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喜鵲

北非喜鵲

北非喜鵲(學名:Pica mauritanica):是雀形目、鴉科、喜鵲屬鳥類。雄鳥整個頭、頭側、頸、頸側、頦、喉、胸、背,一直到尾上覆羽黑色,頭、頸帶紫藍色金屬光澤,背沾藍綠色金屬光澤,肩羽白色,腰雜有灰白色,尾黑色具銅綠色金屬光澤,末端有藍和紫藍色光澤帶。翼上覆羽黑色,外翈有藍綠色光澤,初級飛羽外翈黑褐色,內翈白色,端部黑色,外翈具藍綠色金屬光澤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內外翈均黑色具藍綠色金屬光澤。下體頦、喉、胸黑色,兩脅和腹白色,下腹中央、肛周、尾下覆羽和覆腿羽黑色,喉部羽乾灰白色。 虹膜黑褐色,有藍眼圈。嘴、腳黑色。

主要棲息於平原、丘陵和低山地區,尤其是山麓、林緣、農田、村莊、城市公園等人類居住環境較常見。除繁殖期間成對活動外,常成3-5隻的小群活動,秋冬季節常集成數十隻的大群。性較雜,食物組成隨季節和環境而變化,夏季主要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其他季節則主要以植物果實和種子為食。分布於北非的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西班牙北非領地、突尼西亞和西撒哈拉。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保護級別,

物種學史

北非喜鵲(P. mauritanica)在2016年之前歸屬於喜鵲“Pica pica”。是喜鵲的亞種之一,名稱“喜鵲北非亞種”(Pica pica mauritanica)。2018年發表的一項分子系統發育研究發現,北非喜鵲是包括喜鵲屬(Pica)所有其他成員的進化枝的承膠盼姊妹,是一個獨立物種而非亞種。

形態特徵

北非喜鵲是中型鴉科鳥類,體長45-60厘米。頭、頸、胸和上體黑色,腹白色,翅上有一大型白紙拒符狼斑。通體除兩肩、初級飛羽內翈和腹部為白色外,概黑色;翅具金屬藍色和綠色光澤;尾羽長,良喇屑具金屬藍色、紫色、銅綠色、紫紅色光澤。飛行時翅上白斑極顯露易於識別。淋射它與歐亞喜鵲的區別在於其眼睛後面的藍色皮膚,較白的腹部,較短的翅膀和較長的尾巴。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爾及利亞、摩霉捉境承洛哥、西班牙(西班牙北非領土)、突尼端鴉境斯和西撒哈拉。
北非喜鵲
北非喜鵲分布圖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多勸疊 ver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