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駕齋養新錄》是2000年由鳳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錢大昕。
基本介紹
- 書名:十駕齋養新錄
- 作者:錢大昕
- 頁數:473
-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十駕齋養新錄》是2000年由鳳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是清代錢大昕編著的一部國小、史學類著作。該書並《余錄》凡二十三卷,學術札記,涉及經學、國小、史學、官制、地理、姓氏、典籍、詞章、術...
《十駕齋養新錄》是2000年由鳳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是2000年由鳳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錢大昕。書名 十駕齋養新錄 ...
內容介紹 《十駕齋養新錄》凡二十卷並《餘錄》三卷,為錢大昕讀書學術劄記,內容涉及經學、國小、史學、官制、地理、姓氏、典籍、詞章、術數、儒術等領域,皆...
《潛研堂序跋竹汀先生日記抄十駕齋養新錄摘鈔》是201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擴廓,讀音kuò kuò,漢語辭彙,解釋為青色。出自 《十駕齋養新錄·蒙古語》。...... 清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蒙古語》“元 人以本國語命名,或取顏色,如…...
籤詩qiān shī寺廟中供卜問吉凶所編的詩句。多寫於竹製簽牌上,貯於簽筒內,由卜問者抽取,而後據詩意附會人事吉凶。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籤詩》:“今...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魁星》:“ 揚雄 《甘泉賦》‘冠倫魁能’,‘能’古‘台’字,‘魁能’即‘魁台’也。”參見“ 三台 ”、“ 三能 ”。 ...
酈其 漢 酈食其 的省稱。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古人姓名割裂》:“ 白樂天 詩:‘君看 齊 鼎中,燋爛者 酈其 。’謂 酈食其 也。” ...
拼音:duǒ luó 注音:ㄉㄨㄛˇㄌㄨㄛˊ1 [引證解釋] 蒙古語。七。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蒙古語》:“元 人以本國語命名……或取數目……如朵羅者...
詞語解析 (1).即反切。見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孫炎始為翻語》。(2).流言。 唐 韓偓 《妬媒》詩:“多為遇防成後悔,偶因翻語得深猜。 ...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竹汀居士年譜》:“先母自宜人進封太恭人。” [2] 參考資料 1. 進封 .線上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10] 2. 進封 .百度...
電公,是從雷神信仰中分化出來的,早期雷神兼管雷電,據《十駕齋養新錄》引《管輅別傳》,則當時已經有“雷公電父”之稱了。...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蒙古語》:“元 人以本國語命名,或取吉祥。如也克者,大也。” ...
耶耶解釋有1:父親;《論語》此句為“彧彧乎文哉”, 彧是絢父之名,故何戲改為耶。2:祖父;《十駕齋養新錄·永清縣宋石幢》:“其稱大父‘耶耶’,則北人...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斷屠月禁殺日》:“《唐律》……斷屠月及假日並不得奏決死刑,斷屠月謂正月、五月、九月。”詞條標籤: 語言, 字詞 ...
《公羊傳·莊公二十八年》“伐者為主” 漢 何休 注:“見伐者為主,讀伐短言之, 齊 人語也。”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伐》:“長言,若今讀平聲;...
《潛研堂集》凡五十卷,是錢大昕生前所手定,也是他一生治學的結晶,和《廿二史考異》《十駕齋養新錄》等共同構成錢氏學術大廈。今以《四部叢刊》本為底本加以...
(八)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摘鈔) (九)姚鼐 跋列子 (十)鈕樹玉 列子跋 (十一)吳德旋 辨列子 (十二)俞正燮 癸巳存稿(摘鈔) (十三)何治運 書列子後...
《八》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摘鈔》《九》姚鼐跋列子《十》鈕樹玉列子跋《十》吳德旋辨列子《十二》俞正燮癸巳存稿(摘鈔》(十三》何洽運書列子後...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沈恭子》:予按,《南史》:“沈炯,字初明……以疾卒於吳中,贈侍中,謚恭子。”六朝文臣無封爵而得謚者,例稱“子”。 姓。 鄭樵《通...
由清代歷史學家、漢語學家錢大昕在《十駕齋養新錄》首先提出的第一條漢語聲母演變規律。“古無輕唇音”,是說上古時期的唇音聲母只有“幫”組“重唇音”聲母,...
《日知錄》、《十駕齋養新錄》、《天祿識余》及其他第八章結束語筆記的作用與缺點參考資料 1. 歷代筆記概述 .豆瓣[引用日期2019-03-18] ...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群望》:“自魏晉以門第取士,單寒之家,屏棄不齒,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欽定四庫全書·重編瓊台藁·卷十》收錄的明代大學士丘濬...
這是由清代學者錢大昕在《十駕齋養新錄》中提出的。這個論斷主要是根據上古典籍中大量的通假異文、注音、聲訓材料及諧聲字現象提出來說的。詞條標籤: 語言, ...
赤斤,蒙古語,謂耳朵,明初設赤斤蒙古衛,正德年間,為土魯番所破,其部內徒。清朝錢大昕所著 《十駕齋養新錄·蒙古語》:“ 元人以本國語命名……或取形相,...
少時曾從惠棟、沈彤等名師學,於辭章、歷史、文字、音韻、訓詁、天文、歷算、地理、金石、官制等無不通曉,撰《二十四史考異》一百卷、《十駕齋養新錄》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