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俄羅斯理事會

2002年5月14日,北約19個成員國外長和俄羅斯外長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舉行了北約-俄羅斯常設聯合理事會會議,各方代表通過了建立雙方新型關係的檔案,就建立北約-俄羅斯理事會達成一致,以北約-俄羅斯理事會取代北約-俄羅斯常設聯合理事會,以平等合作的“20機制”取代“19+1機制”,並在軍控、打擊恐怖主義、處理地區危機等領域以“平等的夥伴關係”進行合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約—俄羅斯理事會
  • 職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問題等
  • 規定:反恐怖主義等
  • 時間:2002年5月14日
  • 對象:北約19個成員國外長和俄羅斯外長
  • 地點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
職能,規定,大事記,

職能

新的理事會中,各理事國以字母順序排列,俄羅斯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之間,所有20個理事國都可以自由表明自己的立場。而在常設聯合理事會中,北約以一個集團的身份參加會議,對於國際恐怖事件的對策及危機應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問題、軍備問題、海難救助等問題,北約各國的立場在參加會議前就協調好了,是決策機構,俄羅斯僅在某些安全領域的問題上擁有參議權,沒有決定權。可以說俄羅斯沒有完全加盟北約組織

規定

新理事會規定,每一個北約成員國如果感到讓俄羅斯知道某一議題的情況會對本國利益有害,它們就可以否決這一議題,使之無法在理事會上討論。新理事會的初步議題是:反恐怖主義、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軍控、海上搜尋和救援、各理事國軍方之間的合作、軍事改革以及民間緊急事件應對策劃等。首相、國防部長級別的見面每年舉行2次,適時地舉行首腦會見。

大事記

1994年1月,北約布魯塞爾首腦會議正式通過北大西洋公約與中東歐國家以及俄羅斯建立“和平夥伴關係計畫”。
1995年9月28日,北約正式公布《東擴計畫研究報告》,引起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1996年5月31日,俄羅斯宣布正式加入“和平夥伴關係計畫”,並簽署了俄羅斯和北約的《雙邊軍事合作計畫》。
1997年5月27日,俄羅斯與北約簽署《北約與俄羅斯相互關係、合作與安全基礎檔案》。檔案申明建立由北約秘書長、俄羅斯代表和北約成員國代表組成的俄羅斯-北約常設聯合理事會。此後,俄在北約總部派駐了常駐代表,北約在莫斯科設立了聯絡處。
1999年3月24日,北約不顧俄羅斯的強烈反對,悍然對南聯盟實施大規模空中打擊,俄被迫中斷了同北約的正常關係。同年9月,俄駐北約總部代表恢復工作。
2000年2月16日,俄代總統普京和北約秘書長羅伯遜商定,俄羅斯將與北約恢復接觸。
2001年5月23日,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通過了關於反對北約東擴的決議。
9月26日,北約19國國防部長同俄國防部長舉行會議。雙方表示要在全球反恐怖主義鬥爭中緊密合作。
10月3日,普京在布魯塞爾第8次歐俄首腦會晤時表示,俄羅斯希望北約發生轉變,成為一個“更具政治化”的組織。
11月23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宮會見北約秘書長羅伯遜。普京主張大力提高俄同北約的夥伴關係水平,但明確表示俄不準備加入北約。
12月7日,北約-俄羅斯常設聯合理事會舉行外長會議。會議聲明指出,北約和俄羅斯決定建立一個新的合作機制,內容包括磋商、合作、共同決策以及協調行動和聯合行動。聲明還表示,北約與俄羅斯已經加強了在反恐怖鬥爭中和在其他領域內的合作。
2002年5月14日,北約成員國與俄外長在冰島舉行的北大西洋理事會外長會議通過了“北約—俄羅斯理事會”檔案。新的理事會是20國平等合作的機制,標誌著“20機制”的正式建立和啟動。
5月28日,在義大利首都羅馬舉行的北約和俄羅斯首腦會議簽署了“北約—俄羅斯理事會”檔案,新理事會正式取代5年前成立的北約-俄羅斯常設聯合理事會。1997年設立的俄羅斯-北約常設聯合理事會由於只是一個聯絡機構,並未起到更大的作用,俄羅斯對此並不滿意。北約-俄羅斯理事會作為後續機構,會長有北約首腦擔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