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禪院在新昌城西南石城山中,俗稱千佛岩,以千佛石窟而得名,與大佛寺彌勒石像所在的寶相寺石窟山頭相鄰,東西相望。1984年浙江省公布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佛禪院
- 俗稱:千佛岩
- 位置:新昌城西南石城山
- 文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始建:東晉
- 前身:元化寺
千佛禪院在新昌城西南石城山中,俗稱千佛岩,以千佛石窟而得名,與大佛寺彌勒石像所在的寶相寺石窟山頭相鄰,東西相望。1984年浙江省公布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千佛禪院在新昌城西南石城山中,俗稱千佛岩,以千佛石窟而得名,與大佛寺彌勒石像所在的寶相寺石窟山頭相鄰,東西相望。1984年浙江省公布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宋代建寺,稱千佛庵。明代初年(約1369)楚山和尚擴建為大寺,名千佛禪林或千佛禪院。明崇禎4年(公元1631年)德心、銳峰和尚重建。清雍正時,峨雲禪師再建。清乾隆...
千佛寺禪院是以千尊佛而得名的,坐落在四川省彭山縣青龍場鎮。始建於唐朝,新中國成立以後千佛寺於1994年8月21日重新對外開放。1997年,重新修建了400餘平方的大雄...
紹興千佛洞位於新昌大佛寺附近,又名千佛岩、千佛禪院,始建於南朝齊永照年間。...... 紹興千佛洞位於新昌大佛寺附近,又名千佛岩、千佛禪院,始建於南朝齊永照年間...
千佛禪院前身是高僧於法蘭創建的元化寺,成寺於公元345—356年,可見千佛岩的造像早於大佛。南朝時,南方很少有石窯造像,因此位於新昌石城山的千佛岩就顯得異常珍貴。...
佛教僧侶供奉佛像、舍利(佛骨),進行宗教活動和居住的處所,佛寺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阿蘭若;阿伽藍;寶坊;寶剎;寶地;貝葉宮;禪林;禪寺;禪院;禪剎;剎寺;叢林;...
洪椿寺歷史悠久,傳說最初由宋僧人楚山性一禪師所建,原名千佛禪院,亦稱千佛庵。明崇禎四年繼建,清乾隆四十三年曾毀於火。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峨雲禪師重建...
大門後是觀景步道,左側有雙林石窟,千佛院及佛心廣場,右側主要有射鵰村,木化石林恐龍園,天然聖境,佛山聖境,五百羅漢洞,般若谷及棲光禪院,寺院最後則為南朝古剎。[...
洪椿坪位於天池峰下海拔1120米處的山腰裡。坪上建有乾佛禪院,一進寺門,"洪椿曉雨"四個耀眼的大字,橫陳在銀灰色的照之上,使你心目瞭然:這兒景色之妙,就是...
洪椿坪建於明萬曆年間,原名千佛禪院,以寺外有三株洪椿古樹而得名。寺中一聯中說:“大椿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是以“大椿”來比喻洪椿樹的古老和...
杭州千佛禪院有對聯曰:終日解其頤,笑世事紛紜,會無了局;經年袒乃腹,看胸懷灑落,卻是上乘。福建閩侯崇聖禪寺:肚量能容,遂使終朝開笑口;...
洪椿坪建於明萬曆年間,原名千佛禪院,以寺外有三株洪椿古樹而得名。寺中一聯中說:“大椿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典出自《莊子?逍遙遊》。是以“大椿...
洪椿坪建於明萬曆年間,原名千佛禪院,以寺外有三株洪椿古樹而得名。寺中有對聯曰:“佛祖以億萬年作晝,億萬年作夜;大椿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以“大...
以清幽靜雅取勝的洪椿坪,坐落在中山群峰環抱之中。坪上,雲霧豐盛,古木蔥蘢,山鳥長吟,濤聲殷殷。洪椿坪建於明萬曆年間,原名千佛禪院,以寺外有三株洪椿古樹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