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河鄉

匡河鄉

匡河鄉位於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東南部,距羅田縣城35公里。東、北與英山相接,由原石橋鋪、匡河、古廟河三個鄉鎮合併而成,南望浠水,西連鳳山、白蓮。318國道、309縣道橫越穿全境,武英高速公路及石古公路縱貫全鄉,開放型的交通網路逐步形成。版圖面積193.5平方公里。6.6萬人,有名的特產匡河茶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匡河鎮
  • 外文名稱:Kuanghe town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湖北省黃岡市
  • 面積:193.5平方公里
  • 人口:6.6萬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行政區劃,歷史溯源,優越地勢,經濟狀況,教育事業,社會文化,地方特產,景點介紹,觀音山,張氏祠,張家垸,二屋垸,方氏祠,羅氏祠,葉氏祠,新四軍烈士墓,葉家沖,

行政區劃

下轄50個村委會:匡河、大龍寨、九口塘村、黃絲鋪、祠堂河、九房沖、文家坊、竹林坳、戲龍廟、上河坪、戴家畈、王家灣、施家畈、姚家坳、石馬山、桔子場、雙界嶺、高上灣、大畈坪、陳河溝、綿羊畈、張家河、鄒家沖、劉家灣、姚家灣、周家河、沈家咀、羅雌沖、毛家河、古廟河、王家沖、生福橋、林木河、汪家橋、分水嶺、塗家沖、安仁山、蒙蒙山、茶園、文斗、石橋鋪、蓮花林、糠頭畈、落令河、楊家沖、沙畈河、四口塘、花屋河、、雪山河、方家山。
匡河鄉
匡河鄉匡河鄉

歷史溯源

匡河鄉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南北朝梁普通四年(公元523年)始置蘄陽縣(今羅田縣),縣治即今四口塘村舊縣畈,開創該縣歷史之先河;匡河人才輩出,名人眾多。早在民主革命時期,匡一、張振武等一大批優秀匡河兒女就脫穎而出,抗日戰爭時期,張績武曾率部血戰台兒莊。今天,方家山村青年農民方立勛一人擁有2項國家發明專利。
匡河鄉匡河鄉
匡河物產豐富,資源廣闊。匡河茶葉享譽古今,早在北宋時期,石橋鋪是全國著名的13大茶莊之一,生產的雲霧茶直接進貢到皇宮,其時商賈雲集,朝廷設有監茶官以收其利。今天,楊家沖、陳河溝發揚傳統優勢,實施精品名牌戰略,生產的“碧楊峰”等名茶多次獲省市大獎。境內資源豐富,蘊藏有大量的長石、石英石、雲母等礦藏,其中長石儲量為鄂東之最。全鄉水域遼闊,有效養殖水面28000畝,所產“黑背胖頭魚”質優味美,為鄂東特產。匡河風景優美,到處水繞著山、山抱著水,自然風光綺麗,船在水中走、人在畫中游的感覺油然而生,趣味無窮。海撥722米的旅遊勝地觀音山被列為鄂東名山,山上奇峰林立,茶花飄香,觀音廟名揚省內外,四季遊人香客不斷,還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明太守盧

優越地勢

匡河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扼守羅田東部咽喉,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鄉政府所在地距英山縣城10公里,距羅田縣城35公里,318國道、309縣道橫越穿全境,武英高速公路及石古公路縱貫全鄉,開放型的交通網路逐步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暢通無阻。

