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北京十三陵一帶的連年水災給生活在那兒的農民帶來深重的苦難。全國解放後,在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廣大勞動人民團結一致,在1957年8月21日開始十三陵水庫修建工程。以毛主席為首的中央首長都以普通勞動者的身份參加了水庫的修建。首都文化界工地慰問團的眾人在郭團長的帶領下,來到水庫的建設工地現場,聽取了建設指揮部政委對水庫建設情況的介紹,並對勞動模範進行了採訪慰問。在慰問團中,老紅軍出身的著名作家陳培元同志主動請纓參加勞動,但青年作家胡錦堂思想落後,懷疑人民勞動的積極性和幹勁,對建設工作拖後腿。但政委和廣大勞動者眾志成城,抵禦了這種落後思想的侵襲,組成“青年突擊隊”“老將軍組”“婦女原子突擊隊”等互相竟賽,努力奮鬥。在經過了160個晝夜不停的勞動,克服了狂風暴雨等一切難以想像的困難,修成了十三陵水庫。20年後,當年的慰問團的成員和建設者們又回到水庫,這裡已經變成五穀豐登、鳥語花香的人民公社。
演職員表
演員表
(以上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以上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1958年,北京十三陵水庫的巨大工程在五個月內就建設完成,許多作家、詩人、美術家、音樂家等為十三陵水庫工程創作了許多作品,作家田漢在中國青年藝術劇院的同志們的直接催促和幫助下創作了話劇《十三陵水庫暢想曲》,且“暢想曲”這個名字也是由青年藝術劇院的同志取的。導演金山在看了該話劇的演出後,將話劇改編為電影劇本,將其搬上銀幕。為向新中國成立九周年獻禮,該片拍攝僅用時37天。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該片的改編和導演處理是符合原作精神的,在形象和氣氛方面,對於原作做了不少有益的補充。十三陵水庫建設工程那樣浩瀚壯闊的場面是不容易概括表現的,但編導通過一個文藝界慰問團的活動把工地整個場景和許多先進人物的精神面貌從容地展現給觀眾,在匆忙中,這是極聰明的做法。同時,毛主席到十三陵水庫參加勞動的鏡頭接得好,大大增強了該片的思想性和藝術的分量。該片中古往今來的三個不同時期的不同色調的運用,也頗具匠心。色調的變化不僅表明不同時代,更重要的是銜接毛主席來到十三陵水庫那幾個黑白紀錄片的鏡頭。偉大的領袖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為了人類更美好的未來和廣大人民一起勞動,是這個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標誌,編導在處理上給以強調和重視,是富有思想性的表現。此外,該片中敘述了一個墮落青年作家以及由他所引起的一些糾葛的故事,儘管只是片中的一個插曲,但他和成千成萬的英雄人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對於這些英雄人物的共產主義風格,有一定的烘托作用,使主題思想和人物形象更鮮明(《馬少波文集》評)。
以該片為代表的大躍進時期電影有著因於內而符於外的穩定時代特徵,它以現實境況為故事基底,通過對物質認知的重構,對勞動人民的歌頌在銀幕上構建出了一個烏托邦場域,清晰的向觀眾展示著艱苦卓絕年代中人們對共產主義的憧憬和積極向上的族群話語。雖然該片存在著創作方法的失調與激進,但對現實的解構方式卻可以讓觀眾透過歷史去觸摸特殊時代下的民族情感(《銀幕內外》評)。
負面評價
在原作話劇中,暢想部分只占十三場中的一場,僅具尾聲的功能,雖有虛誇之處,但上演後,並未引起人們多大的反感。但改編成該片後,將僅占原劇十三分之一的暢想部分,擴展為全片的三分之一。不僅如此,其擴充的那部分內容(暢想二十年後十三陵地區的變化)令許多人感到困惑。在該片中,幻想了二十年後的十三陵已成為一個天堂那樣美麗的風景區,還有可以對講的電視、有聲傳真書信等高科技設備,先進的技術已代替了體力勞動。總之,為生活在二十年後的人們勾畫了一幅勝過天堂的人間極樂世界。若該片作為一部科幻片,那么創作者對未來杜會的種種暢想,即使再荒誕無稽也無可非議。但該片的類型定位並不是、也不可能是這種類型。顯然編導意在通過藝術實踐,證明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理論的正確性與創新性,結果卻是弄巧成拙。暢想的不著邊際與頗為沉重的寫實風格混雜在一起,最終使該片成為一個不倫不類的大雜燴。此外,在藝術表現上,雖然該片是一部以善於反映生活逼真性見長的電影,但舞台化的痕跡卻很濃重(《新中國電影藝術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