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條早雲

北條早雲

北條早雲(1432年-1519年9月8日),原名伊勢長氏,一族中的通稱為新九郎,日本戰國時代大名,第一代後北條氏當主,日本史上第一位戰國大名。早年並不出名,只是在公卿身邊工作。關於他的出身與前半生的經歷,由於缺乏可靠的史料,而有多種說法,但出身於京都伊勢氏家庭則是比較一致的看法。

北條早雲這個名字是其嫡子北條氏綱時代將伊勢氏改稱為北條氏後所改變的稱呼。早雲在世期間,大多的記載稱呼為伊勢新九郎,晚年時候因其出家法號為早雲庵宗瑞而稱為伊勢宗瑞。本名伊勢盛時,亦有長氏或氏茂的諱名,一族中的相傳通稱為新九郎。江戶時代以後至現代的歷史學家與各種檔案記載為了方便起見,幾乎統一以北條早雲來稱呼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條早雲
  • 外文名:ほうじょう そううん
  • 別名:伊勢長氏,伊勢盛時
  • 國籍:日本
  • 民族:和族
  • 出生日期1432年
  • 逝世日期1519年9月8日
  • 職業:武士、戰國大名
  • 主要成就:統一相模伊豆,奠定後北條氏百年基業
    “戰國大名”的先驅
  • 出身:京都伊勢氏家庭
  • 時代:戰國時代
  • 戒名:早雲寺殿天岳宗瑞大禪定門
  • 法號:早雲庵宗瑞
人物概況,歷史背景,出身經歷,今川內亂,關東攻略,征戰生涯,統一相模,早雲逝世,內政功績,人物評價,人物相關,後論,研究,人物軼事,早雲傳記,

人物概況

歷史背景

經“應仁之亂”,日本進入了內戰頻繁的“戰國時代”。這一時代的社會特徵是“下克上”,即舊有秩序和舊的權威階層的傾覆。各地百姓和國人(地方的地主)紛紛展開反抗領主,爭取自由的鬥爭。
其中規模最大的是1485年底在山城(今京都府東南部)爆發的“國人一揆”和1488年爆發的持續了百餘年之久的“一向一揆”(佛教一向宗信徒起義)。 在封建領主階級內部,舊有的等級秩序破壞殆盡。大名不把將軍放在眼裡;家臣又背叛大名,攻殺主家;同族相殘,子弒父,弟殺兄,到處是刀光劍影。在爭奪領地的生死搏鬥中,一些和中央幕府權力無關的地方領主和武士們,依靠實力逐漸成長起來,各自控制一方,取代了幕府任命的舊的守護大名。他們被稱為“戰國大名”。
北條早雲是“戰國大名”的先驅。其勢力範圍在關東南部(今神奈川縣、靜岡縣)一帶。

出身經歷

北條早雲,原名伊勢長氏,一族中的通稱為新九郎,桓武平氏伊勢流十一代當主備中國高越山城城主伊勢貞藤之子。成為興國寺城城主時改名盛時。於京都參禪時取名宗瑞,自號為早雲庵主。後世統稱北條早雲庵宗瑞,簡稱北條早雲。
北條早雲生於永享四年(1432),卒於永正十八年(1521),享年八十八歲。一生都使用伊勢這個姓氏,改伊勢為北條是其子氏綱時代的事,後人為了尊重起見仍然稱早云為北條早雲而不稱伊勢早雲。
第一代將軍的弓馬師傅小笠原貞宗根據臨濟宗禪僧清拙正澄的《大鑒清規》制定了宮廷禮儀。三代將軍時,再度由小笠原氏今川氏伊勢氏三家合力重整節文,奠定了現代日本人的行儀規矩和慶祝儀式,其中伊勢家專門負責宮廷禮節規範。備中伊勢家和京都伊勢家是遠親。
北條早雲北條早雲
早雲二十餘歲時獲伊勢氏同族的舉薦,上京擔任將軍足利義視的專用引見人(各大名拜見征夷大將軍前必須有引見人的同意核准),自身仍然繼承備中高越山城三千石的俸領。
應仁之亂起,早雲隨義視避居伊勢國(三重縣),後義視回京時早雲不願同去,便放棄領地與引見人身分隱居於伊勢山中,成為浪人。此時與荒木兵庫、山中才四郎、多目權兵衛、荒川又次郎、大導寺太郎與在竹兵衛等六人結義,揚言:“現在正是立身揚名的好機會。關八州古來便是群雄割據之地,只要掌控此處,定能奪取天下。大家同心協力一起開創新天地吧!”“關八州”是"關東八州"簡稱,八州是相模(神奈川縣)、武藏(東京都埼玉縣、神奈川縣東部)、安房(千葉縣南部)、上總(千葉縣中部)、下總(千葉縣北部與茨城縣西部)、常陸(茨城縣)、上野(群馬縣)、下野(栃木縣)八國。
七人於前往駿河國(今靜岡縣東部)途中特地到伊勢神宮參拜,喝了神水,並在神前立誓:“無論發生何事,七人絕不能反目不和。彼此摩旗相助,努力建立軍功,砥行立名。如果有人幸運當上大名,其他六人必俯首稱臣,協助該人治理國家。”

