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山上激戰的第二分隊的指導員陳欣豐,他在四面受敵,趁地被封鎖的情況下,仍振作精神,堅定沉著的指揮戰鬥!他在中彈掛彩後,仍豎起精神,捂住傷口,拉開最後一顆手榴彈,縱身跳下坑裡的敵陣上!為了革命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一分隊的副指導員張柯華,他們為了切斷敵軍進入陂溝村我司令部駐地,在山窩裡,與敵人展開鏖戰。他命令道:“同志們,我們要誓死堅守陣地,不能沖,還能爬,不能爬,還能滾!”在指揮員的鼓舞下,戰士們個個敢拼敢打,在敵人的炮火下匍匐運動,打如猛虎,守如泰山,頑強抗擊敵人!但是由於敵人的猛烈反撲,張柯華和第一,二分隊的正副隊長及幾個戰友都倒在血泊之中,有的同志犧牲後,還保持著向前臥倒向敵人射擊的姿勢。張柯華烈士好象死不瞑目,在先前犧牲同志的身軀上,架著一支獵槍,保持著一個瞄準的鬥士雄姿。他的腦漿和鮮血把隨身的背包浸透,背包里還放著毛主席著作
《論聯合政府》等書籍。
就這樣,韓縱二支二大的第一,二中隊,在挺進隊頑敵的槍林彈雨中灑熱血,拋頭顱,前仆後繼,機智勇敢的堅守山頭,到黃昏時分,共擊斃傷敵軍二十四人,勝利地完成了阻擊任務。阻擊戰中,陳欣豐(第一中隊指導員)、張珂華(副指導員)、方溜、陳克平、汪瑞枝、吳雄、楊進明、葉興陽、許淑海、許進家、許龍桂、肖喜鴻、張錫青、王炳河、王如義、李純金、陳榮山、汪兆水等18位指戰員壯烈犧牲。
十八烈士們堅決的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勝不居功,敗不餒志,直到在多年山阻擊戰,把自己平凡而偉大的青春與生命獻給了無產階級的壯麗事業。
烈士墓於1956年9月15日建碑,1985年5月重修、2006年10月再重修。碑高6.05米,寬5.6米,碑基面積35平方米,碑正中刻差“十八烈士之墓”。建築占地面積500平方米,保護範圍面積1000平方米。
十八烈士紀念碑於1961年10月被普寧縣人民委員會公布為普寧縣文物保護單位。
十八烈士紀念碑位於東坑鎮初坑正坑村獨嶺(土名)嶺頂上。紀念碑建於1956年,為紀念在1946年4月正坑突圍戰中犧牲的18烈士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