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孔惠超石造像

北魏孔惠超石造像

北魏孔惠超石造像,雕刻於北魏晚期,是河南現存最完好的北魏佛教石刻造像之一,藏於開封市博物館。該造像造型精美,紋飾精緻,為魏造像之上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魏孔惠超石造像
  • 館藏地點:開封市博物館
  • 所屬年代:北魏晚期
  • 類別:石刻
文物歷史,文物特徵,基本數據,正面雕像,背屏正面,長方形座,背屏背面,雕刻年代,

文物歷史

孔惠超造像,原存地不詳,開封市博物館早年徵集,是河南現存最為完好的北魏佛教石刻造像之一。該像雕造於北魏晚期,開封市博物館原將其定為“熙平二年”雕造,日本學者石松日奈子在《北魏河南石雕三尊像》一文中,也將其列為熙平二年作品,但沒有對其進行詳細的介紹。王景荃在做“河南佛教石刻造像”項目時,於2004年對其進行了較全面地調查,發現原定時代有誤,認為該像無論是造像題材還是藝術風格都與熙平年間造像有所不同,其時代特徵應晚於熙平而屬孝昌之後的作品。
北魏孔惠超石造像
開封市博物館館藏北魏孔惠超石造像

文物特徵

基本數據

孔惠超造像為蓮瓣形背屏式一佛二菩薩三尊造像,石灰岩質,背屏通高206厘米,最寬處97厘米,厚15.5厘米。下有長方形座,高27.5厘米,寬71~73.5厘米,厚29厘米。

正面雕像

主尊高121厘米,兩肩寬28厘米。高肉髻上飾右旋式渦輪紋,額上正中呈左旋波浪式紋。頭高24厘米,寬15厘米。面相長方,大耳貼面,削肩平胸。著雙領下垂式通肩大衣,內著僧祇支,右側衣襟甩向左臂繞肘沿身側下垂。腹前衣紋呈U字形排列有序。下著長裙,裙褶下沿微向外分開,飄逸瀟灑。右手屈肘於胸前施無畏印,左手下垂,掌心向內,跣足立於長方形台座上,座上方刻3個圓形蓮花圖案,這種裝飾在河南北魏正光以前的石刻造像中極為罕見。二菩薩頭戴寶冠,寶繒向外伸展折角下垂至兩肩上部。有桃形火焰紋頭光。頭部高15厘米,兩耳間寬9厘米。面相與主尊相同。
左側菩薩高88厘米。上身赤袒,寬大的帔帛在兩肩形成翹角。胸前下垂的帛帶在腹前穿璧環後垂至膝際,然後上揚繞肘沿身側下垂。右手屈肘於胸,手腕及手殘損較甚;左手下垂握善鎖。下著長裙,裙褶用陰線表示,稀疏流暢,腰束帶,跣足立於仰蓮座上。座高7厘米,寬12.5厘米,足部及座之上部有殘損。
右側菩薩高89厘米,寶冠右側有殘損,上身赤袒,寬大的帔帛繞肩下垂至膝際上揚穿肘沿體側下垂。雙手捧蓮蕾屈肘於胸。跣足立於仰蓮座上。座及菩薩右下側殘損較甚。
北魏孔惠超石造像
北魏孔惠超石造像的造像線圖

背屏正面

蓮瓣式背屏上端邊緣有少許殘損,雕刻華麗,分五層雕刻,層與層間以細窄帶分開。從內至外第一層為主尊的橢圓形頭光內飾蓮花瓣。第二層桃形項光內刻禪定坐佛9尊,間飾荷葉及忍冬紋。第三層頂端刻結跏趺坐佛,左右各刻飛天4身,上2身為供養天人,下6身為伎樂天人。天人或吹豎笛,或吹橫笛,或吹笙,或吹塤,或翩翩起舞。均頭梳髮髻冠,上身赤袒,天帶繞肩在頭後形成尖桃狀,然後穿肘向身後飄揚。下著長裙,兩腿屈回呈跪姿,裙裾裹足向後飄蕩。上身後仰,姿態優美,有迎風飛降之感。天人下方刻流雲。第四層頂端刻一禪定坐佛,左右各刻一身飛天,身下飾流雲和摩尼寶珠。最外層刻火焰紋。頂部邊緣有殘損。

長方形座

長方形座的正面中部刻一夜叉托舉博山爐,左右刻二供養比丘,身披袈裟,下著長裙曳地,一手握蓮蕾屈肘於胸前,一手握物前伸面內而立,身後飾蓮花忍冬紋。前有榜題,左為“比丘僧邑師法聰供養時”;右為“比丘僧惠通供養時”。其外側各刻一供養人像,均頭戴小冠,著交領大衣,腳著雲頭大履,手持蓮花面內而立。身後一僕人手捧供物緊隨其後。前有榜題:左為“主為上毋西征大將軍府長史軍主兼中兵參軍柳□□”;右為“七佛光明主郭□□供養時”。兩側面下部各刻一護法蹲獅,昂首翹尾,髭毛後飄,抬足張口銜忍冬。其後刻荷葉蓮花,從蓮蕾上部伸出兩枝忍冬紋組成8個環形圖案,圖案中間刻出果實。上部刻一降龍,龍首向上,龍尾與纏枝忍冬相連。
北魏孔惠超石造像
北魏孔惠超石造像座的正面拓片