今川內亂

應仁二年(1468)七人循東海道東進,到達駿河國今川館城(後之駿府城)投靠駿河守護今川義忠。早雲原先於京都擔任引見人時,曾把胞妹(北川殿)許配給上京拜見將軍的義忠為侍妾,北川殿深得義忠的寵愛,為他生下了獨子龍王丸(後來的今川氏親,即今川義元之父)。
北條早云為首的七武士早期一直是客卿身份,只是偶爾參加小戰役,沒有什麼作為。直至1476年,北條早雲44歲時才再度登上歷史舞台。
北條早雲像北條早雲像
文明八年(1476)義忠受幕府之命,向屬於斯波氏的領地遠江國擴展勢力,討伐在駿河靠遠江邊境一向一揆獲勝回今川館城時,遭到尾隨而來的殘餘一揆眾襲擊當場戰死,餘眾大潰而回。
今川義忠正室無後代,只有北川殿生有1個年僅6歲的庶子龍王丸。今川氏眾臣大為驚慌,在忙亂中分立成兩派,互相支持以義忠獨子龍王丸或義忠之弟小鹿新五郎范滿為新主。今川氏的家臣們也都想乘機控制領國的統治權,於是紛紛介入今川氏同族之爭。駿河是室町幕府通向關東地區的要害之地。因此,今川氏的內訌也引起幕府方面的關注。今川家祖宗是足利幕府之祖足利尊氏的三子,權勢相當於副將軍,而且是直系子孫,如果京都將軍無後,今川家資格繼承將軍地位。
今川家為了後繼問題而鬧得天翻地覆時,北條早雲身邊的六武士也惶惶不可終日,輪流向北條早雲建議,要他出面解決問題。但北條早雲卻從容自在地答道:“時期尚早。”、“別慌。目前的今川家等於是剛長出一個腫包,要讓這個腫包完全化膿後才能對症下藥。如果我現在出面調解,恐怕效果不彰,且會弄巧成拙。反龍王丸派的一定會認為我偏袒自己人,要我別多管閒事。記住,我們現在只是客卿身份,沒資格插嘴。”六武士聽後,只得作罷。
兩派最後爆發嚴重衝突險些以刀兵相見,最後掘越公方足利政知聯合山內上杉憲政出兵三百、扇谷上杉定正派遣家老太田道灌領兵五百同時前往駿河觀察動亂,都想預備趁亂併吞駿河今川氏。
早雲此時先行提出一個折衷案來調解兩派眾臣之衝突,在獲的兩派眾臣的承認此案與允許之下前往兩軍的陣地呈報。早雲所提出的折衷案為:“龍王丸是今川家的繼承者,但是目前先由范滿充任龍王丸的監護人。范滿可以在龍王丸尚未元服之前先暫時代理今川家的政事”。在太田道灌的同意與幫助下,堀越公方與山內上杉聯合軍也同意了這個折衷案,兩軍同時退回其領內。
成功歸來的早雲並沒有以此功勞而自居,反而在文明十一年(1479)離開了駿河回到殘破不堪的京都,再次的擔任幕府的“申次眾”一職。這段時間裡,早雲除了必要的公務會出門外,其他的時間大多待在他居住的禪寺內修心養性。在他待在京都的這段時間,先後住在建仁寺與大德寺。時至今日,兩寺所珍藏的文獻紀錄仍查得到早雲那時在寺里的證據。時間飛快的過去,到了長享元年(1487)時,又是因為今川家的繼承權的爭鬥,使得早雲不得不向幕府辭職前往駿河。
當初年幼的龍王丸在長享元年時已經十七歲了,並且準備要進行元服式好來正式繼承今川家家督。可是,原先以監護人代行家督的小鹿范滿與其黨羽不肯交出家督權,並提出許多無理的要求來延後龍王丸的元服時間。北川殿見情況不對便立即寫密函派遣使者快馬前往京都通知早雲。當早雲接到北川殿的密函以後,應該就已經了解此去將有可能喪命於駿河,或是終生無法再回到京都的可能了。
早雲與荒木等六人在接到密函時連夜離開京都前往駿河,當他們秘密抵達駿河時,正好是兩派人馬在爭吵到最激烈的時候。長享元年十一月九日抵達了駿河的早雲就立即與支持龍王丸的今川家臣聯絡並且秘密的聚集了眾人到北川殿的住所石脇城。當眾人到達了石脇城後,早雲立刻提出他的看法與意見:“以龍王丸為家督來繼承今川家是當初兩方都同意的事,范滿殿在龍王丸尚未元服以前代行家督政務也是約定之一;但是現在范滿殿一黨諸人很明顯是想要違約!此事要是傳出去,鄰近的兩公方兩管領一定又會藉機來生事。我認為現在應該先下手為強,立即除去范滿殿一黨。事後我們都不需要擔心會受到外界任何的非議與責難,因為當初的條約是公開的,且有兩公方兩管領的人做證,是對方先違約,我們則是守護年幼的主君。所以我們這邊有著絕對的大義名份可以討伐叛徒。”
北條早雲北條早雲
諸人立即同意了早雲的提議。早雲就在密會當晚組織突擊軍由他親自領隊前往小鹿一黨所盤據的今川館城進行襲擊。經過一場激戰後,小鹿范滿以下的家臣都全員戰死,而范滿本人也被當場誅殺。

關東攻略

范滿一死,駿河國內的反龍王丸勢力不久就完全瓦解了。而早雲責繼續幫助龍王丸四處奔走,最後終於取得了兩公方的正式承認使侄兒龍王丸成為今川家之正統家督。同年龍王丸就元服改名為氏親。
北條家家紋北條家家紋
因累積以上數功,氏親便與其母北川殿還有諸重臣商議要對早雲進行賞賜。商議的結果是讓早雲自行選擇駿河國內最富庶的一個郡作為酬謝。但是早雲此時卻向氏親提出了以今川館城東方駿河與伊豆交界的興國寺城與周邊十二個鄉為賞賜。此一要求讓氏親與所有人大吃一驚。因為興國寺城與周邊的十二鄉是駿河國內最貧瘠荒涼的土地,不是沼澤,就是濕地,整體收入頂多可養二百至二百五十個手下。那裡靠近箱根山脈的南端,興國寺城則建築在箱根古道的出口愛鷹山南面的根古屋上面。這邊是最荒涼貧瘠的山野鄉下,也是今川家一樣不甚重視的一個地區。興國寺城與其說是城,不如說是一個臨時性的山寨還比較適合。換句話說,北條早雲56歲才當上城主。
早雲就在這個小小的興國寺城開始發展,除了處理自己領地的政務外還兼任輔佐氏親的工作。早云為興國寺城主時體切被當地貧瘠地形所苦的農民,實施一連串的利民政策,不斷的開發新田重整水利,常親自帶頭進行各種軍事或民政的建築工事。為了真正能讓貧苦的農民得以休生養息,早雲改變租稅。將領地內的稅制改為大幅降低領民負擔的四公六民制。
北條早雲像北條早雲像
為了增強力量,早雲不斷的招撫路經東海道浪人,將他們給收編成軍。如此一來,他就以極快的速度發展出一支人數雖少但精悍的部隊。除此之外,他還開始接觸相模西境箱根山群中有後來“戰國三大忍眾”之稱的風魔忍眾。大幅度的強化了他的情報收集來源,得以了解許多關東地區的情勢。據說就是這個時候開始,早雲有了想要立足稱霸關東的願望。

