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興店鎮(北鎮市常興店鎮)

常興店鎮

北鎮市常興店鎮一般指本詞條

常興店鎮地處遼寧省北鎮市西南部,西倚醫巫閭山,東南與溝幫子鎮相鄰。全鎮幅員面積 75 平方公里,耕地 52,000 畝。鎮轄 16 個村,32 個自然屯,居住滿漢、錫伯等七種民族共 23,000 人。常興店鎮久以農業為主,主要盛產水果和大田作物,全鎮從本地實際出發,充分利用旅遊業和水果葡萄生產貯藏業兩大優勢,努力發展特色經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常興店鎮
  • 外文名稱:chang xing dian Town
  • 別名:常興店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遼寧省錦州市
  • 電話區號:0416
  • 地理位置:北鎮市西南部,位於醫巫閭山西南端
  • 面積:75平方公里
  • 人口:23000人
  • 方言:東北官話
  • 氣候條件:北溫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青岩寺
  • 機場:錦州機場、瀋陽機場
  • 火車站:溝幫子站
  • 車牌代碼:遼 G
歷史沿革,特色產業,產業發展,社會事業,旅遊資源,

歷史沿革

常興店之名源於明嘉靖年間,有一王姓戶從山東來此定居。後開一車馬店,為達到生意經常興隆之目的,故起名常興店,後形成村落時依此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簡稱常興公社。1979年全縣地名普查時,因與黑山縣常興公社重名,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復駐地常興店名稱。常興店鎮地處北鎮市西南部,位於醫巫閭山西南端。拿鎮幅員總面積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374.4公頃。鎮轄10個村、32個自然屯,居住滿族、漢族、錫伯族等7個民族,共2.3000人。
常興店鎮
常興店鎮常興店鎮
北鎮因醫巫閭山為北方鎮山而得名。《周禮》記載,東鎮青州沂山,西鎮雍州吳山,中鎮冀州霍山,南鎮楊州金稽山,北鎮醫巫閭山,合稱五座鎮山。據《廣寧縣鄉土志》記載,“舜封十二山以醫巫閭山為幽州之鎮故名北鎮”。在明、清有廣寧大山之稱,至今廣大民眾仍稱其為“大山”。兩漢的無慮縣,唐代的巫閭守捉,都是由醫巫閭而得名。金代開始改為廣寧,沿用至清末。民國二年(1913年)全國統一縣名,因與湖南廣寧縣重名而改稱北鎮縣。北鎮縣境戰國時屬燕國遼東郡。秦屬遼東郡。西漢、東漢屬幽州刺史部遼東郡,境內設有無慮縣。三國時屬幽州昌黎郡(今義縣)。西晉時屬平州(今遼陽)昌黎郡。南北朝時屬營州昌黎郡(今朝陽)。隋朝時屬燕郡(今義縣)。唐屬安東都護府設巫閭守捉。遼代屬中京道設顯州轄奉先、山東歸義三縣。金代屬北京路設廣寧府轄廣寧、閭陽、望平三縣。元置廣寧府路轄閭陽、望平二縣。明代屬遼東都指揮使司。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屬錦州府置廣寧縣。民國元年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屬遼寧省。1931年屬奉天省。1932年屬奉天省。1934年屬錦州省。1949年屬遼西省。1954年屬遼寧省
常興店鎮常興店鎮

特色產業

常興店鎮地理位置優越,巍峨的醫巫閭山如屏似障遮住塞外寒流,山中泉水匯成季節河從鎮內流過。這裡風沙滅跡,氣候溫和,地下水源豐富,形成了發展水果生產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常興店鎮水果已發展36,000畝,其中葡萄 35,000 畝,人均有葡萄樹 267 株,年產葡萄5000萬公斤。由於地理氣候的影響,這裡出產的水果色味俱佳,“巨豐”葡萄粒大穗滿,清甜爽口。“秋錦”蘋果早已成為國宴上品,1996 年在國際博覽會雙獲金獎。
水果儲藏業也迅速發展,常興店鎮現有恆溫保鮮庫1200多座,年儲藏葡萄4000萬公斤,保鮮數量質量都居全國首位。先後被中國農產品保鮮工程協會和中國農學會認定為“東北葡萄生產第一鎮”和“中國葡萄鮮儲第一”1997年10月又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庭院經濟高效農業全國百強鄉鎮之一”的稱號。
常興店鎮葡萄生產產業化在形成育苗、生產、儲藏、銷售四大基地的同時,鎮黨委和鎮政府不斷強化政策導向,生產基礎設施、科技信息、綜合協調等四大服務,引導農民向大投入、大規模、大市場、大效益方向發展,並開始走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

