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寺(湖北省黃岡市觀音山寺)

觀音山寺(湖北省黃岡市觀音山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鄂東名寺—觀音庵,在山的東南方向石壁上刻有一尊觀音佛像,稱為“反背觀音”。它位於匡河鄉西北海拔722、1米的觀音山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湖北黃岡市縣僅存的古廟宇,被確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觀音山寺
  • 地理位置:匡河鄉西北
  • 地位: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海拔:722、1米
簡介,傳說,

簡介

觀音山位於羅田縣境東南匡河與古廟河分界處,在四周低勢中崢嶸兀立,旁無襯山,孤峰獨散,是一座“丁”字形山峰,最高點海拔722.1米。由於四面招風,山上氣溫比山下常年低4攝氏度。
觀音山頂,昔年依石岩建廟,廟內依天然石痕刻觀音像三個,舊時香火旺盛,清同治七年(1868)重建廟宇,今石像雖毀但正殿尚存,是全縣僅存的古廟宇,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東南1公里處一岩石上有天然觀音背像,此奇特景觀與觀音廟相互呼應,觀音山因此得名。
觀音山地勢險要,明代即建有山寨,清鹹豐七年(1857)重建石牆高4米,周圍6600餘米。現在尚有多處石牆遺蹟和東、西、南、北四門的稱謂。歷史上,此山發生過多次戰鬥。
觀音山建庵近千年來,吸引了安徽、湖北、河南三省十多個縣市善男信女朝拜,是我縣著名的佛教勝地。

傳說

羅田縣匡河鄉境內的“觀音山”原名本不叫“觀音山”。在大乘佛教經典《慈悲觀音寶懺》中,明書楷寫作“匡羅山”,顧名思義是位於匡河與羅田之間的一座名山。至於何年何月改名,為什麼改名,並現名傳鄂、豫、皖中原數省,這事得從西晉初年西方佛學大舉東傳說起。
大別山區人民歷朝歷代普遍信奉觀世音菩薩,多數人都忘卻了當年隨觀世音菩薩來大別山區洪傳淨宗佛法的還有她的二妹觀海音和三妹觀潮音。人們習慣上把觀世音稱為大士;把觀海音稱為二士;把觀潮音稱為三士。
那時正值晉武帝國司馬炎剛剛結束了三國鼎立、軍閥混戰的局面,天下百廢待興,民心治思。觀世音菩薩三姐妹奉西天佛國奉阿彌陀佛法旨,前往中華上國,禮義之幫度化有情,擺脫生、老、病、死、苦的糾纏,使社會清和、眾生安樂。
三姐妹不敢怠慢,一路淋風沐雨,餐風露宿,先後在南海普陀山、浠水斗方山等名山大川建立了佛教道場。行至大別山腹地湖北羅田縣東南邊陲,抬頭忽見一座雄山大嶺,巍然聳入雲天,山上奇松吐翠,怪柏盤曲,瑤草琪花漫山遍野,山頂一塊半畝見方的土坪,系大地竅穴所在,日精月華,天根地髓都在這裡高度駐集,祥光瑞靄直射鬥牛。土坪邊石隙里一眼清泉,汩汩流淌,十條蒼龍在山腰飛舞盤旋,爭吸清冽的泉水。山下屋舍整齊有效,炊煙裊裊,一架三十六步的金梯仙光閃亮,沿東南側的懸崖峭壁直通山頂。
觀音三姐妹不約而同地相中了這一洞天福,一起落下雲頭,駐足匡羅山的東南腳下。此時天色已晚,夜幕降臨,四野光如洗。三姐妹相約,大家徒步登山,以雞鳴為限,誰最先爬上山頂,誰就在建設自己的道場。觀海音心想此處風水寶地極特別多,不願去和兩個姐姐爭山頂,就在山腳的匡河村建了一座“三多庵”,意思保佑人民多福、多壽、多喜;大姐觀世音上金梯時鞋帶散了,她彎腰繫鞋帶,突然聽到一聲雞鳴,立即轉身一望,法身立即化成一塊反背而坐的石像,並留下“問大士為何反背,勸世人及早回頭”的天下妙聯;二姐觀海音在雞鳴前,順利登上山頂,建立了觀音庵,她覺得自己的功、德、心、量、情五大方面的修行都還沒有徵得佛的境界,而姐姐觀世音雖然在菩薩道里修行,實際上已徵得了無上乘佛果,遂請姐姐在山頂的觀音庵,顯靈顯聖,呵護大別山區的人民,而自己則退居到了反背觀音廟,繼續用反背形像,警策勸化世間浪子“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隨著朝代更替,年深日久,匡羅山這一山名被人民逐漸忘卻,取而代之的觀音山和觀世音菩薩三姐妹的故事卻在觀音山下,在鄂、豫、皖交界的大別山區兒女中久久流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