征戰生涯

堀越公方討伐戰
延德三年(1491),堀越公方足利政知病死。因政知後妻圓滿院所讒言陷害關入監牢的前妻長子足利茶茶丸趁亂逃出,他一舉殺了政知後妻圓滿院與異母弟潤童子,自行繼位為二代堀越公方。次弟足利義澄這時已入法門,僥倖逃過一難。義澄正是室町幕府日後的第十一代將軍。此次事件史稱為「豆州騷亂」。
茶茶丸性格乖僻,且用非常手段繼位,家臣當然無法心服,內訌頻繁,繼位後,常以小事為由殺戮家臣,致使多數家臣對其產生反感與排斥。眾家臣以政知的老臣外山豐前守與邱山藏人為首腦與茶茶丸對立,而伊豆各豪族也因此紛紛表示不承認新的堀越公方的統治權。至此,伊豆一國陷入了混亂狀態。
在距離堀越御所不遠的興國寺城的早雲很快就知道了這件事情。為了實地的探勘進軍路線與當地形勢和民心向背,早雲假扮成僧侶數次孤身前往伊豆旅行。最常逗留的地點就是堀越御所附近的善修寺,暴政。幾經考慮後,他決定利用此機會擴大自己的勢力。明應二年(1493),下定決心的早雲煽動了扇谷上杉定正,讓定正興兵突擊山內上杉顯定,造成了兩上杉又一次的衝突。這一來使得茶茶丸派遣大部分的部隊前去支援顯定,讓堀越御所的駐守兵力大減。同時間他考慮到興國寺城僅僅只有兩百名的軍勢,為求計畫周全而遣使向駿河的侄子氏親調借了三百名的兵力使用。
早雲一切都準備妥當後親自指揮這五百名的部隊從駿河清水港出發,越過駿河灣抵達伊豆半島。為了要掩人耳目進行襲擊,早雲的部隊化整為零的分批出發,登入伊豆後再行集合。這樣一來,竟然連當地的土豪也沒發覺早雲的行動。
突擊行動順利的早雲軍很快就殺至堀越御所。據“北條五代記”一書所載,早雲軍僅兩個時辰就順利的攻下了堀越御所,並且當場斬殺了足利茶茶丸。而「鎌倉九代記」中則是說茶茶丸趁亂脫逃,走海路到達了相模三崎城接受三浦義同的保護。直到三浦一族被早雲消滅時才死。另傳一說茶茶丸逃向甲斐接受武田氏保護,現日本史家已證實此為錯誤之說法。
伊豆平定戰
攻下堀越御所後,早雲將茶茶丸的首級懸掛示眾,並且四處豎立告示牌宣告茶茶丸的暴虐罪行。當時堀越一帶正好熱病肆虐,早雲立刻命人從駿河購買大量治療熱病所用之藥品施捨給患病的領民。除此之外,他還將興國寺城的大部分積糧運來散發給貧農。沒過幾天,不但當地的領民效忠於他,連附近的一些土豪(梅原氏、佐藤氏、上村氏)也紛紛前來投靠。不過,還是有許多的堀越公方遺臣與土豪對早雲反感而進行反抗。 伊豆中央地帶的狩野城城主狩野道一與伊豆東海岸的伊東城城主伊東伊賀入道首先對早雲進行反抗。為了征服狩野與伊東這兩支土豪,早雲在堀越御所南方興建了柏久保城作為橋頭堡。很快的,早雲就降服了這伊豆田方郡的兩大土豪。伊豆南面賀茂郡根城城主關戶播磨守吉信是足利茶茶丸的舊臣。面對早雲的柔性勸降絲毫不為所動,還將領民與士兵共一千人集合入城內,向早雲發下了通戰書。此時的早雲一反之前寬大為懷的作風,領軍兩千猛攻深根城。四日激戰後,順利攻下深根城。關戶吉信一家全被被俘斬首示眾,城內殘兵與領民也全數遭到屠殺。據記載,城內領民只有女人、小孩、僧侶各一人被饒恕不殺。其他被殺的人不論軍民一律斬首,與吉信一家的首級一起在深根城外大道旁一字排開的插著。
北條早雲像北條早雲像
早雲的這種嚴酷與懷柔互用的手法很快的就讓伊豆其餘未降服的土豪(村田氏、高橋氏、山本氏、蔭山氏)前來降服,伊豆一國於焉落入早雲手中。
早在攻下了堀越御所的時候,早雲就在御所旁的天岳山(天狗岳)上開始興建了韭山城,作為他統治伊豆的根據城。伊豆平定後不久,韭山城也興建完成。早雲就此韭山城為最大的據點,開始進行對西相模的侵攻作戰。
小田原奪取戰
順利取得伊豆統治權的早雲並未以此結果而滿足。相反的,他一方面加強在伊豆的統治權,一方面暗自謀畫著對於相模的入侵作戰計畫。當時相模一國是瓜分成東西兩部分。山內上杉統有西相模,扇谷上杉則是有岡崎城以東的東相模。在早雲的計畫之內,扇谷上杉是當前的暫時盟友,所以矛頭當然對準了山內上杉下手。而且,之前的堀越公方與伊豆一國都是受到山內上杉的控制。既然已經殺了堀越公方又奪取伊豆,山內上杉絕對不會這樣簡單就罷休。 要進攻西相模,首要的目標就是西相模的中心點-小田原城。小田原城當時是山內上杉顯定的重臣大森氏賴的居城。氏賴為人謹慎小心,在早雲奪取了伊豆之後就更加的強化武裝防備。為了減低氏賴的防備心,早雲多次派人帶上親筆信欲求通好,不過都遭到氏賴嚴厲的拒絕。「北條五代記」記載,氏賴曾向其子藤賴與家臣訓誡說:“伊勢新九郎者乃國之盜也。此賊專一盜他人之國,汝等不可不防”。早雲見氏賴毫無破綻,只得靜待新的時機到來。
