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鹽》是清代文學家李漁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十四鹽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李漁
- 作品出處:《笠翁對韻》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十四鹽
寬對猛,冷對淡。清直對尊嚴。雲頭對雨腳,鶴髮對龍髯。風台諫,肅台廉。保泰對鳴謙。五湖歸范蠡,三徑隱陶潛。一劍成功堪佩印,百錢滿卦便垂簾。濁酒停杯,容我半酣愁際飲;好花傍座,看他微笑悟時拈。
連對斷,減對添。淡泊對安恬。回頭對極目,水底對山尖。腰裊裊,手纖纖。鳳卜對鸞占。開田多種粟,煮海盡成鹽。居同九世張公藝,恩給千人范仲淹。簫弄鳳來,秦女有緣能跨羽;鼎成龍去,軒臣無計得攀髯。
人對己,愛對嫌。舉止對觀瞻。四知對三語,義正對辭嚴。勤雪案,課風檐。漏箭對書箋。文繁歸獺祭,體艷別香奩。昨夜題詩更一字,早春來燕卷重簾。詩以史名,愁里悲歌懷杜甫;筆經人索,夢中顯晦老江淹。
作者簡介
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蘭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被後世譽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是休閒文化的倡導者、文化產業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一生著述豐富,著有《笠翁十種曲》(含《風箏誤》)、《無聲戲》(又名《連城璧》)、《十二樓》、《閒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萬字。還批閱《三國志》,改定《金瓶梅》,倡編《芥子園畫譜》等,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藝術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