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八里河橋
- 外文名:Eighteen Km River Bridge
- 所處位置:中國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回族區
- 類型:公路橋
歷史沿革,拓展閱讀,
歷史沿革
1926年,由村民集資建了一座四孔磚橋。該橋長20米,高6米,上面裝有鐵欄桿。建成後立了一通建橋石碑,碑文開頭寫道:“此河發源於西南梅山,流經這裡距城十八里,故名十八里河。”由此可以看出,河以里程命名,村隨河同名。該橋建成一年後,因山洪暴發,從上游衝下的大樹被橋孔阻攔,雜物越集越多,直至把磚橋衝垮。在以後的多年間,因時局動盪,天災連年,村民再也無力建橋。
1944年春,侵華日軍為了戰事的需要,在該處架了一座木橋,長20米,高5米。此橋直至新中國成立後的1995年夏,被山洪衝垮一段,後經修復繼續使用。
1989年,107國道修建時,在十八里河鎮轄區內自南向北又建了三座十八里河橋。一是在698公里加800米處小劉村南修建的,3大孔兩小孔,長120米,高15米;二是在690公里加200米處吳河村西北修建的,3孔長15米,高5米;三是在689公里加300米處羅墳村東北修建的,7孔長15米,高5米。這三座新橋的兩端路標上都標有“十八里河橋”的字樣。
1996年,因修豫04省道,由河南省交通廳投資,建鋼筋混凝土橋一座,七孔長30米,高6米。1999年,豫04公路再次拓寬改造,在原橋的西邊新建大橋一座,4孔長80米,高9米。兩橋的兩端均豎有“十八里河橋”標誌。
1997年,修建西南繞城公路時,在位於南小李莊村北107國道西側,十八里河支流站馬屯河上也建了一座長19米、高6米的橋,該橋兩端的路標上,也標定為“十八里河橋”。2003年,建新107國道時,在十八里河上又建大橋一座,長100多米,高10多米,該橋標定為“十八里河大橋”。
1999年,鄭州市110指揮中心接到一外地司機的求援報警,稱在十八里河橋上發生車禍。民警馬上趕往十八里河村河橋,撲了個空。又經聯繫,出事地點是在小劉村河橋上,兩村相距數公里,不但跑了冤枉路,也失去了最佳救援時間。自此以後,多個“十八里河橋”的路標指示牌均改為以所在地而命橋名。
拓展閱讀
十八里河村由來已久,官府曾在此設過驛站,明朝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修訂的《鄭州志·建設志》中有“州南二十里有十八里河鋪”的記載。過去,十八里河是鄭州南至新鄭、許昌、禹州、平頂山必經的交通要道,因此,過河的橋成為該地段的重要設施。歷史上這裡曾無數次修建土橋、木橋、磚橋或石橋,但又無數次被洪水衝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