氏賴不久後就患病死去,其子藤賴順利繼位。早雲藉此機會又向藤賴示好,命人送上大量的伊豆山林野味與從京內購來的珍玩。此舉果然獲得藤賴的好感,藤賴並且多次邀請早雲前來小田原拜訪作客。眼見藤賴對其完全沒有戒心,早雲就開始了計畫中下一步的軍事行動。明應四年(1495)九月,早雲遣使向藤賴表示:“伊豆的山林內野鹿繁殖過多已經影響了農民的糧食種植,所以必須進行大規模的圍捕狩獵。在狩獵時若是有不慎越過國境誤入相模箱根山中,請勿罪責。獵後當奉送所獲之物作為補償。”信任早雲的藤賴當然不以為意,竟然派人回覆說:“任聽方便”。
北條早雲像北條早雲像
收到回信的早雲立刻組織士兵五百名偽裝成要狩獵的樣子,前往箱根山內的蘆湖紮營等待了三天。另一方面,早雲命令手下的忍者驅趕著預先準備好的一千頭牛到小田原附近的石垣山內埋伏。第三天夜晚時,早雲命人在牛角上綁著火把、牛尾灑上燃油悄悄朝小田原城接近。他與五百人的部隊則尾隨於牛群後。當這一千頭牛接近小田原城時,牛角的火把與牛尾都引火點燃。被火灼燒的牛群發狂的朝小田原城猛衝,而趕來支援的風魔忍者則再小田原城四周與附近村落放火。整個小田原城與周邊地區都陷入了一片火海,早雲與五百兵士也進行突擊殺入城中。正在睡夢中的藤賴根本無法抵抗,只有在少數的家臣保護下逃離。只以少數部隊所發動的突擊,就成功的奪下了小田原城的早雲,時年六十八歲。
相模中部侵攻戰
奪下小田原城的早雲並未直接將居城遷入小田原,反而撤回了伊豆韭山。小田原成則交給了親弟彌次郎駐守。明應五年(1496)山內上杉顯定率大軍反撲攻入西相模,小田原城的彌次郎率軍出戰當場戰死。早雲急忙來援才勉強將顯定給擊退。此後早雲了解了山內上杉仍舊擁有一定的實力,若非之前與扇谷上杉互相鬥爭使得其勢力出現空隙,他根本不可能有機會取得伊豆與西相模。專心的鞏固西相模的防禦措施與強化統治權才是當前唯一的辦法。而且要擊敗兩上杉,還是得要從兩上杉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下手才可。 此時扇谷上杉定正早已死去,繼位者是他的養子朝良。早雲與朝良保持一定的友好關係,全部精力都放在領土與盟國關係的維持上。同時期,應仁之亂雖已大致結束,但東西兩軍之舊部勢力仍於京都與其周邊爭戰不休,且戰火更擴大到西國與九州。永正元年(1504)早雲應朝良的要求出兵援助,與上杉顯定、越後守護上杉房能(顯定之弟)聯軍大戰於武藏的立河原。之後趁著兩上杉暫時和談之際,早雲又在永正三年(1506)與永正五年(1508)先後應侄兒氏親的請求援助出兵三河。據今川家文書所記載,永正五年早雲協同今川家出兵以後氏親對於早雲的稱呼就開始改稱“屋形樣”(對大名守護的同等尊稱)。這就表示今川家承認了早雲不再是今川的一員客將而是個獨立的大名。永正七年(1510)六月,早雲成功的策反了上杉朝良的家臣上田正盛,取得了武藏權現山城的控制。之前一直與早雲友好的朝良大怒,立即聯合了山內上杉顯定的養子上杉憲房。兩上杉聯軍猛攻權現山城,早雲也率兵前去救援。激戰後早雲大敗而還。同年九月,上杉朝良又率大軍襲擊早雲在西相模的防禦據點鴨澤。此戰以後,早雲完全的了解了如果以兩上杉同時為對手是絕對不可能有獲勝的機會。故而在永正八年(1511)年與上杉朝良進行和談,和談成功後又為早雲爭取到一些時間。此時的早雲知道和談只是一時的,而情勢早晚會有變動,要搶在局勢變動以前先行下手取下相模全境才是上策。
北條早雲像北條早雲像
幾經分析後,早雲將目標定在相模中部與東部最大的豪族三浦氏。三浦氏的據點是相模中部的岡崎城,當時的城主是上杉朝良的重臣三浦義同。如果可以順利的消滅三浦一族,那么扇谷上杉在相模的勢力就會完全瓦解。相模對武藏的幾個重要通道也能完全的落入早雲手中,徹底的鞏固相模與伊豆的控制權。除去三浦,就等於拔去扇古上杉唯一的獠牙。
永正九年(1512)八月九日,在毫無預警之下早雲發動軍勢突擊岡崎城。此次突擊讓號稱猛將的三浦義同也抵擋不了,很快的就敗退棄城而走,逃去了支城住吉城。當早雲還沒前來追趕時,義同又撤往相模東部的新井城防守。義同一走,整個相模中部各城全數落入早雲之手。此時的他順利的進駐古都鎌倉。早雲進入這前北條氏的根據地-鎌倉時,曾留有一首和歌來紀念:
「枯るる樹にまた花の木を植ゑそへて
もとの都になしてこそみめ」
鎌倉在關東的政治地位之重要性是不必再贅言。室町中期鎌倉府之關東公方被滅以後,後來的關東公方也都未能順利進駐鎌倉而分裂為古河與堀越兩公方。這座名城古都已經落入早雲之手,許多家臣都藉此機會向早雲進言,要求快速出兵一舉殲滅仍舊頑固盤據在三浦半島上新井城的義同與義意父子。
早雲短暫的考慮之後立刻興建了玉繩城作為鎌倉之護城與進軍三浦半島的基地,並且順利的遏止了扇谷上杉的反撲。永正十年(1513)一整年都在與三浦的軍勢作戰。四月中,順利攻下了三浦半島南端的三崎城。九月二十九日,三浦的名將太田資康戰死,三浦的勢力更加的消退。

