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史話(201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北洋軍閥史話(201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洋軍閥史話》是一本丁中江所著,201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洋軍閥史話
  • 作者:丁中江
  • 出版時間:2017年9月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頁數:2220 頁
  • ISBN:9787100150163
  • 定價:420.00 元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上起袁世凱小站練兵,下迄張學良東北易幟,歷時五十年,勾畫出清末民初軍閥紛爭的歷史畫面。北洋軍閥,是指北洋時代擁兵干政的軍人,他們多為袁世凱培植的卵翼,以“我北洋團體”、“我北洋派”自稱。北洋軍閥既代表袁世凱和他的這股勢力,同時也代表了他們統治大半部中國的這一時期。《北洋軍閥史話》(全四卷)是丁中江先生積累多年心血的力作,資料翔實,記述完整,對中國近代史、尤其是北洋軍閥史的研究很有參考價值,是一部既能增長知識又可閱讀欣賞、宛如文學作品的歷史讀物。作者以新聞分析手法處理大量歷史資料,條理井然,眼光獨到,書中附有大量珍貴資料和圖片,對填補坊間有關民國初年歷史著作的缺失極有助益。

圖書目錄

卷一 
阮文達序 1
再版胡健中序 3
五版沈雲龍序 4
一 北洋時代 1
二 早年的袁世凱 6
三 朝鮮練兵 11
四 列強逐鹿朝鮮 20
五 張謇和袁的恩怨 26
六 甲午戰爭與馬關和約 32
七 窮則求變 40
八 小站練兵 45
九 康有為鼓吹變法 54
十 百日維新 60
十一 新政功敗垂成 68
十二 康有為逃脫 79
十三 袁的《戊戌日記》 87
十四 義和團之變 93
十五 八國聯軍攻占北京 108
十六 辛丑和約 116
十七 北洋大臣任內 125
十八 北洋軍系的形成 130
十九 預備立憲的遠期支票 139
二十 死裡逃生,洹上歸隱 144
二十一 革命事業風起雲湧 151
二十二 黃花崗之役和保路運動 168
二十三 辛亥武昌起義 174
二十四 各省回響革命 182
二十五 拔大樹 188
二十六 南京光復 196
二十七 清廷最後的掙扎 201
二十八 和談 208
二十九 南京臨時政府 216
三十 北方的革命活動 224
三十一 軍心搖動 229
三十二 清帝退位 236
三十三 孫大總統薦袁自代 252
三十四 北方兵變 262
三十五 第一任民國政府 276
三十六 袁唐分手 286
三十七 內閣性質爭議 301
三十八 陸徵祥超然內閣 307
三十九 張振武被殺 316
四十 黎元洪賣身投靠 325
四十一 宋教仁毀黨造黨 335
四十二 孫、黃、袁、黎四巨頭協定 342
四十三 趙秉鈞張冠李戴 353
四十四 俄侵外蒙,英侵西藏 360
四十五 大借款似毒藥 375
四十六 政府和國會 382
四十七 宋教仁被刺 386
四十八 宋案水落石出 393
四十九 袁世凱的真面目 405
五十 李烈鈞湖口誓師 411
五十一 第二次革命 417
五十二 雖勝猶敗,得不償失 426
五十三 蹂躪民主 436
五十四 熊希齡名流內閣 441
五十五 民國正式總統 449
五十六 袁和國會交惡 456
五十七 袁解散國民黨 461
五十八 黎元洪北上入瓮 466
五十九 章炳麟龍泉寺“讀書” 475
六十 袁家的新約法 482
六十一 徐世昌出山復古 490
六十二 白狼軍神出鬼沒 500
六十三 復辟謬說 504
卷二 
六十四 歐戰給日本造機會 1
六十五 日本提出二十一條 8
六十六 中日會談經過 15
六十七 馮段離心離德 38
六十八 張作霖和陳宧 46
六十九 楊度和籌安會 52
七十 國體論戰 62