經濟狀況

匡河是全縣名副其實的蠶桑大鄉、產茶大鄉、水產強鄉、長石之鄉,是全縣重要的經濟成長點。匡河基礎紮實,特色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人民勵精圖治,艱苦奮鬥,社會經濟得到了快步發展。全鄉已形成以石橋鋪為基礎的高效桑園示範區,境內德利絲業有限公司引進安裝國內最先進的D301B型自動繅絲機3組,年產5A級以上白廠絲80噸,他們成功推行“公司+農戶+基地”的蠶桑產業化發展模式,得到副省長劉友凡的充分肯定。古廟河一路漁歌高唱,充分利用天然無污染的萬餘畝水面,大力推行網箱養魚,科技養魚,已形成高效水產示範園區。全鄉以豐富的長石資源為依託,建有3座石粉廠,年產石粉3萬噸,長石產業初具規模。以板栗、蠶桑、銀杏、藥材為主的多種經營基地面積達5畝。
匡河鄉匡河鄉
成立的水產養殖協會,會員達50餘人,宗旨是:網路全鄉水產大戶、加工企業形成技術經濟利益共同體,以全面提升本鄉水產品生產質效,打造匡河水產品品牌為目標,以友好合作,共同發展為目的,以普及提高養殖戶科技技能,推廣健康生態養殖,實施綠色無公害、標準化清潔生產,不斷擴大產品市場份額為重點,強化投入飼料、藥品、魚種的監控,促進匡河水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每年在魚苗投放、魚病防治等不同階段該協會常聚在一起討論制訂方案,還定期請水產專家、教授前去授課,開展現場教學、水質分析和藥物診治等活動;為降低交易成本和經營風險,經營上以協會名義對外實施統購統銷。通過該協會的帶動,全鄉水產養殖水平和漁民的組織化程度顯著提高,全村靠水產養殖發家建樓房、買機車的有50多戶,全鄉水產養殖戶中資產達十幾萬元乃至幾十萬元的占四分之一。

教育事業

匡河鄉中國小名錄
匡河鄉中心國小
茶園村國小
康頭畈村國小
姚家垸村國小
岱家畈村國小
王家垸村國小
匡河鄉古廟河中學
匡河鄉石橋鋪中學
匡河鄉黃絲鋪中學

社會文化

2007年4月24號上午,匡河鄉文化服務中心竣工並正式投入使用,縣文化局、匡河鄉負責人為文化服務中心大樓揭牌,縣圖書館還為中心送去價值三千多元的圖書。
占地五百多平方米、投資三十八萬元的匡河鄉文化服務中心是由中央文明辦資助,省財政廳、省文化廳立項扶持的公益文化基礎設施項目。中心內設文化創作輔導室、科學技術培訓室、電子圖書閱覽室、老年活動室。它的落成將為匡河鄉農民民眾創造便利的讀書學習條件,滿足村民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這對於促進當地農民民眾科學文化素質提高,推動這個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將起到很好的帶頭示範作用。

地方特產

羅田是中國板栗主要產區,素以"板栗之鄉"著稱。羅田板栗香、大、脆,南無敵手,北有優勢。羅田板栗主要有桂花香、九月寒、紅光栗、早栗、油栗、羊毛栗等17個品種,色味獨特,風格各異。桂花香,果殼暗紫色,富有光澤,果肉黃色,味甜肉嫩,有桂花香味,是羅田板栗中最佳品種之一;早栗果殼紅潤,肉質鬆脆,其味甘香;紅光栗殼色緋紅有光,肉質脆嫩爽口,入食香甜;羊毛栗果殼色紫且有霜色毛茸,生食清香,熟食甜滋;油栗果殼青烏髮亮,富有油膩,食之香如桂花,甜似梨怡,為板栗之上品。出口到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台灣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匡河鄉匡河鄉

景點介紹

觀音山

匡河鄉是一處自然風景優美的鄉村,到處水繞著山、山抱著水,風光綺麗,趣味無窮。明太守盧浚游匡河鄉觀音山後,曾有詩云:“看盡羅田山外山,倦依流水宿松關,分明夢裡神仙語,前路風光十八彎。”海撥722米的觀音山被列為鄂東名山。觀音山是一座“丁”字形山峰,孤峰崢嶸獨傲。在茶花飄香,古木濃蔭的觀音山上,昔年依石岩建廟,修建有一座觀音庵,據傳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清同治七年(1868)還重新修建過。廟內依天然石痕刻有觀音像三尊,舊時香火旺盛,今石像雖毀但正殿尚存,是全縣僅存的古廟宇,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觀音山東南方向的石壁上,有一尊天然的觀音佛像,因是觀音背像,故稱為“反背觀音”。這一奇特景觀與觀音庵相互呼應,觀音山因此得名。觀音庵名揚省內外,安徽、湖北、河南三省十多個縣市的眾多善男信女經常來此進香朝拜,四季遊人香客不斷。觀音山地勢還十分險要,明代山上即建有山寨,清鹹豐七年(1857)重建石牆,高4米,周圍6600餘米。現在尚有多處石牆遺蹟和東、西、南、北四門的稱謂。
匡河鄉匡河鄉