統一相模

永正十二年(1515)早雲的長子氏綱生下了長子伊豆千代丸,早雲高興的將自己以前的名字“新九郎”給了這個新生的小孫子。這個伊豆千代丸,就是日後擊滅兩上杉,並且使得“越後之龍”上杉謙信與“甲斐之虎”武田信玄都無可奈何的名將,也是領國治理上的內政奇才-“相模獅子”北條氏康。永正十三年(1516)七月,早雲發動旗下最精銳的部隊,分別從海、陸兩條不同路線同時間向新井城進攻。永正十年攻下三崎城時,就已經將新井城的糧運補給給狠狠切斷。經過將近四年的包圍,新井城此時已經是最後極限。然而新井城並非如此就能攻下的。新井城的北、西、南三方向都是海,沿岸都設有重重的圍柵來抵擋從海路前來的進攻。而唯一連結陸地的東邊則是更加的設下嚴密的防禦工事。若非三崎城陷落三浦水軍被消滅殆盡,新井城絕對是更加的難以攻擊。永正十三年六月底三浦義同派人向扇谷上杉朝良求援。朝良派遣精銳朝玉繩城進發,想以圍攻玉繩城來解救新井城之危。早雲收到情報立即識破朝糧的意圖。早雲果決的將新井城的包圍軍勢撤去五千餘人,僅留兩千餘人與長子氏綱坐鎮,自己則率領這五千之眾急行軍前往玉繩城北方截堵扇谷上杉軍。由於早雲的快速應變使得突擊玉繩城的扇谷上杉軍陷入慌亂,三日內立即被擊潰,餘眾逃往武藏江戶城
北條氏勢力圖北條氏勢力圖
擊退來犯的扇谷上杉軍之後,早雲突然下令全軍轉頭前往新井城展開了總攻勢。此舉讓還心存希望的三浦義同、義意父子陷入完全的絕望。七月十日當天早雲指揮全軍開始強行攻城,經過一日的激戰於十一日凌晨三點左右終於全軍攻下了新井城,三浦義同、義意父子自殺殉城。關東的豪族名門三浦一族完全滅亡,早雲也完全的平定了相模全境。

早雲逝世

經過了二十餘年的奮鬥,不斷的運用自身優秀智謀來對抗勢力龐大的兩上杉的早雲,終於取下了伊豆與相模兩國,奠定了後北條一族稱霸關東百餘年的基礎。擁有了兩國領土的早雲功成身退,懷抱著“自己的責任一切都已經完成了”的心情於永正十五年(1518)將家督之位傳給其子氏綱,自己則回到伊豆韭山城隱居。就在同年,一直被早雲的計謀所玩弄的上杉朝良死去。朝良一死,扇谷上杉氏更加的衰敗沒落。早雲隱居在韭山城時每日埋首於各種古籍與佛典中,他對學問孜孜不倦的態度絲毫不輸後來統一天下的德川家康。終於,在永正十六年(1519)八月十五日當天安然而逝。早雲死前神智不衰,還能一一的向諸子與眾家臣指示遺言,這在戰國時期是絕無僅有的。死後氏綱依其遺言以佛教方式火化遺體,安葬於箱根山湯本之地的早雲寺,法號早雲寺殿天岳宗瑞大禪定門,享年八十八歲。

內政功績

早雲不但是一個稀代少有的智謀型領導者,也是個傑出的內政家。戰國時期第一個成文的家法就是早雲親自製定的“早雲寺殿二十一條”。此法雖然不含詳細的細項條文,而且也只有短短的二十一個條目。但其中卻包含了信仰、生活作息、學問學習、工作態度、倫常關係等等的指導內容。換句話說,這二十一條的宗旨是在於教育旗下之家臣成為一個文武兩道都能有所成的武士。未來北條家能夠逐漸的強大,家臣團的努力與北條一門眾的相互團結雖是主要原因,但是其根基都建立在此二十一條的訓誡之上。
永正三年時,早雲就已經開始於小田原城周圍施行檢地制度。徹底的清查領內錢糧物資與家臣石高,寫下了“小田原眾所領役帳”,成為戰國時代第一個施行領內大檢地的戰國大名。
另一方面,從興國寺城時代就實行的四公六民稅制持續的擴大到當時早雲的領地內,大幅度的讓因受戰爭破壞與領主剝削而苦的領民得以休養生息。以此為基礎延續到氏康、氏政時期,北條家的領內生產力一直高於同時期的日本其他地區。這一切都是當時早雲所奠定下的內政基礎。要論內政能力,早雲也絲毫不輸在內政方面享有盛名的孫子北條氏康

