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寺

千載寺

千載寺遺址位於河北南焦作博愛縣城南7公里唐村,建於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8年),原名無極寺;北魏太平真君年間(公元440年~公元450年)因魏太武帝滅佛,遂更名為無極廟;北魏文成帝興安二年(公元453年)恢復舊稱;東魏武定三年(公元545年)更名為千載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載寺
  • 位於:南焦作博愛縣城
  • 屬於:河北
  • 建於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8年
簡介,歷史,

簡介

千載寺———明代洪洞移民的集散之地
古時候千載寺規模宏大,由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寶殿、無極殿、三教堂、禪道學舍、練武堂和碑林等組成。它的東鄰是三聖祠(又稱三聖門),裡邊供奉著伏羲、文王、孔子三位先哲。再往東是太極宮,內有老君殿、太極殿、藥王殿等。寺南300米,有個叫博鰲潭的小湖,人稱伏羲觀魚潭,潭邊有個周易祠,裡邊存放有許多經書。這幾個建築群左右相連,統稱為千載寺,共占地540畝,民間俗稱“五頃寺”。這裡是典型的三教共融的地方,三教信徒友好相處,使這裡香火興盛。清初,寺廟被官兵以寺里藏賊為由放火燒毀。1958年,由於人民公社施工需要,遺址又被拆了一次,到“文革”時被徹底拆完。寺里的100多通石碑,也被運到村西北用於修建水利工程。
《李氏家譜》序中記載:“始祖(李清江)妣王氏,聚廣濟寺大槐樹蔭,徙河邑千載寺,應官府設司駐員,迎遷分辦。眾徙下山四方不一,同足潮入千載寺、三聖門、太極宮,碩四鄰茅舍茶待。”由此可見,千載寺當時是政府安置移民的中轉站。
作為明代移民的集散地,千載寺像山西洪洞的大槐樹一樣,具有文化象徵意義,是先民移居河內以及黃河南北廣大地區的第一站,因此在發展尋根文化產業方面很有開發價值。
千載寺

歷史

北魏僧惠造像碑,原位於千載寺山門之內,立於東魏武定三年(公元545年)七月,今僅存殘碑。清道光五年《河內縣誌》載有全文,其中有“故能振馨風於沖漠之野,擊玉磬於無極之鄉”,“千載寺有魏大法師、故沙門都法恩,起妙因於初心,建淨業於無極故里”之語,由此可以推知,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博愛唐村千載寺就被稱為“無極之鄉”、“無極故里”。
到了唐代,千載寺住持李道子,號十力和尚,創立了無極養生功。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所立千載寺唐僧十力傳碑記曰:“大唐僧貞觀聖賜李氏名儒,字道武,號十力僧,游化號道子,河內人,隋大業十年二月二日河內無極寺域……少即聰,目過不忘,文、武、醫、易、博、藝皆修……創藝無極養生武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