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十三行是清代專做對外貿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專營對外貿易的壟斷機構。在“一口通商”時期,“十三行”的發展達到了巔峰,成為“天子南庫”,與亞洲、歐美主要...
十三行,創立於康熙盛世的廣州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許經營對外貿易的專業商行。別名“洋貨行”、“洋行”。被譽為“金山珠海,天子南庫”。1757年,隨著乾隆皇帝僅留粵...
近代史上,洋人若要在中國行商,一般只能投居當地洋商行棧或租用行棧,或自賃民房。由此,我國的對外貿易漸漸轉向於商業行館貿易形式。 歷史中的十三行 史載詩十三...
廣東十三行是政府為了在閉關鎖國的情況下與外界進行貿易的場所...... 清代歷史上共出現過三個商業群體:兩淮鹽商、山西晉商、廣東行商,其中,廣東“十三行”有著輝煌...
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街以十三行路為中心,以故衣街、楊巷路、十三行豆欄上街、和平東路服裝商場(市場)環繞成的物流商業圈,已經成為廣州歷史最長的服裝批發集散地。...
《洛神賦十三行》,簡稱《洛神賦》,東晉王獻之的小楷書法代表作,原來的墨跡寫在麻箋上,內容為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學家曹植的著名文章《洛神賦》,但流傳到唐宋時代...
十三行路是廣東市一條東起人民南路,西至杉木欄路,長315米,寬12米。現時有一大型的服裝批發市場,車輛通行方向為由東往西單向通行。...
晉王獻之所書《洛神賦》真跡,至南宋時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傳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兩種。參閱元虞集《道園學古錄》卷十一。...
十三行是一個大的服裝商圈,所以,每天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人群前去採購,當然,這個紅透了全國的批發街也有它獨特的特色,否則也不會受此青睞的。從整個批發街來看,...
由於十三行遺址在台灣史前史中的重要地位,考古學者通常將台灣北部地區史前時代晚期文化通稱為「十三行文化」。除了十三行遺址之外,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西新庄子遺址,...
十三行遺址是台灣北部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該遺址位於台北縣八里鄉淡水河海口交界處的南岸,挖掘出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史前遺物。該遺址的主人生存於距今約...
《玉版十三行》是王獻之小楷代表作,被譽為“小楷極則”,筆畫雋秀挺拔,結字蕭散逸岩,顧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墨跡在宋元時有兩本,一為晉麻箋本;一為唐硬黃...
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位於清代十三行商館區遺址上(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西堤二馬路37號廣州文化公園內),占地306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090平方米,現館藏文物2300多件(套)...
《十三行故事:1757-1842年的中國與西方》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范小靜。平裝473頁。...
廣州十三行路新中國大廈服裝批發城,現今的新中國大廈一派繁榮景象,成為廣州最有價值的商務大廈之一。...
《晉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簡稱《洛神賦帖》、《十三行》,是東晉王獻之的小楷書法代表作。原作是寫在麻箋上,內容為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學家曹植的著名文章《洛神...
《潘同文(孚)行-廣州十三行之一》是2006年華南理工大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剛兒。...
《十三行與廣州城市發展》的主要內容包括:胡文中:從林則徐十三行治疝看“星斗南”傳說;張曉輝:制度變遷與清後期外貿行商的興替——兼論廣州十三行的歷史命運;黃啟臣...
2018年6月14日,3D“海絲”文化題材電影《十三行》終於在北京宣布開機。導演解禮民攜主演蔣承洋、宋彤亮相,宣布影片在經歷了1990天的漫長籌備後,將正式開機拍攝。 ...
《廣州十三行》是英國的孔佩特所著的書籍,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出版於2014年9月...... 《廣州十三行》是英國的孔佩特所著的書籍,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出版於2014年9...
十三行廣場定位是“十三洋行首個泛歐式純大戶江畔名門”,位於荔灣區十三行路人民南路一端,與新中國大廈毗鄰而居,南貼文化公園,俯瞰珠江,具有雙景觀的優勢。...
伍秉鑒(1769—1843年),又名伍敦元,生於廣州,祖籍福建。清代廣州十三行商人,廣州的世界首富。 2001年,美國《華爾街日報》統計了1000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