人物評價

北條早雲是當時少見的軍事家。他熟悉兵法,愛讀六韜三略,善於尋找時機,運用靈活的戰略和戰術,使他從一個無名的小城主成長為最早雄踞關東的戰國大名。北條早雲能夠取勝的重要原因,是他懂得向民眾讓步和恢復經濟的重要性。尤其是實行了“四公六民”的新稅制,對恢復生產起了推動作用。早雲的主觀目的雖是為了確立軍事擴張的經濟基礎,但客觀上卻在他所控制的地區,穩定了人民的生活,發展了生產,在歷史上起了進步作用。
北條早雲誕生地北條早雲誕生地

人物相關

後論

北條早雲,活躍在應仁大亂到戰國初期這段時期,對於後人而言,他的前半生如同一個解不開的謎。當他到了當時一般人在家含飴弄孫的年紀時,卻精神抖擻的在關東與擁有龐大勢力的兩上杉氏對抗周旋。無怪昭和時期的歷史學家都稱他是“大器晚成的稀代梟雄”。長久以來,世間對於早雲的評價就一直在“亂世梟雄”與“創基英雄”兩邊徘徊。戰國時代與室町時代的分法之一種,就是以早雲攻滅堀越公方那一年開始,為的就是紀念這位史上第一個成功的下克上之戰國大名
綜觀早雲的一生,佛教觀念對於他的影響極大,從他毅然放棄了故鄉的身分地位與幕府的官位投身到混亂的關東開創基業就印證了“世間無常”。他對於領民的寬仁作風則代表了“慈悲”。然而,他對於對手所使用的各種陰險計謀與殘酷鎮壓手段則又顯示了早雲的亂世冷酷面。但是這樣的矛盾卻更加的證明了他身處在亂世中的真實性。如果說早雲有遺留給後人學習的,那么應該就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力。只要能夠堅強自己的意志,就算已是白髮皓首的老者,也可以創立出自己的一片天下。
北條氏小田原城北條氏小田原城
早雲的故鄉備中國高越山城(岡山縣井原市)以及相模國小田原城神奈川縣小田原市)都各建一座早雲之像以紀念這個戰國三梟雄之首;以一介浪人之身開創出後北條百年基業的傳奇英雄。而他埋骨的早雲寺,至今依然靜靜的坐落在箱根山中留與後人憑弔。

研究

早雲出自之謎
為區別從早雲開始的北條家和鎌倉時代掌權的北條氏,一般稱之為後北條家。後北條家五代約一百年間,一直以小田原城為關東的政治、經濟中心。而打下這五代百年繁榮基礎的當然是第一代早雲,這些基業可以說是他在一代間完成的。他的前半生至今還是個謎,他的出身、家譜、在哪長大等等一直眾說紛紜,對他的出身至少有五種說法:
1山城宇治說;
2大和在原說
3伊勢窮浪人說
4京都伊勢氏說
5備中伊勢氏說
這其中,最流行的是伊勢窮浪人說,與早雲有關的小說也好,影視作品也好,都將他描寫成來歷不明的窮浪人,好像認定就是這樣的。但是,在研究者之間,普遍支持京都伊勢氏說。就是說根本不是一個窮浪人,而是作室町幕府政所執事的名門京都伊勢氏的一族之人。但是,在二戰後備中伊勢氏說也提了出來。江戶時代小瀨甫庵的《太閤記》中就有“早雲從備中到京城”的記載,同時這也出現在載有今川家譜的《別本今川記》中,所以也不算是全新的說法。
雖然被稱為北條早雲,早雲自己倒從來沒用過北條姓。一般通稱為伊勢新九郎,出家後號早雲庵宗瑞。作者自己認為備中伊勢氏說的可能性最大,早雲應該是備中高越山城主伊勢盛定之子新九郎盛時,後來到了京城作了京都伊勢一族的伊勢貞高的養子。
應仁之亂和早雲
寬正五年(1464年),上京的早雲作了足利義視的近侍,早雲生於永享四年(1432年),此時已經23歲,在當時算是出頭較晚了。 不過,他侍奉的不是將軍義政,而是其弟義視,這件事對早雲的將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果義政按慣例把將軍位讓給義視,早雲也就跟著順利的進入幕府的中樞,在裡面一展身手出人頭地。但是,因為義政和日野富子生了義尚,就產生了義視和義尚誰來繼承的問題,這間事不用多說,因為它引發了應仁之亂
應仁元年(1467年)正月,應仁之亂爆發。義視由東軍的細川勝元擁戴,一時間沒地方可待,只好去了伊勢(三重縣),作為近侍的早雲也跟著去了伊勢。但是第二年,形勢好轉,義視又被迎回京城。而早雲卻留在了伊勢沒有再返回京都,這樣他就成為一名浪人,這就和窮浪人說合上了。此後,早雲作什麼就無從知曉了,最後他到了駿河(靜岡縣)。此前,應仁之亂開始時,駿河守護今川義忠領兵進京加入東軍,這期間見了早雲的妹妹北川殿並娶了她。北川殿知道哥哥作了浪人後,就捎信讓他來駿河,說是“希望你來輔佐我丈夫義忠”。到了駿河的早雲,一時間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現,可是因為妹夫今川義忠的早逝,使得早雲很快得到了一個表現的機會。
文明八年(1476年)四月,攻打遠江(靜岡縣)的義忠戰死。義忠和北川殿所生的龍王丸剛6歲,今川家由此發生了一場繼承權之爭。這時,早雲出面進行調停,達成了“龍王丸成人之前由小鹿新五郎范滿代為執政”的協定。此後,范滿違背協定不想交出權力,長享元年(1487年)十一月,早雲突襲了駿府今川館的小鹿新五郎范滿,使龍王丸繼承家督。龍王丸元服後取名氏親,對功勞最大的伯父早雲賜與興國寺城,這是不是早雲自己所求也不可知。此後,早運就擔當了今川家東面的防禦任務。三、早雲侵占伊豆
興國寺城地處伊豆的咽喉要道。伊豆半島。當時,伊豆的情報少有這裡不知道的。
早雲因為年歲已高,常去修善寺的溫泉泡澡,自然也順便收集伊豆的情報。從這裡得到的情報中,早雲知道了掘越公方的內亂。
那時,伊豆最大的勢力就是堀越公方。所謂掘越公方,原是鎌倉府之主鎌倉公方,將軍義政之弟政知到關東就任,因入不了鎌倉,只好在伊豆掘越定居下來,這就是堀越公方的由來。
第一代堀越公方足利政知有三子。長男茶茶丸,二男潤童子,三男清晃。長男為前妻所生,其餘兩子為後妻圓滿院之子。圓滿院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潤童子能繼承家業,找藉口將茶茶丸關入大牢。
延德三年(1491)四月,足利政知病死之時,茶茶丸趁亂脫獄成功,殺死圓滿院和潤童子後,宣布自己是第二代掘越公方。但是,茶茶丸和政知時代的堀越公方重臣不和,這一情報流入了早雲的耳中。 一直以來,早雲侵入伊豆的時間被認為是延德三年。但這一年政知、圓滿院、潤童子相繼死去,所以,早雲的行動應該是兩年後才對。
早雲先在興國寺作攻城的演練,又從今川氏親及葛山氏處借來援軍,以總共五百多兵夜襲了堀越御所。茶茶丸逃到附近的守山後自殺,從此掘越公方滅亡。
《北條五代記》一書中,說是此時伊豆國中“風病”蔓延,早雲散藥以救之。又說將年貢從五公五民降為四公六民,還說伊豆一國只一個月就被平定等等。這些無非是想沖淡這次行動是“國盜”的印象。早雲在堀越御所附近建了新城並將此定為居城,這就是韭山城。