產業發展

常興店鎮地理位置優越。巍峨的醫巫間山如屏似障遮住塞外寒流,小中泉水匯成季節河從鎮內流過。這裡風沙滅跡,氣候溫和,地下水資源豐富,有發展水果生產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常興店鎮素有水果之鄉美譽,是全國葡萄栽培的最佳園區。主栽巨豐品種,常興店鎮葡萄栽植面積已發展到18866.7公頃,植數已達1000萬株。2000年葡萄產量就已達5萬噸。1997年被中國農產品保鮮工程協會專家委員會認定為“東北葡萄生產第一鎮”。同年還被農業部授予“全國庭院經濟高效產業專業示範鄉”稱號。常興店鎮更以葡萄鮮儲業著名。常興店鎮共有鮮儲恆溫冷庫1208座,其中百萬斤以上的鮮儲庫6座,庫房使用面積10萬平方米,儲量4萬噸,總投資8000萬元,儲期達200餘天。1996年被中國農產品保鮮工程協會專家委員會、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認定為“東北葡萄鮮儲第一鎮”,1998年被重新認定為“中國葡萄鮮儲第一鎮”。1997年以來先後有國家領導人尉健行、省市領導人聞世震全樹仁楊新華郭峰等前來常興店鎮考察指導工作。為了發展壯大葡萄產業,還引進了用巨豐葡萄造酒的先進技術。建立生產原汁乾紅系列葡萄酒廠,產品很快打進了國內市場,年銷售產最600噸,產品質量電受到了消費者的高度認可,是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飲品。
常興店鎮常興店鎮

社會事業

隨著旅遊業和水果產業的發展,推動了常興店鎮的各項事業。首先重視教育,加大對增長率的投入,教育事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全鎮有1所中學和8所國小,在校學生2700人。校園環境全部都是花園式高標準學校。為了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減輕農民負擔,鎮黨委、政府制定了相關教育的優惠政策。鎮內戶口的中學、小學生上學免收學雜費、書費。免費為學生定製校服,免費為學生交納人身保險。還對鎮內60歲以上老黨員一年給予200~600元的經濟補貼。隨著公益事業的迅速發展,鎮內程控電話已達5000戶,普及率達80%,有線電視入戶達3000戶。人均收入2004年達4300元。常興店鎮多年被錦州市人民政府評為錦州市“十強鄉鎮”。2004年又被錦州市人民政府授予“錦州市紅旗鄉鎮”稱號。
常興店鎮常興店鎮

旅遊資源

常興店鎮西10 公里之閭山深處,是遠近聞名的青岩寺風景區。這裡峰險壑幽,石異松奇,古剎新亭與白雲碧水相映生輝,仙階曲徑與翠嶂幽林環抱成趣。山勢由東北向西南逶迤綿延十數里,可供遊人觀賞的景點 70 余處。優美的自然風光不僅吸引著無數遊人,而且引起了文化藝術部門的重視,省市電視台、一批電影製片廠先後到這裡拍片錄像,許多詩人、作家來這裡登臨嘯詠,一些書法家、畫家來這裡揮毫作畫,使景區聲名大震,譽播遐爾。每年接待海內外幾十萬遊人。青岩寺又是省批的佛教活動場所,這裡的佛教活動,有近 1700 多年歷史,千百年來香火不斷,每年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傳統廟會期間,降香朝拜者摩肩接踵,絡繹不絕。並大力開發建設,開通柏油路面 16 公里與京瀋路相連,修築大型山門,完善配套服務行業,已成為閭山的旅遊勝地之一。
常興店鎮常興店鎮
青岩寺始建於北魏,盛於中唐,至今1500餘年香火綿延,終日不斷。1985年省政府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這裡是融宗教與旅遊為一體的著名風景區,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八景十二奇觀”蔚為壯麗。青岩寺分上院、中院、下院及文殊院、娘娘殿、財神殿.聖水院、觀音殿等多處禪院,最為上院供奉的“歪脖老母”聞名天下。據《東北古蹟軼聞》記載:“南海落潮,現青石佛像,請至青岩山雲中古洞,群工人移石像及門不能入,有戲之者日:老佛若歪脖則可入。”言已,佛像之頸即歪,眾皆駭,從客移人。吃驚老佛顯聖,皆肅然起敬而出,出老母正脖,故至今尚歪。“歪脖老母”為觀世音菩薩三十二化身之一,每天到此觀光旅遊、降香拜佛者絡繹不絕,尤其是每年的幾大節日,每月的初一、十五上香日以及青岩寺諸佛節令,更是香客如雲,紛至沓來。現到此來的遊客達到百萬人次,與青岩寺簽約的團體游就有400多家,遊客也由原來的省內發展到省外,遍及全國。景區直接收入5000多萬元。由於青岩寺景區的發展直接快速地帶動了地方經濟,沿路兩側的旅店、飯店、熏雞店就達上百家。
常興店鎮常興店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