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海域地球物理考察

北極海域地球物理考察

《北極海域地球物理考察》是2016年中國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極海域地球物理考察
  • 作者:國家海洋局極地專項辦公室編
  • 出版社:中國海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279531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面對當前國際極地形勢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南北極環境綜合考察與評估”專項獲得國家批准,正式以南北極專項為背景,我國相繼組織實施了第五次和第六次北極科學考察,北極海域地球物理考察作為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得以開展,獲得了一批有價值的科學考察數據和研究成果。
  《北極海域地球物理考察》總結了專項實施以來北極海域地球物理考察的成果,並結合曆次考察的數據,對北極海域地球物理特徵和變動趨勢進行了初步分析。

圖書目錄

第1章 總論
第2章 考察的意義和目標
2.1 考察的背景和意義
2.2 我國曆次北極地球物理科學考察回顧
2.3 考察海區概況
2.3.1 挪威-格陵蘭海的摩恩-克尼波維奇洋中脊
2.3.2 羅蒙諾索夫脊
2.3.3 加拿大海盆
2.3.4 白令海
2.4 考察目標
第3章 北冰洋地球物理考察主要任務
3.1 考察航次及考察重大事件介紹
3.1.1 第五次北極科學考察
3.1.2 第六次北極科學考察
3.2 考察區域、斷面、站位及路線
3.2.1 第五次北極科學考察
3.2.2 第六次北極科學考察
3.3 考察內容
3.3.1 北極重力
3.3.2 海面拖曳式磁力
3.3.3 近海底磁力
3.3.4 海洋反射地震
3.3.5 海底熱流
3.3.6 船載雙頻CPS測量
3.4 考察設備及負責單位
3.4.1 海洋重力儀
3.4.2 船載三分量磁力儀
3.4.3 海面拖曳式磁力儀
3.4.4 近海底磁力儀
3.4.5 海洋反射地震設備
3.4.6 海底熱流溫度計
3.4.7 船載GPS
3.5 考察人員及分工
3.5.1 上海極地碼頭重力基點測量
3.5.2 黃河站地磁日變觀測
3.5.3 第五次北極科學考察
3.5.4 第六次北極科學考察
3.6 考察完成工作量
第4章 考察獲取的主要數據與樣品
4.1 考察獲取的主要數據
4.1.1 海洋重力
4.1.2 海面拖曳式磁力
4.1.3 近海底磁力
4.1.4 海洋反射地震
4.1.5 海底熱流
4.2 數據處理方法
4.2.1 海洋重力測量方法
4.2.2 海面拖曳式磁力測量方法
4.2.3 三分量磁力數據的處理方法
4.2.4 近海底磁力測量方法
4.2.5 海洋反射地震處理流程
4.2.6 海底熱流處理方法
4.2.7 船載雙頻CPS測量
4.3 數據反演
4.3.1 磁異常化極與磁化強度
4.3.2 均衡重力異常
4.3.3 Mobo面的反演
4.4 質量控制與監督管理
4.4.1 質量保障組織機構及人員分工
4.4.2 質量目標
4.4.3 航次任務質量保障計畫
4.5 數據總體評價情況
4.5.1 海洋重力
4.5.2 海洋重力數據質量評價
4.5.3 海面拖曳式磁力
4.5.4 近海底磁力
4.5.5 海洋反射地震
4.5.6 海底熱流
第5章 考察數據分析與環境初步評估
5.1 北冰洋基本地球物理場特徵及初步認識
5.1.1 北冰洋的重力場特徵
5.1.2 北冰洋的磁力場特徵
5.1.3 北冰洋的熱流特徵
5.1.4 北冰洋的地層特徵
5.2 重點內容的分析與評價
5.2.1 摩恩洋中脊非對稱擴張的機制
5.2.2 摩恩洋中脊軸部磁場變化特徵
5.2.3 加克洋中脊的地幔熔融與蛇紋岩化特徵
5.2.4 羅蒙諾索夫脊的岩石圈熱狀態及構造沉降歷史
5.2.5 楚科奇邊緣地地層與構造特徵
5.2.6 美亞海盆的擴張歷史
5.2.7 楚科奇海地聲特性研究
5.2.8 基於船載雙頻GPS的北極(80°-87°N)水汽年變化估計
5.2.9 白令海Navarinsky峽谷海底形成機制
5.3 主要成果總結
第6章 考察的主要經驗與建議
6.1 考察取得的重要成果
6.2 考察的主要成功經驗
6.2.1 儀器的保障
6.2.2 人員一專多能
6.2.3 科學問題清晰明確
6.2.4 極地環境與作業視窗
6.2.5 立足國際研究現狀
6.3 考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6.3.1 作業時間有限
6.3.2 作業手段相對單一
6.3.3 人員不足
6.4 對未來科學考察的建議
6.4.1 設定專業化航次
6.4.2 加強國際合作
6.4.3 明確國家需求
6.4.4 提升極地考察技術
參考文獻
附屬檔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