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日》是宋代詩人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月十五日
- 作者:趙蕃
- 年代:宋
《十月十五日》是宋代詩人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
下元節,為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正月十五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
《十月十五日》是宋代詩人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 《十月十五日》是宋代詩人趙蕃創作的一首詩詞。中文名 十月十五日 作者 趙蕃 年代 宋《十月十五日》...
十月十五日觀月黃樓席上次韻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作者 蘇軾 作品出處 《蘇軾詩集卷十》 詩詞原文中秋天氣未應殊,不用紅紗照座隅。山下白雲橫匹...
十月十五日同黃大博出城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作者 李流謙 年代 宋 休沐來尋九里松,故因晴日覺...
《建設部關於納入國務院決定的十五項行政許可的條件的規定》已於2004年9月29日經建設部第45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發布,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二○○四年十月十五日根據《行政許可法》和《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令第412號)的有關規定,現就國務院決定所列涉及建設部職能...
下元節為中國節日之一,時間在農曆十月十五,是“水官大帝”禹的生日,相傳當天禹會下凡人間為民解厄之日,這天人們會準備香燭祭品拜祀水官大帝,以求平安。因此又...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
盂蘭盆節,節期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的節日,也稱盂蘭盆會、中元節。需要注意,一定意義上,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七月半祭祖節歸民間世俗。有些地方俗稱...
七月十五日便稱“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 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 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是為...
鬧元宵是中國節日民俗活動,起源於漢代。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
熙寧七年(1074年)十月十五日,蘇軾在赴任密州太守的路途中,到達海州(今江蘇連雲港),海州陳太守在景疏樓為其接風。三個月前,蘇軾的好友、原海州太守孫巨源離任時...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
藏曆10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藏族傳統節日——普面土錢,即“吉祥天母節”。 每年藏曆十月十五日,由木如寺全體僧眾向拉薩大昭寺的護法王尊吉祥天女舉行隆重的例行...
兒基會規定每年的十月十五日作為世界洗手日。 首個世界洗手日:2008年10月15日。...... 兒基會規定每年的十月十五日作為世界洗手日。 首個世界洗手日:2008年10月...
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月十五日稱上元、七月十五日稱中元、十月十五日稱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
在2005年農曆十月十五日,省道協的領導李崇英道長親自蒞臨並主持了碧霞祠開光大典。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關聖帝君,兩位護法神分侍左右。碧霞殿供奉碧霞元...
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