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鄉義鄉

北鄉義鄉

北鄉義鎮(Beixiangyi Zhen)位於成安縣東北部。面積64.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789人(2017年)。以種植棉花聞名,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玉米,大豆,小麥。轄33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北鄉義二村。東邊是東鄉義村,北與肥鄉縣相連,西邊是化店村。成(安)廣(平)公路過境。民有東乾渠從該鄉南北穿過。系成安縣九個鄉鎮之一。北鄉義鄉已於2018年12月11日撤鄉設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鄉義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
  • 下轄地區:北鄉義、牛鄉義、丁莊等
  • 政府駐地:北鄉義二村
  • 電話區號:0310
  • 地理位置成安縣東北部
  • 面積:64.25平方公里
  • 人口:28789人(2017年)
  • 車牌代碼:冀D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區域位置,社會事業,文化教育,交通路況,經濟狀況,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1961年建北鄉義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路固鄉併入。2018年2月,根據河北省民政廳冀民函[2017] 174 號檔案批覆,同意撤銷成安縣北鄉義鄉,設立成安縣北鄉義鎮,以原北鄉義鄉行政區域為北鄉義鎮行政區域,北鄉義鎮人民政府駐北鄉義村白雲里8號。1997年,面積64.2平方千米,人口3.9萬。

行政區劃

轄北鄉義、牛鄉義、丁莊、大寨、西鄉義、呂村、閆村、龐村、店上、東流、辛莊、路固、南鄉義、東鄉義、南渚、北渚、河東、河中、河西、李莊、東小堤、西小堤22個行政村。現任鄉黨委書記賈學信、政府鄉長段迪輝。

區域位置

北鄉義鄉(Beixiangyi Xiang)位於成安縣東北部。

社會事業

文化教育

北鄉義村中建有漢朝大小戴禮記碑,是當年漢朝大小戴的故鄉。北鄉義中學位於鄉政府對面,是縣級重點中學,北鄉義國小位於鄉政府西側,內含北鄉義幼稚園。另外,還有路固中學,店上中學,李莊中學等。

交通路況

在鄉政府門口乘坐3路公車,可以直達縣城,換乘28路公車,可以直達邯鄲。另有各種私家車也可以到達縣城和邯鄲。鄉內各村之間有鄉村公路相連,交通便利,東到廣平縣,北到肥鄉縣,南可以到達大名,魏縣,往西就是縣城。可以說是三縣交界,四通八達。

經濟狀況

辛莊村的麵粉廠遠銷河南山東等地,北鄉義的鴨梨,桃子也是遠近聞名。北鄉義信用社為廣大農民朋友的借貸款提供了便利渠道。

著名人物

戴德生卒年不詳。字延君。西漢時人,據《成安縣誌》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北鄉義)人。漢代禮學家,今文禮學“大戴學”的開創者。任信都王(劉囂)太傅。宣帝時立為博士,稱“大戴”,也叫“太傅《禮》”。曾選集古代各種有關禮儀等的論述編成《大戴禮記》八十五篇,今殘。戴德和《小戴禮記》的編纂者戴聖(戴德之侄)都是西漢經學家后蒼的弟子。  戴聖字次君,西漢時人,據《成安縣誌》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北鄉義)人。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學習儒家經典為主,尤重《禮》學研究。與叔父戴德及慶普等人曾師事經學大師后蒼,潛心鑽研。《禮》學。三人苦心鑽研,各有所得,逐步形成自己的學說體系,成為今文禮學大師。戴德號稱“大戴”,戴聖被稱為“小戴”,二人合稱為“大小戴”。“由是《禮》有大戴、小戴、慶氏之學”(《漢書·儒林傳》)。戴聖成為今文禮學“小戴學”的開創者;後來,三家之學皆立於學官,其學興盛一時。
宣帝時,戴聖曾被立為博士,參與石渠閣議,評定五經異同。終生以授徒講學和著述為業,曾選集戰國至漢初孔子弟子及其再傳、三傳弟子等人所記的各種有關禮儀等論著,編撰成書。被稱為《小戴記》或《小戴禮記》。該書原為解說《儀禮》的資料彙編,後經鄭玄作注,使它擺脫從屬於《儀禮》的地位而獨立成書,成為今本《禮記》。全書共分《曲禮》、《檀弓》、《王制》、《月令》、《禮運》、《學記》、《樂記》、《中庸》、《大學》、《內則》、《坊記》、《儒行》、《王制》、《玉藻》、《冠義》、《昏義》、《雜記》等四十九篇,其中的要言精義比起《儀禮》中的繁文縟節更有利於維護封建統治,與其叔父戴德所編《大戴禮記》八十五篇(現存三十九篇)亦不相同。戴聖精心講授“禮學”,授徒頗多,曾傳其學於梁人橋仁、楊榮等,於是,今文禮學“小戴學”又有了“橋、楊氏之學”(《漢書·儒林傳》)。小戴對於傳播和發展《禮》學有一定貢獻,《小戴禮記》被列為儒家經典,“三禮”之一,唐時被稱為“大經”,明時已取代《儀禮》成為“五經”中的《禮》。該書在中國儒家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為後人研究和發展儒家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