背屏背面

背屏背面上部刻五脊屋形龕三間,脊上飾鴟吻。中間龕內飾帷帳,內刻交腳彌勒,頭戴寶冠,寶繒外展折角下垂至肩,有桃形頭光。面相長方。寬大的帔帛在肩部形成翹角,下垂至腹部交叉,然後上揚繞肘外飄。下身著裙,交足而坐。手施說法印,表現的是彌勒菩薩在上生兜率天宮為眾生說法。左右兩龕內各刻一供養菩薩,均有圓形頭光,帔帛繞肩下垂至膝際交叉上揚穿肘外飄。手托供物面內跣足立於蓮花座上。
屋形龕外左右各刻一供養人像,右側為供養比丘,身著袈裟,手執蓮花面內立於仰蓮座上。左側供養人著雙領下垂式大衣,下著長裙面內而立。周圍飾蓮花忍冬紋。屋頂上刻四身飛天乘雲飄舞,最上端刻一禪定坐佛,有圓形頭光與身光相連。
屋形龕下正中刻一夜叉托舉博山爐,旁飾花蕾忍冬紋。其左刻禮佛圖一組:前者形象高大,頭梳髮髻冠,褒衣博帶,長裙曳地,手執蓮花面內前行。身後二僕人身材低矮,頭梳丫髻,上著短襦,下著束膝褲,前者持傘蓋,後者持團扇跟隨。前有榜題兩行:“開彌勒光明主孔惠超息□□□上父侍佛時。”後有造像記一方,多模糊不清,隱約可見首行記有“□□□年歲在丁□十一月廿二日”的紀年。其右刻禮佛圖兩組,人物形象和裝束與左邊禮佛圖一樣,前組刻榜題兩行:“開佛光明主北修武大仕張文興”;後組榜題“都邑中正孔□□”。
其下刻供養人像9排,均頭戴小冠,褒衣博帶,長裙曳地,腳著雲頭履,手執蓮花面內而立。像旁均有邑子題名,能識者有“唯那孔惠超”等40人。
最下排左刻一頭大象緩緩行走,象背負蓮花寶座,左前方一人手握棍棒趕引,後面一人手握樹枝緊隨,均著交領短襦長褲。右刻一株菩提樹,遠處山林起伏。樹下一人頭梳髮髻,著交領短襦長褲,左手下垂,右手上舉握樹枝,反映的是摩耶夫人懷胎期滿回娘家生產,途經藍毗尼花園頓感腹痛,在一棵大樹下手扶樹枝生下釋迦太子的佛傳故事。
北魏孔惠超石造像
北魏孔惠超石造像的背面拓片

雕刻年代

在孔惠超造像背光背面,有一塊高19厘米,寬12.5厘米的造像題記。正書4行,由於剝蝕較甚,多不能識。首行刻造像紀年,能識者有“□□□年歲在丁□十一月廿二日……”等字,雖然年號無法辨識,但乾支中的“丁”卻十分清晰,這就給了一個考證的前題,查北魏景明以後的乾支紀年中天干為“丁”者有三個,即“丁亥”(正始四年即507年)、“丁酉” (熙平二年即517年)、“丁未”(孝昌三年即527年)。前人將其定為熙平二年,可能是將其首行釋讀為“熙平二年歲在丁酉十一月廿二日……”,然而仔細對照拓片,發現首行第二字尚存“昌”字下半部“曰”字,“年”字前“二”字下還有一橫,應為“三”字,乾支中的“丁”下一字較小,經過仔細辨認,此字既非“亥”字,亦非“酉”字,應是“未”字無疑。因此首行紀年應為“孝昌三年歲在丁未十一月廿二日……”。
如果說此結論由於字跡模糊還存在某種主觀臆斷的話,那么背屏背面的供養人題名亦可作為有力的佐證。在背屏上部彌勒龕下左邊禮佛圖前榜題“開佛光明主北修武大仕張文興”,北修武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修武縣”條:“修武縣,古寧邑,周武王伐紂,勒兵於寧,因名修武。漢置縣,後魏分置北修武于山陽。”據《修武縣誌》載:“孝昌二年(526年),以地形將修武分成南修武和北修武,南修武城設在今獲嘉縣宜陽驛,北修武城設在今修武縣李固村。”由此可知,“北修武”之稱最早始於北魏孝昌二年,而孝昌二年的乾支是丙午,造像題記中的乾支丁未年,是北魏孝昌三年,由此亦能說明孔惠超造像的雕刻年代是在孝昌二年之後,即北魏孝昌三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