七十一 梁士詒和請願聯合會 76
七十二 外交上遭遇阻力 83
七十三 假戲真做 92
七十四 “半”推“全”就 103
七十五 皇帝總統 111
七十六 孫中山討袁 121
七十七 蔡鍔和小鳳仙 126
七十八 唐繼堯待機而動 135
七十九 雲南護國起義 145
八十 討袁軍事部署 150
八十一 康有為和袁世凱 158
八十二 貴州緊隨雲南 163
八十三 四川戰役 167
八十四 廣西回響 173
八十五 廣東被迫獨立 180
八十六 浙江獨立 184
八十七 軍務院組成 188
八十八 張宗昌暗殺陳其美 192
八十九 袁被迫下令撤銷帝制 197
九十 眾叛親離 207
九十一 馮、張、倪南京會議 216
九十二 陳宧求和與四川獨立 228
九十三 段祺瑞組責任內閣 240
九十四 湖南陝西獨立 247
九十五 皇帝總統歸天 253
九十六 川、陝、粵取消獨立 261
九十七 洪憲餘波 266
九十八 黎元洪繼任總統 276
九十九 段祺瑞大權獨攬 285
一○○ 將星殞落,國喪元勛 294
一○一 府院不和黎段水火 303
一○二 國會和政黨復活 308
一○三 徐樹錚和閣潮 313
一○四 浙江的變動 323
一○五 奉天的內訌 327
一○六 段閣和日本交往 338
一○七 私憤介入國策 342
一○八 張勛的三次徐州會議 350
一○九 對德絕交 362
一一○ 督軍團和公民團大鬧北京 367
一一一 督軍團再施壓力 378
一一二 黎免段職 384
一一三 徐州的復辟會議 388
一一四 黎元洪引狼入室 400
一一五 復辟鬧劇 413
一一六 偽諭、偽官 422
一一七 段祺瑞馬廠誓師 427
一一八 辮子軍不堪一擊 439
一一九 劫後的北京城 448
一二○ 馮國璋扶正 458
一二一 羅佩金督川被逐 467
一二二 戴戡戰死四川 473
一二三 孫中山在粵護法 479
一二四 段祺瑞在湖南碰壁 488
一二五 桂系自救反皖 496
一二六 關外的變化 500
一二七 馮段暗鬥明爭 503
一二八 段辭職和天津會議 510
一二九 天津督軍會議 517
一三○ 段祺瑞改任參戰督辦 521
一三一 馮國璋南下受阻 529
一三二 主和派低頭 537
卷三 
一三三 奉軍首次入關 1
一三四 北洋軍進占岳州 10
一三五 段祺瑞三度組閣 15
一三六 南方軍閥各行其是 22
一三七 湖南戰役 28
一三八 亦戰亦和 35
一三九 吳秀才脫穎而出 40
一四○ 徐樹錚殺陸建章 46
一四一 安福國會 52
一四二 徐世昌就任總統 61
一四三 副總統難產 70
一四四 和平之聲不絕如縷 79
一四五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89
一四六 徐樹錚西北籌邊 95
一四七 外蒙撤治 110
一四八 巴黎和會 117
一四九 山東問題失敗 130
一五○ “五四”愛國運動 137
附錄 曹汝霖的自白 146
一五一 學潮結合政潮 160
一五二 曹、章、陸免職 170
一五三 拒簽《凡爾賽和約》 177
一五四 反日愛國運動遍全國 185
一五五 和談兩個難題 200
一五六 上海和會 204
一五七 王揖唐上海碰壁 213
一五八 張作霖統一東北 220
一五九 直皖爭奪上海 224
一六○ 靳雲鵬組閣 229
一六一 皖系直系明爭暗鬥 237
一六二 滇軍在粵分家 248
一六三 七總裁內訌 253
一六四 吳佩孚衡陽撤軍 262
一六五 張敬堯為害三湘 268
一六六 湖南重見天日 277
一六七 張作霖扮演和平先生 281
一六八 直皖兩系正式翻臉 287
一六九 奉軍入關助直 295
一七○ 直皖的三天戰爭 303
一七一 懲辦禍首處理善後 313
一七二 天津巨頭會議 326
一七三 唐繼堯出亡廣州 336
一七四 聯省自治運動 348
一七五 廣州軍政府的顛沛 358
一七六 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 367
一七七 湘軍援鄂 375
一七八 吳佩孚揚威兩湖 385
一七九 山東五子 393
一八○ 唐繼堯重返雲南 398
