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樞密院是遼代最高軍政決策部門。是契丹族對中原封建政權職官制度的繼承和改造的結果。
北樞密院是遼代最高軍政決策部門。是契丹族對中原封建政權職官制度的繼承和改造的結果。
北樞密院是遼代最高軍政決策部門。是契丹族對中原封建政權職官制度的繼承和改造的結果。...
樞密院,封建時代中央官署名,五代至元的最高軍事機構,唐始設樞密使,掌文書,以宦官任之。後唐時樞密使輔佐宰相,分掌軍政。宋設樞密院與“中書”分掌軍政大權,...
北樞密院中丞司,官署名。遼朝北樞密院所屬機構。掌糾察百官,興宗重熙二十年(1051),“罷中丞記錄職官過犯,令承旨總之。”(《遼史 ·興宗紀》) ...
契丹樞密院,契丹王朝中央官署。又稱“契丹北樞密院”。《遼史·百官志》稱:契丹官制特點,“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北面治宮帳、部族、屬...
知北院樞密使事,官名。遼朝置為北面官,北樞密院官員。與北院樞密使共領北樞密院,或以北院樞密副使為之,或以他官為之。 ...
給事北院知聖旨頭子事,官名。遼朝置。北面官,北樞密院官員。在知北院貼黃下,為北樞密院掌誥命奏事官。又稱“給事北院知聖旨事”。 ...
北院都承旨,古代官名。遼朝北樞密院官員,在簽書北樞密院事下。掌傳達皇帝旨意,持詔宣問等事,佐理樞密院日常事務。 ...
樞密使一職始置於唐後期,為樞密院主官,以宦官充任,五代時改由士人充任,後又逐漸被武臣所掌握,辦事機構也日益完善。為適應連年戰爭的局面,樞密使把軍政大權...
(《遼史》卷45《百官志》)其制北面官設北樞密院、南樞密院、北南二大王院、夷離畢院、宣徽院、敵烈麻都司等機構,分別相當於漢制的兵、吏、戶、刑、工、...
北面官雜用唐官職名,但含義不同,因其官署分設皇帝牙帳南北,故又有南北之分,北樞密院掌軍政,南樞密院掌民政,北宰相府與南宰相府皆掌佐理軍國大政,北大王院與...
遼帝是國家軍政的最高決策者,也是最高的軍事統帥。北樞密院既是北面官系統的宰輔機構,又是全國最高軍政機構。它稟承皇帝的旨意,處理軍機,統御全國的軍事力量。...
北、南樞密院分別是北、南面官的最高機構。北樞密院以下北面官制,大量保存契丹部落舊制,包括北、南大王院、敵烈麻都司(管禮儀)等。南樞密院以下南面官制,則...
當時遼東下雨傷害了莊稼,北樞密院大舉徵發瀕河住戶之男丁以修治堤防。有司接旨後覺得十分嚴厲緊急,只有公鼎說:“邊境要地剛剛安寧,又大興徭役,這不是利國便農...
屬官有知樞密院事、北院樞密副使、知北院樞密副使事、同知北院樞密使事、簽書北樞密院事。南面官的最高機構是南樞密院(阿保機時代叫做漢兒司),《遼史·...
累遷知三司使事。天慶末,拜廣陵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知樞密院事。金兵已拔上京,北樞密院恐忤旨,不以時奏。大遼故事,軍政皆關決北樞密院,然後奏御...
A.據《元故嘉議大夫工部尚書李公墓志銘》記載:考榮,贈嘉議大夫、僉書樞密院事、上輕車都尉、隴西郡侯;妣高氏,隴西郡夫人,繼魏氏,隴西郡太夫人。...
開泰元年(1012年),韓昌的四伯父遼國大丞相、晉王韓德讓去世後,韓昌被調回朝廷重用,被封為北樞密院副使、北院宣徽使,位列九卿,與韓德讓舉薦的接班人耶律世良同...
大康初年,北樞密院使耶律乙辛權傾朝野。...... 大康初年,北樞密院使耶律乙辛權傾朝野。中文名 大康七年 類型 古代錢幣 年代 遼 規格 直徑:4.0cm,厚: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