張氏祠

張氏祠位於羅田縣匡河鄉康頭畈村七組。祠堂座東北向西南,屋後有一覆鐘形狀的山巒、渾圓周正,高程約200米;左、右各有一支高約150米的山脈凸出,對祠堂呈環抱之勢;門前一條寬約丈許的溪河自西北流向東南;對面群山低矮葡伏,隔著平均寬度約350米的田畈與張氏祠相望。其建築占地面積600平方米,為青磚瓦木結構,一進三聯房屋,東西有廂房第一進內設有閣樓。
1927年1月15日,共產黨人李秀芝、汪佩芳等人在此建立了羅田縣第一鄉級農民協會。
全國解放後,張氏祠改為國小後,文化大革命爆發,祠堂作“四舊”拆除。現在舊基成了康頭畈村板栗園。

張家垸

張家垸位於匡河鄉康頭畈村三組,垸子四周山巒高大,一年四季濃蔭隱天蔽日。垸內有一條源自西北高山峽峪的小河流呈S形流出,垸子南面小河東邊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古樟樹,就在樟樹南邊原來有一座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的神廟,曾經是張家垸村民公共活動場所。
1930年6月,活躍在羅田的共產黨人在張家垸神廟內正式成立了羅田縣第一個鄉蘇維埃政權,成為隱藏在民間領導當地農民進行土地革命鬥爭的中堅,直至1931年1月初才遷移至匡河鄉茶園村二屋垸。
1930年10月4日,為更好地領導鄂東大別山區革命運動,英山、羅田兩縣的共產黨員,農民運動積極分子由陳鬍子、謝國廷帶領,在張家垸神廟內召開大會,成立了“英羅邊區區委會”。
如今,那棵古樟依舊蔥翠欲滴,而神廟已毀,孕育過匡河人民革命偉業的珍貴遺址,已經成了農民張勁光家的責任田。

二屋垸

二屋垸在羅田縣匡河茶園村十四組,垸向座東朝西,屋後為來自大龍寨的低矮小山崗。垸前有一條寬約兩丈許的小河,四季清泉自南向北繞著村莊流淌。河西為大畈稻田。
1930年1月初,由於當時革命鬥爭形勢所迫,羅田縣第一鄉蘇維埃政權自匡河鄉康頭畈村張家垸遷進二屋垸農民汪叔康家中。
如今,該處革命遺址尚存,已被汪叔康當作遺產分給了他的兩個兒子。由於房屋是土木結構,年久失修,倒塌在即。

方氏祠

方氏祠又稱“方氏八房祠”。原為明末清初古建築,位於羅田縣匡河鄉黃絲鋪村二組。該祠堂背靠東北山峰高大的石馬寨,祠堂占地面積500平方米,面向正西立基而建,門前有小流自西北向東南流淌,四周山脈層層環抱,群峰羅列有致。當地民謠“石馬趕石牛,一對青獅隨河游,雙象鎖水、日月守門樓,有人得此地,兒孫做諸侯”說的就是此地。
1931年9月9日,英羅邊區蘇維埃政府由茶園村二屋垸遷置此處辦公。
全國解放後,該祠被訴毀,在舊基上修建了鄉村衛生室和村黨支部辦公樓。

羅氏祠

羅氏祠亦稱羅家垸、羅家邊。它位於羅田縣匡河鄉黃絲鋪村六組。石馬山象一巨大的八字形屏風橫垣其東北、正東、東南三個方位。該祠堂非常隱秘,後山為八字形開障的低矮山崗,對面有一道長約一百五十米的矮小案山,祠基占地面積共四百六十平方米,門前有一半畝見方的園形水塘。祠堂右側原來有一棵兩人才能合抱的大皂莢樹,一九五八年“大煉鋼鐵”時遭砍伐,後來村民在砍了的大皂莢樹邊栽了一棵香樟樹,現已長至水桶般粗細。
1931年1月19日,中共英(山)羅(田)邊區區委會由匡河鄉康頭畈村張家垸遷至此處。1932年1月,英羅邊區蘇維埃總工會在此正式成立,成為組織領導英山、羅田兩縣農民、工人和全體手工業者投身革命運動的核心力量。
羅氏祠的古建築在革命戰爭年代為國民黨反動軍隊所毀,羅姓民眾亦被迫遠徒四方。如今在羅氏祠基上農民方友蘇建有一棟八十平方米的兩層樓房,農民方金初建有土木結構的平房一百八十平方米,由於該戶無力改建,房屋倒塌在即。

