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致遠號穹甲防護巡洋艦
- 外文名:Chi-Yuen Armour Deck Cruiser
- 長度:76.2 m
- 造價:84.5萬兩白銀
- 標準排水量:2300噸
- 吃水:4.57米
- 航速:18節
- 所屬國家:中國
致遠級巡洋艦是指中國清朝北洋水師在1886年向外定購的致遠和靖遠兩艘巡洋艦。二艦由英國“阿姆斯特朗”(Armstrong)所建,每艘造價84.5萬兩白銀。簡介 致遠及靖遠屬防護巡洋艦,裝有鋼製“穹甲”(水平裝甲),故又稱穹甲快船。致遠級排水量2,300噸,航速達18.5節,是北洋水師主力戰艦中速度最高的。致遠、靖遠及...
北洋水師致遠艦,2015年8月,國家文物局開始對“丹東一號”進行重點調查和打撈。經過一個多月的水下摸索,水下考古隊已打撈起一百多件文物。讓考古隊員沒有想到的是,一組瓷器碎片的意外出水,成為了破解“丹東一號”身份之謎的關鍵鐵證。考古隊員們對最新打撈上來的瓷盤碎片進行初步拼接,隨著圓形瓷盤的形狀被大體拼...
陳寶國 飾鄧世昌 配音- 備註致遠艦管帶,民族英雄 陳道明 飾伊東佑亨 配音- 備註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坐艦為松島號 葛優 飾何景 配音- 備註閩浙總督,福州將軍,原型為何璟 滕汝駿 飾丁汝昌 配音- 備註北洋水師提督 王志飛;李寧; 飾薩鎮冰 配音- 備註康濟艦管帶 胡亞捷 飾光緒 配音- 備註清朝皇帝 張光北 飾明治天...
“丹東一號”清代沉船(致遠艦)水下考古調查項目是2015年度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2015年10月在遼寧丹東港水域的沉船,已經被基本認定為是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壯烈戰沉的北洋水師“致遠號”巡洋艦。這個訊息令世人關注。這艘承載著中華民族世紀悲情的戰艦在121年後會用什麼方式重新浮出人們的記憶?深度挖掘致遠艦題材的重...
定遠號戰列艦(英文:Battleship Ting Yuen),是清政府時北洋艦隊主力艦之一,由中國清朝委託德國伏爾鏗造船廠製造的鐵甲艦。定遠號戰列艦艦長94.5米,寬18米,吃水6米,排水量7355噸,最高航速14.5節。定遠號戰列艦於1885年回國入役,編作清政府北洋水師旗艦,號稱“亞洲第一巨艦”。甲午戰爭期間,1895年2月...
清北洋水師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印章 清北洋水師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印章。現為館藏國家一級文物,收藏於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
“致遠艦”簡介 甲午戰爭留給中華民族的創痛是刻骨銘心的,因為它是一道中國近代史的分界線,一道令炎黃子孫心頭流血並隱隱作痛的鞭痕。正因為如此,即使一百多年過去了,我們仍然不能忘卻,大鹿島海域曾留下北洋艦隊四艘戰艦和600多名將士的忠骨,懷念那伴隨大潮起落、驚濤昭示的壯烈。打撈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經遠號裝甲巡洋艦,是晚清時期北洋水師的一艘裝甲巡洋艦(steel armoured cruisers)由德國伏爾鏗(Vulkan)造船廠建造,與“來遠”造價總計1739761兩銀,二艦為同級姊妹艦。“經遠”於1887年1月3日下水,“來遠”於1887年3月25日下水。同年底2艦與“致遠”、“靖遠”、“左一”一起回國,加入北洋水師。該型艦是...
艦史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11月,北洋大臣李鴻章通過中國出使英國大臣曾紀澤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訂購,派林鳴塤、張啟正、陳和慶監造。清廷原定將該二艦用於台、澎防務,後改留用於北洋水師。二艦參加了1894年9月17日的黃海大決戰。致遠艦在彈藥將盡且遭受重創後,由管帶鄧世昌下令沖向日本艦隊的主力艦吉野,欲...
於是,北洋艦隊各艦以艦首主炮猛烈轟擊敵本隊六艦。比睿、扶桑、西京丸號、赤城等後續諸艦,因速度遲緩,落於後方,被北洋艦隊“人”字形陣尖將日本本隊六艦組成之單縱陣攔腰截斷,分割為二,這時,定遠、鎮遠及右翼各艦發右舷炮火猛轟敵艦松島、千代田、嚴島、橋立;左翼之致遠、靖遠等艦則發左舷炮火截擊比...
1.北洋水師 北洋大臣:李鴻章。提督:丁汝昌。總教習:琅威理、漢納根。2.鐵甲艦 定遠級 定遠艦(管帶:劉步蟾)·鎮遠艦(管帶:林泰曾)巡洋艦 致遠級 致遠艦(管帶:鄧世昌)·靖遠艦(管帶:葉祖圭)經遠級 經遠艦(管帶:林永升)·來遠艦(管帶:邱寶仁)濟遠級 濟遠艦(管帶:方伯謙)平遠艦(管帶:李和)...
扶病監視行船”,親自指揮軍艦安全駛過,使出洋接船的北洋水師官兵們都深受鼓舞。在幾個月的歸航途中,因屢經風濤,其他艦的升火水手許多病亡,只有致遠艦的水手得鄧世昌熱心關照,只有一名水手病故。此外,鄧世昌還多次指揮北洋水師的官兵們沿途操演海戰的各項科目,“終日間變陣必數次”,“時或操火險,時或...
2015年11月4日,聯合調查隊在北京召開專家論證會,專家們根據考古實物資料並結合史料判定,“丹東一號”沉艦即為1894年甲午海戰中北洋艦隊的致遠艦。“致遠艦的發現意義重大,歷史文物價值不可估量。因此,在致遠艦沉艦遺址地附近建設中國甲午海戰遺址博物館,能夠更好地還原歷史,更有利用於文物的保護、宣傳和展示。
1887年春,鄧世昌率隊赴英國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訂造的“致遠艦”、“靖遠艦”、“經遠艦”、“來遠艦”四艘巡洋艦,是年底回國。歸途中,鄧世昌沿徒安排艦隊操演練習。因接艦有功,升副將,獲加總兵銜,任“致遠”艦管帶。1888年,鄧世昌以總兵記名簡放,並加提督銜。是年10月,北洋海軍正式組建成軍,鄧世昌任...
該片講述了鄧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反對李鴻章主和,指揮北洋艦隊英勇抗擊日本海軍,在彈藥用盡後,率領致遠號戰艦硬撞敵艦吉野號,不幸被魚雷擊中,以身殉國的故事。劇情簡介 清末,中國北洋水師整裝待發,擬為運兵的商船高升號護航。但正要起錨時突然傳來熄火的命令,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前往提督衙門詢問原因。提督丁汝昌...
不幸一發炮彈擊中致遠艦的魚雷發射管,導致致遠艦爆炸沉沒。鄧世昌墜海後,其隨從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絕,並說:“我立志殺敵報國,今死於海,義也,何求生為!”鄧世昌與全艦官兵250餘人一同壯烈殉國。1894年10月5日,北洋大臣李鴻章在《奏請優恤大東溝海軍陣亡各員折》中談到,“鄧世昌首先沖陣,攻毀敵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