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分布
地震活動的地理分布是不均勻的,某些地區地震活動相當強烈,而在另一些地區,地震活動很弱。表示地震活動地理分布最常用的方法是將地震發生的地點和強度標示在圖上,繪製震中分布圖。從震中分布圖上可以看到,大地震往往只在某些特定的地區發生。地震活動頻繁而強烈的區域稱為地震區;許多大地震群集的狹長地帶,稱為地震帶。
地震活動的區域特性 表示地震活動區域特性的常用方法是,區分不同地區或地帶內一定時期大小地震頻度的比例關係。1954年,B.古登堡和里克特(C.F.Rich-ter),首先提出使用震級-頻度的經驗公式來描述世界各地區地震活動性的差異,這個公式的常用形式為: lgN(M)=□-bM,式中N(M)是以震級M為中心的小區間(M±△M)在一定時期內發生地震的次數;□和□是常數,□表征在統計時間、區域內的地震活動水平,□值表示該地大小地震數的比例關係,大地震數目相對多時,□值則小,□值大小和該地區的介質強度以及應力大小有關。古登堡等對全球地震統計得到:在環太平洋島弧地帶,□和□值均高;大陸內部,□、□值較低。一個地區地震活動性的強弱也可以用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所放出的地震波能量來衡量。1958年,蘇聯的里茲尼欽科(□.В.Ризниченко)提出用地震活動度(單位面積內發生相當於地震能級1010爾格的地震數)來表示一定地區內不同地點地震活動性的相對強度。地震活動的區域特徵和各個區域地質構造性質有關,因此可結合地質構造特徵或震源機制解所顯示的斷層錯動性質的構造應力場,表征區域地震活動特性。
分布圖像
人們注意到有些大地震發生前,在震中區或較大區域內,有中小地震出現某種特徵性的圖像,並以此作為大震的前兆來看待。這些特徵性的圖像,可能是地殼內部岩體應力狀態變化的一種反映。仔細分析大震前的地震活動圖像,有助於了解地震孕育過程,以及估計未來地震發展趨勢。地震活動的時間分布 或稱地震時間序列。有些大地震前,中、小地震活動逐漸增強,同時b值降低,在大震臨近發生時,中、小地震又出現暫時的平靜。最簡單表示大震前後地震時間序列的方法是繪製M-t圖,即在時間軸(t)上畫出一系列豎線表示發生一系列地震,豎線的高度表示震級(M)的大小。與此類似的還有N-t圖和E-t圖,分別表示地震頻度和能量隨時間的變化。貝尼奧夫(H.Benioff)建議用應變能釋放曲線(□-t圖,又稱蠕變曲線)表示地震的時間序列,其優點是可以藉此估計地震序列的未來發展趨勢。地震時間序列的一般特點是,在一定地區內,地震活動的起伏性和周期性,地震活動的活躍期和平靜期常交替出現。地震活動沒有嚴格的周期性,但一定地區內大地震相隔若干年有重複發生的現象。例如中國1679年河北省三河、平谷大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間相隔約為300年,與華北全區地震活動的重複期相吻合。在地震預報實踐中,有用數理統計方法從地震活動的時間序列中提取和分析地震周期,模擬某區帶內地震發生的成叢模式等。
空間分布
有些地區,在未來大地震震中周圍,中、小地震密集發生,形成環狀,而中心部分形成地震空區,也有的中、小地震排列成帶狀,或者形成兩個交叉的條帶,未來的大地震有可能在條帶的交叉點附近發生。日本茂木清夫發現,在相繼發生一系列大地震的某些地震帶上,若存在尚未發生大地震的空段,未來的大地震便可能在此活動帶的空段上發生。有些地區,大地震的震中互相連結,往往構成一定形式的網路狀分布;在另外一些地區,大地震的震中有向一定方向遷移或者在某個空缺部位發生的現象。這些地震活動圖像的形成和其構造環境有關,可能反映區域構造應力作用過程,這些地震圖像的變化趨勢,也可能為地震預報提供信息。全球地震活動概況 1905年,法國地質學家博洛雷(M.deBollore)發表了《地震地理》一書。該書以歷史資料和巨觀調查資料為依據,第一次詳細敘述了全球各地區地震的地理分布。同一時期,英國地震學家米爾恩(J.Milne)第一次用儀器記錄繪製了全球地震分布圖,給出了1899~1903年由儀器測定的全球323次主要地震的地理分布。到50年代初,古登堡和里克特利用近50年的地震觀測資料,根據他們所創建的震級標度,定量地對全球的地震分布(包括地震震級、頻度、震源深度和地區分布)作了詳細的統計分析。然而,限於台網分布和觀測水平,某些地區的中等強度地震仍有較大的遺漏。直到60年代世界標準地震台網(WWSSN)建立以後,才能較準確地測定全球的中等強度以上的地震,為全球地震活動性的研究積累了更為全面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