田增產近一倍。
針對吉林省西部土壤瘠薄、乾旱頻發、水肥資源生產效率低等問題,吉林省農科院專家通過多年探索與實踐,在乾安開展了半乾旱區玉米、大豆耐旱品種篩選以及土壤全耕層培肥、玉米膜下滴灌條件下群體增密、玉米秸稈還田快速腐解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研究工作,提出以“土壤培肥—水分高效型品種—減蒸增墒—水肥一體化—化控防倒—病蟲草害綜合防控”為主題模式的“半乾旱地區玉米滴灌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模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