葉氏祠

葉氏祠位於羅田縣匡河鄉茶園村二組石橋鋪中學校園內,被該校改建成了學生食堂。其建築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含庭院面積),原始建築狀況、風格等眾說紛紜,無法確證。
1947年8月底,劉伯承、鄧小平同志親率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二、三、六等4個縱隊,總計12萬餘人千里躍進大別山。
10月初,劉、鄧首長率野戰軍司令部和中原局機關進入黃岡。
11月17日上午劉伯承、鄧小平在葉氏祠主持召開晉冀魯豫野戰軍六縱團以上幹部會議,部署鄂、豫、皖大別山區三角地帶的剿匪工作。參加會議的還有中原局常委、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張際春、參謀長李達、中原局常委劉了久、六縱團以上幹部。
會議要求,野戰軍要全力殲滅國民黨鄉、保、土、頑等反動武裝力量,為新生的地方革命政權減輕軍事壓力。

新四軍烈士墓

新四軍烈士墓位於匡河鄉觀音山佛教文化旅遊區內。在觀音山山頂最北端,距佛廟約150米處,有兩具緊緊相挨的墳墓,墓前豎有兩塊石質墓碑,一塊為新四軍第三師獨立旅六團一營三連馮連長之墓;一塊為新四軍第三師獨立旅一營三連無名戰士之墓;碑前有一六角亭。
1946年9月21日傍晚,新四新軍獨立旅奉命從霍山、英山開赴麻城,行軍至匡河鄉地面時受到國民黨反動軍隊重兵追擊,六團一營奉旅長張體學命令在匡河施家畈、分水嶺一線狙擊追兵,掩護主力部門西進。任務完成後一營被頑軍死死咬住。為避免全營戰友遭受滅頂之災,三連馮連長主動請纓,親帶一個班戰士往偏離主力部門進軍線路的北方向邊打邊撤,最後馮連長帶著三個人退至觀音山頂陷入重圍,彈藥耗盡,他們砸碎槍枝,被國民黨頑匪當場殺害。
國民黨軍退走後,觀音山寺僧侶和山下九房沖村村民收斂英烈遺體,修造了墳墓;碑、亭是全國解放後,任湖北省交通廳長的新四軍獨立旅六團一營營長譚振彪為紀念英雄的戰友而修建,整個陵園占地面積為三十五平方米。

葉家沖

葉家沖位於羅田縣駱駝坳鎮駱駝坳村。系今駱駝坳集鎮東側山崗下面一個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的田畈的總稱。這裡四面群山環抱,中間為平坦的稻田,就像一個天然的大口袋,袋口在東南方的土門村。
1947年9月21日深夜,新四軍鄂東獨立旅在旅長張體學率領下,奉命從英山縣開赴羅田和麻城接壤的大崎山一帶狙擊從武漢出發、準備經鄂東革命根據地進入淮海地區參加淮海決戰的國民黨匪軍。為了不撓民,張體學決定繞過駱駝坳老街,帶隊從土門村進入葉家沖,不料鑽進了數倍於已的敵軍包圍圈。敵我雙方遂展開惡戰,據當地古稀老人說“槍炮聲象炒豆子一般”。新四軍發起輪番衝鋒,經4個多小時的死戰才往西北方向突破敵軍包圍。在此次戰鬥中新四軍獨立旅六團團長石建金被俘,堅貞不屈,被頑軍殺害。張體學將軍也身負重傷,羅田縣地下黨將其轉移到羅田河鋪鎮老屋垸村仙女岩,廖召康(革命烈士)家中養傷長達四個多月,至全愈才離開。
如今,葉家沖處處稻菽芳香,青山之下,農民瓊樓林立,滿目興旺和平,時空已經隱去了新四軍開基創業的刀光劍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