一八一 湖南譚、程、趙之爭 407
一八二 孫中山在桂林主持北伐 414
一八三 孫中山北伐的阻礙 424
一八四 第三任靳閣垮台 433
一八五 梁士詒短命閣揆 438
一八六 曹、張、吳三角之間 451
一八七 直奉兩系翻臉 460
一八八 第一次直奉戰爭 472
一八九 馮玉祥進軍河南 480
一九○ 徐世昌辭職 486
一九一 黎元洪再作馮婦 492
一九二 吳佩孚調馮玉祥離豫 503
一九三 廢督裁兵徒託空言 507
卷四 
一九四 “黎”菩薩自身難保 1
一九五 直系分裂 11
一九六 羅文乾和金佛郎案 16
一九七 陳炯明叛變 29
一九八 孫中山離粵去滬 38
一九九 福建的三角鬥爭 44
二○○ 從汪大燮到張紹曾 52
二○一 臨城劫車案 60
二○二 滇桂軍逐走陳炯明 71
二○三 孫中山回粵就任大元帥 79
二○四 南北之間 84
二○五 黎元洪被迫下台 93
二○六 國會自行延長任期 113
二○七 曹錕賄選 122
二○八 賣布總統 136
二○九 東南的和平公約 140
二一○ 江浙戰爭齊勝盧敗 147
二一一 西南局勢紛擾 152
二一二 創辦黃埔軍校 159
二一三 張作霖率軍六路入關 165
二一四 吳佩孚四照堂點將 169
二一五 第二次直奉之戰 175
二一六 吳佩孚浮海南下 185
二一七 曹錕變成階下囚 196
二一八 馮玉祥和國民軍 206
二一九 段祺瑞入京攝政 209
二二○ 廢帝被逐出宮 217
二二一 張作霖入京出京 221
二二二 孫中山北上逝世 225
二二三 蔣中正蕩平兩廣群魔 236
二二四 長江的戰火 241
二二五 五卅慘案 251
二二六 孫傳芳驅逐奉軍 256
二二七 吳佩孚查家墩再起 263
二二八 郭松齡聯結馮玉祥 266
二二九 灤州兵變 277
二三○ 郭松齡兵敗被殺 289
二三一 徐樹錚廊房遇害 294
二三二 馮玉祥突變孤立 304
二三三 唐生智迫走趙恆惕 312
二三四 從許閣到賈閣 318
二三五 奉軍入關擊馮 325
二三六 國民軍退守北京 332
二三七 吳拒馮系投靠 340
二三八 顏惠慶攝閣 351
二三九 吳張兩巨頭北京會晤 360
二四○ 南口馮軍苦戰 367
二四一 軍閥殺記者 376
二四二 蔣中正誓師北伐 381
二四三 唐生智投效革命 390
二四四 吳佩孚痛失湘鄂 394
二四五 革命軍底定江西福建 403
二四六 奉張就任安國軍總司令 410
二四七 奠都南京 422
二四八 吳佩孚揮淚離鄭州 435
二四九 吳佩孚淒涼蜀道 446
二五○ 張作霖自封大元帥 454
二五一 馮玉祥會師中原 462
二五二 閻錫山加入革命 472
二五三 龍潭大捷 492
二五四 蔣中正下野、復職、渡江北伐 501
二五五 日本出兵山東和濟南慘案 507
二五六 光復北京祭告孫中山 519
二五七 日本軍閥炸死張作霖 532
二五八 張學良殺楊宇霆、常蔭槐 542
二五九 東北易幟全國統一 549
附錄 民國元年至17年北京政府名單 552
1. 北洋政府歷任元首(總統、執政、大元帥)姓名表 552
2. 北洋政府歷任國務院國務總理姓名表 554
3. 北洋政府歷任國務院及閣員姓名表 558
編後記 574

作者簡介

丁中江(1917-2004年),雲南賓川人,台灣著名史學家和政治家。雲南大學畢業,曾在法國巴黎進修,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專科肄業。歷任雲南省政府代理秘書長、“軍委會”特派員、廣州《天地新聞日報》社社長、昆明《雲南平民日報》社社長、曼谷《民主日報》董事長、香港《中南日報》董事長,參與創辦香港《新聞天地》周刊。1961年10月赴台,擔任中興大學外文系教授、系主任等職務,主講英國文學,並在文化大學任教。之後在台視、中視、華視擔任政治評論員。1978年至1984年被提名為台灣“考試院”考試委員。1988年冬,雲南耿馬大地震,率救災小組,攜藥品、衣物、捐款赴雲南災區慰問,從此致力于海峽兩岸民間文化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