人物軼事

駿河國內有許多今川家的直轄空城,除非有戰爭,否則這些空城平常只有幾個人留守。由於平定今川內亂的功勞,今川氏家臣讓他選擇喜歡的地方作為封地,北條早雲出人意料地選擇成為最偏僻的愛鷹山南麓興國寺城(靜岡縣沼津市)的城主。太田道灌聽聞此訊息,曾苦笑道:“此小子果非凡夫俗子”。
關東和關西之間隔著箱根山脈形成天險。而從關東通往關西只有2條路線,一是相模國(神奈川縣)足柄山道,另一正是箱根山道。當時的道路非常狹窄,行軍時常成一列縱隊,必須分幾隊同時進軍。而無論走足柄山道或箱根山道,二者都會在富士川附近會合,要不然就在愛鷹山南麓的根古屋附近齊集,然後再循著根方街道(古道)往駿府前進。當全軍將抵達根古屋時,必須通過一處左邊是沼澤,右邊是高地的地方。興國寺城正是在這個高地上傲睨所有欲西行的軍隊。換句話說,興國寺城是關東軍隊西行時必經之路的要塞。此要塞也能牽制關東兩位公方與兩位管領。然而除了太田道灌,沒人識破北條早雲的意圖,興國寺城成為他逐步擴張的起點。

