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六月十三,是大連市旅順渤海沿岸漁民們祭海祈福、為龍王爺慶生、牤牛島放生、的百年傳統節日,自2004年正式升級、命名為大連旅順(北海)漁人節以來,特別是在漁人節於2010年12月入選大連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正式成為大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後,旅順口區政府更是採取政府組織引導、民間主辦、社會支持、漁民與遊客廣泛參與的形式,將漁人節精心打造成為了大連旅順的集傳統民俗、海洋文化、旅遊休閒於一體的一個綜合性節慶活動品牌和百姓喜聞樂見的惠民工程,聞名遐邇,廣受歡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連旅順口區北海村漁人節
- 地理標誌:牤牛島
- 批准時間:2010-12
- 非遺級別:大連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 民族:漢族
- 形成原因:自然崇拜
- 類型:傳統節日
- 所屬地區:大連市旅順口區北海街道北海村
節日由來,節日習俗,歷史傳說,民俗盛會,海洋崇拜,
節日由來
大連旅順(北海)漁人節是大連市旅順口區渤海沿岸漁民們穿上傳統服裝祭海祈福、為龍王爺慶生的傳統節日,最早可追溯到百年之前。
2004年區政府聯合北海村進行史料采編、挖掘、整理,並對漁人節活動進一步完善,將村民一年一度的盛會改名為。
2010年12月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後,旅順口區政府更是採取政府組織引導、民間主辦、社會支持、漁民與遊客廣泛參與的形式,將漁人節精心打造成為了大連旅順的集傳統民俗、海洋文化、旅遊休閒於一體的一個綜合性節慶活動。
2015年7月28號是該旅順(北海)漁人節成功舉辦的第十二屆。
節日習俗
北海漁人節由來已久,早期漁民因為對於海洋的敬畏和感恩,自發性質的每年於陰曆六月十三對龍王祭拜,後來慢慢的形成一定規模,成為當地比較隆重的民間節日。
2004年開始,北海漁人節受到旅順口區政府的重視,從而成功的帶領北海村民舉辦了系統的一次活動。而後北海村民正式有了比過年還熱鬧的屬於自己的節日——“旅順(北海)漁人節”。
每年漁人節的一大早,村民就開始忙碌的為這熱鬧的一天做準備。凌晨4點就在活動地點開始搭台準備貢品,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進行中。每個漁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期盼著以這樣一種方式祈禱來年的風調雨順。
整個祭海的儀式在主祭人的祭詞宣讀結束之後開始,漁民們焚香祭拜,祈福求平安,喜悅中又藏不住那份樸實。
每年的這天,大家都會備好幾艘船和許許多多樣式海產品幼苗,開到海岸線十幾公里以外的“牤牛島”,讓這些幼苗回到大海。
歷史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北海村就生活著一群靠海吃飯的村民,他們一直過著富足的生活。
忽然有一天海里來了一隻不知名的惡蛟,鬧得海面波濤喧天,村民們也出不去海,日子過得一天不如一天,這件事後來被龍王得知,率蝦兵蟹將與之鬥了幾天幾夜,也未能分出勝負,後來龍王無奈求助天庭,為民請命。找到太上老君,老君得知哈哈大笑,給了龍王一隻五彩神牛,並告知龍王,此牛乃我坐騎青牛化身,帶他去制服那孽畜罷。
龍王當天便返回人間,趁著惡蛟深夜正酣,放出這五彩神牛,只看著神牛迎風見漲,一下壓在那惡蛟的巢穴上面,惡蛟瞬間被制服,這神牛便化作了今天的牤牛島,那惡蛟也再也不能興風作浪了。是日恰逢陰曆六月十三。
後來百姓為了感激龍王,就每年都在陰曆六月十三這天搭台祭拜龍王對百姓的恩德。
因為怕那惡蛟又出來興風作浪,所以每年村民在龍王生日這天都會去牤牛島周邊觀察一圈,沒有動靜方能安心。
這便是北海漁人節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