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屋河村

花屋河村

花屋河村是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匡河鎮轄區裡的一個行政村,地處匡河鎮最北部,魁山腳下,曾是歷史上縣治周邊所在地。距離石橋鋪村3.5公里,距離匡河13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顯要。002鄉道貫穿全村。這裡這裡歷史優久,人絕地靈,現代國民黨將軍張績武就出生這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花屋河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匡河
  • 下轄地區:9個村民小組
  • 電話區號:0713
  • 郵政區碼:438613
  • 地理位置:匡河鎮北部
  • 面積:4.6平方公里
  • 方言:羅田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鄂J
  • 著名人物張績武
  • 村支部書記:張智
歷史沿革,地理位置,地理環境,環境,氣候,自然資源,經濟建設,歷史名人,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花屋河村是羅田歷史上(南北朝至元朝)縣治周邊所在地,在縣治長達八百多年的時間裡,這裡一直屬於縣城所管轄。解放前屬石橋鋪鎮,解放後屬匡河區石橋鋪鎮,2001年石橋鋪撤鎮並鄉屬匡河鎮。

地理位置

地處匡河鎮最北部,魁山腳下,南與四口塘村,北與(英山)樊家沖村,西與(英山)楊家坪村汪家鋪村,交界,東與(英山)難作堰村隔河相望。

地理環境

環境

花屋河村屬於山區地帶,山地面積占全村90%,耕地面積10%。森林覆蓋率90%,主要以馬尾松,栗子樹,香樟樹,柿子樹等為主。板栗,柿子是這裡的主要特產。
花屋河村整體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東面有一條大河,河岸線長達數公里,有一部份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圍河改田工程而形成的農田,一部份因河岸較為陡峭,基本保持原始模樣。河岸邊有延河公路,及部份護河堤。

氣候

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冬乾(冷)夏濕,春暖秋涼,年均總日照時數2047小時,年均輻射熱量109.25千卡/平方厘米。全縣年平均氣溫16.4℃,極端最高氣溫41.6℃,極端最低氣溫-14.6℃,無霜期平均240天。年均降水量1330毫米,全年降雨多集中在5、6、7三個月,約占全年降雨量的50%左右。

自然資源

探明的金屬礦產有磁鐵礦、鐵礦等。
非金屬礦產有長石、石棉、大理石、石灰石、花崗岩、石英石、雲母。
農業資源:小麥、水稻、油菜、棉花、板栗、魚類、茶葉等。

經濟建設

匡河鎮早動員、早部署、早安排,從精準脫貧、招商引資、農業綜合開發、美麗鄉村建設、基層黨建五個方面著手,務實重行,奮力奪取開門紅。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正月初十,在匡河鎮花屋河村200畝的蔬菜基地里,湖北先穠壇有限公司搶抓晴好天氣,組織40多名民眾加緊搭建蔬菜大棚,全力為春種作準備。匡河鎮花屋河村黨支部書記張智介紹,正月初五之後,所有的勞動力從麻將桌上、酒桌上,走到田間地頭,走到了大棚裡面,每天四五十人在這裡做事,用勤勞和實幹為2017年開好頭起好步。湖北先穠壇有限公司於2016年10月簽約落戶花屋河村,投入200萬元流轉200畝良田發展蔬菜種植,並計畫在2017年將規模擴大到2000畝。
花屋河村大棚花屋河村大棚

歷史名人

張績武(1905.9.20——1991.9.10),原名張繼武,曾名張振端,乳名張九齡。匡河鄉花屋河村人。
7歲啟蒙,在家鄉源祖祠、上良祖祠、八房祠等處讀私塾8年,畢業於奉鄉國小。曾考取漢口藝術學校,貧困而輟學。1921年,在家鄉“復興庵”祠堂創辦 “復興國小”,以邊學邊教的方式從事教育活動。
1925年投軍,任國民革命軍11軍26師7團2營6連上士文書,參加北伐。1927年考入黃埔軍校七期步兵科,同時加入國民黨。畢業後,任13軍85師265旅某機槍連見習排長。自此時起,在槍林彈雨的間隙,或詩詞,或書畫,每展卷揮毫,寄情達意,不遺餘力。其“風流儒將”的美名,隨其職務的不斷走高逐漸傳遍軍營。1943年7月,參加美國在印度舉辦的高級作戰人員培訓班學習,1944年任16師副師長。1945年任第三方面軍新兵集訓總處參謀長、乾訓團教育長。在任職教育長期間,編寫《步兵操練讀本》、繪製山水地圖當立體軍圖作教材,培訓軍隊基層幹部的實際識圖能力。抗日戰爭期間,曾參加南口、居庸關、娘子關、台兒莊等對日各役,獲國民政府頒發青天白日、雲麾、寶鼎等多枚勳章。
1946年1月任交通警察第二總隊總隊長。1947年任29軍整編16師師長。1948年9月任交通警察第一旅旅長,11月兼任津浦路南段護路司令部中將副司令和宿縣城防司令,11月16日在安徽宿縣被中國人民解放軍俘虜。後轉東北改造學習。1967年轉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生塑膠廠。
1970年初,回羅田縣石橋鋪鎮花屋河大隊(現匡河鄉花屋河村),參加集體生產勞動。1973年秋,應黃岡地委、羅田縣委、石橋鋪鎮黨委三級書記的托咐,為時為黃岡地委重點示範村的文斗河,繪製治山開田大會戰《山水田林綜合治理規劃圖》。1978年,羅田縣委為其正式安排工作。先後在縣文化館、縣誌辦從事美術輔導和縣誌編修。1983年3月,羅田縣政協成立,任縣政協第一屆副主席,並連任第二屆副主席和第三屆政協常委(當時三年為一屆)。到政協任職後,充分利用與台灣黨政軍各界的特殊關係,採用寫信和創作詩詞、書法、繪畫作品等方式,大力宣傳中國共產黨和平統一、“一個中國兩種制度”的方針政策,交流感情,增進共識。其詩詞清麗,書法、繪畫聲名更隆。墨跡傳至海外,同道中人視為佳品。
1991年9月10日,因患腦溢血猝然辭世,終年86歲。其子張開來,在其去世之後,搜羅遺句,編《張績武詩集》,於2001年5月出版。

地圖信息

地址:黃岡市羅田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