早雲傳記

北條早雲者,後北條氏開家祖也。後北條氏,舊稱伊勢氏。伊勢氏,出於平常陸介維衡。維衡生越前守正度,正度生右京亮季衡及正衡,正衡實太政大臣清盛之曾祖。季衡任上總介,子孫世居伊勢。其十一世孫貞行,除伊勢守。仕足利義滿。為奏者,掌出納。子貞國,孫貞親。相繼任其職,甚有威權。貞親弟貞藤,除備中守,娶尾張人橫井掃部助女,生男於任處,稱新九郎。及長,命名曰長氏,為正二位足利大納言義視近士。後土御門朝應仁中,從奔伊勢,四月,義政贈書伊勢,召義視。且奏請詔書促之。六月,義視自勢歸京,長氏獨留不從。
當是時,足利氏權臣:山名氏細川氏,各樹私黨,鬬於京師。將軍從一位左大臣義政不能制也。長氏聰明有大志,陰散財結豪傑。一日,謂眾曰:“天下之事可知已,成功名取富貴,舍今而何?顧關東八州,地勢髙隆,士馬精強,自古稱用武之地。而永亨以來無復定主。苟得割據於此,天下可圖也!吾欲與諸君偕東,相機乘變,謀有所樹立,諸君豈有意乎?”眾奮從之。
後土御門朝文明八年,長氏與荒木兵庫、多目權平、山中才四郎、荒川又四郎、大導寺太郎、有竹兵衛六人。仗劍東行。終至駿河。依今川上總介義忠。義忠其姊夫也。會義忠卒。子龍王丸猶幼。龍王丸,後之氏親也。將士分離,各自爭鬬。長氏姊抱龍王丸,逃于山中。上杉民部大輔政憲、上杉修理大夫定正,以足利左兵衛督政知之令,發兵定駿河。長氏迎而說之曰:“國內將士無叛者,特以主幼國疑故樹黨耳。今二公辱臨於此,欲定今川氏,仆雖無似,願宣公意,以戢將士。有不聽者,二公幸為討之。”政憲等曰:“諾。”長氏會將士誓焉,然後入山,奉氏親母子,歸入府第。政知兵乃引去。將士皆以長氏為功,使居駿河八幡山城
政知者義政弟也,初義政父從一位左大臣義教,為將軍。其族左兵衛督持氏世管領關東。永亨中,持氏為其權臣上杉氏所滅,葢義教之志也。上杉氏有兩宗:曰山內、曰扇谷。兩宗請京師,奉政知為主。然關東將士思持氏,不肯奉命。乃索持氏孤子成氏,立之。成氏旣長。稱左馬頭後左兵衛督。討上杉氏,不克。走保下總古河,號古河公方。山內族據上野平井,扇谷族據相模大場,皆陽尊政知。戴以為君,置之伊豆。伊豆,山內氏管國也。給政知以田,居於堀越,稱堀越御所。
後土御門朝長亨二年,長氏徙居駿河髙國寺城,陰窺伊豆,而未得間焉。乃修政令,輕賦稅。又出其所蓄,假貸遠近,收以薄息,遠近賴之。每朔望,相率來謁,謁數者,或免其債。故士民稍稍來居城下,漸成聚落。長氏以荒木兵庫頭、多目權平後兵衛等為之首領,立七隊。而服事政知。政知有二子,其長子曰茶茶,前妻出也。為繼母所讒,囚之數年。茶茶憤怨,伺守者懈,出伐其繼母。遂聚其黨,弒政知。殺其大臣外山豐前、秋山藏人等,而自立。長氏聞之,乃佯稱有疾,浴伊豆溫泉,以詗之曰:“伊豆可取也歸聚眾議。”眾鹹曰:“吾輩願新九郎君為一國主,久矣,敢不效力?”
後土御門朝延德三年四月,長氏勒七隊,並今川氏援兵,凡五百人。夜濟駿河黃瀨川。旦抵堀越氏,縱火攻之。賊走,自殺於伊豆成就院。伊豆人民,畏其兵威,負擔奔竄。長氏號令嚴明,秋毫不犯。榜於路曰:吾所以來者,誅賊子而已,非有所暴掠,其各安乃堵,以俟我令。敢逃者,蹈其稼,火其家。時大疫,疫者不能奔,往往偃臥於家。長氏與以醫藥,撫循之。民更相告言,多來歸者。其豪族佐藤四郎兵衛先眾屬長氏,長氏授以大見鄉地頭職。復其先邑,載印信焉。關戸播磨守信吉者據深根城以抗長氏,長氏移兵攻殺之。長氏恩威大行於國內。國內將士舊屬上杉氏者,聞之,無不率歸長氏。長氏以三十日略伊豆,以堀越氏邑自奉,其餘無所取。乃會父老豪傑,諭之曰:“吾聞,人主視民猶子,民視人主猶父,是古之道也。及世之澆季,武人貪殘,剝民以自逞。而至胥而困蹷吾甚憫之。吾以羈旅之人,來司牧是邦。吾為汝為君,汝為吾為民。生相為君民,是豈偶然哉?吾獨願我民之富足也。今自著令,減租稅五分之一,除諸雜課,諸將吏違令虐民者,聽其民來訴。”眾皆悅服,爭欲為之用。
長氏旣主伊豆,居韮山城。長氏外家橫井掃部助,北條高時族孫也。至是韮山有北條氏者,其嗣絕,乃養長氏,以女妻之。長氏又為長子氏綱,娶其孫女。以為北條伊勢同出於平姓,遂自稱北條氏。用三鱗徽號,削髮號早雲。
早雲日計復北條氏故業,以成其宿志。祈於三島神祠,夢有大杉二株,一鼠囓其根,仆之化為虎。旣覺,召卜人占之。卜人曰:“公生歲次子,子為鼠神。是公克兩上杉之兆也。”早雲心竊喜焉。當是時,上杉定正、上杉民部大輔顯定,更相怨郤,兵結不解。早雲聞之曰:“可以成吾事矣。” 後土御門朝明應二年,使使定正,請助攻顯定。定正喜,許之。其部將大森式部大輔實賴為小田原城主,謂定正曰:“早雲梟雄也,無故親我,其意不測。然彼以好來,亦不可拒。宜以禮答焉,而重為之備。”定正略不加意。
三年十月,早雲與定正,偕出兵武藏髙見原,與顯定夾荒川而陣。定正進而亂流,墮馬死。其子五郎朝良走歸,保河越。早雲亦歸韮山。時實賴已死,子藤賴嗣,猶弱。早雲欲取其城,而難箱根之險未發也。
四年九月,早雲使人言藤賴曰:“吾獵韮山,其獸逃箱根,願公以箱根假我,我得縱獮取焉。”藤賴許之。早雲率兵百餘人,被獵衣裳,逾箱根。先縱牛數十頭,鼓螺隨之,凴髙馳下,直入城內。藤賴惶駭,不知所為,出奔三浦。早雲遂取小田原,遂取大場。
後柏原朝永正元年九月,上杉顯定來攻朝良,朝良求援於早雲。早雲與今川氏親往,援之,戰於武藏立河原。
論曰:余聞早雲嘗召儒士,說黃石公《三略》,其首有言曰:“主將之法,務攬英雄之心。”早雲聞之曰:“止矣,吾旣得之矣。”不復使說,嗚呼!有以夫,其以流寓漂泊之人,據有八州,以開五世之基也。夫足利氏,隳其綱維,權臣內鬩,海內戰爭所以然者,無他故焉。天下英雄,各以其心為心。而主將不能收攬之焉。早雲葢早有見於此,以為天下之事可知已。故仗一劍之任,周流天下,以求用武之地。一得其地,雲蒸龍變,莫之或拒。夫以兩上杉氏百年故家,財賦之富,兵馬之雄,而早雲以赤手圖之,奚異錐鑿山哉?乃能戰勝攻取,制其死命者,果何所恃而然歟?亦以其接納英雄得其驩心,兵寡而志一,地狹而力合,如同舟濟江,不期而救。以此臨敵,雖橫行天下無難,而況於兩上杉氏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