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詩歌研究

北朝詩歌研究

《北朝詩歌研究》是山西教育出版社在2013年6月1日編輯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有泉。

基本介紹

  • 書名:北朝詩歌研究
  • 出版社:山西教育 (2013年6月1日)
  • 頁數:342頁
  • 語種:簡體中文
  • 作者:盧有泉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ISBN:7544062899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名家推薦,

內容簡介

《北朝詩歌研究》從大視野設定論題,如論北朝詩歌的生態環境,即從大背景下探討北朝詩歌;又從文化環境、地域特點、文人生存諸方面論及,則北朝詩歌之特點就有了堅實的基礎,有關論述亦堅實可信。又如對“北地三才”、王褒、庾信的專論,也是新見多多。

圖書目錄

緒論
上 編
第一章 北朝詩歌的生態環境
第一節 北朝詩人的生存環境
第二節 北朝詩歌生成的文化環境
第三節 北朝詩歌生成的文學環境
第二章 北朝詩歌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 十六國詩壇
第二節 從平城到洛陽——北魏詩壇
第三節 東魏與北齊詩壇
第四節 西魏與北周詩壇
第三章 北朝歌詩(附雜體詩、仙道詩)
第一節 北朝歌詩的範圍、創作與保留
第二節 北朝歌詩的傳播
第三節 樂府民歌——北方社會風情實錄
第四節 北朝謠諺的文學意義與史學價值
第五節 北朝文人樂府詩、雜體詩及仙道詩
第六節 北朝民歌奇葩——《敕勒歌》《木蘭詩》
第四章 北朝詩人的身份類型與地域特徵
第一節 本土詩人群的身份類型
第二節 以罪臣、叛將、俘虜為主的南來詩人群
第三節 北朝詩人的地域特徵
第五章 北朝詩人的創作觀念
第一節 從北朝詩話看北朝詩人的創作觀
第二節 北朝詩歌的創作主向
第六章 北朝詩歌的抒情特徵
第一節 北朝詩的抒情模式
第二節 本土詩人的抒情取向
第三節 蕭梁遺民詩人的獨特情感體驗
第七章 北朝詩歌的藝術特質
第一節 北朝詩歌的獨特藝術魅力
第二節 從南北文風的比較中看北詩之風格
第八章 北朝詩歌的詩史意義
第一節 北朝詩的獨立品格與價值
第二節 唐詩對北朝詩學精神的繼承
下 編
第一章 “北地三才”詩論
第一節 溫子異及其詩歌創作
第二節 邢邵及其詩歌創作
第三節 魏收及其詩歌創作
第二章 王褒的詩歌世界
第一節 王褒的生平與思想
第二節 王褒前後期詩歌創作之比較
第三節 王褒詩的藝術特質
第三章 庾信的詩歌世界
第一節 庾信的生平與仕歷
第二節 庾信的思想與詩觀
第三節 宮廷詩人——庾信的前期角色
第四節 亡國詩人——庾信後期的身份及其詩作
第五節 庾信詩的藝術魅力及其影響
附錄(一) 十六國主要作家創作情況一覽表
附錄(二) 平城時代主要作家創作情況一覽表
附錄(三) 洛陽作家群主要作家創作情況一覽表
附錄(四) 晉陽作家群主要作家創作情況一覽表
附錄(五) 長安作家群主要作家創作情況一覽表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盧有泉,山西左雲人,先後畢業於山東大學、四川大學,獲文學博士。曾長期在《太原日報》從事新聞采編工作,現在廣西師院新聞傳播學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當代文學和傳播學等,業餘從事文學創作。主要出版著作:《北朝詩歌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兒童傳統遊戲》(山西教育出版社)、《中國文化遺珍·山西古關隘》(遼寧人民出版社)、《文學時代的記憶》(希望出版社)、《三晉古謠諺》(山西古籍出版社)、《書香世界的獨白》(希望出版社)、《戰爭·邊貿·屯田——古城堡里傳播的文化魅音》(三聯書店)、《文化媒介學》(合著,武漢大學出版社)。另參與《增訂注釋全宋詞》(文化藝術出版社)、《唐詩宋詞精華》(山東文藝出版社)等書的撰寫,並在《編輯之友》、《西南石油大學學報》、《名作欣賞》、《晉陽學刊》、《人民日報》、《文藝報》、《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各類論文百餘篇。

名家推薦

相對於南朝詩歌研究,北朝詩歌研究歷來甚為薄弱。本文全面深入地探討了北朝詩歌,是該領域研究之最新高端成果,這一點值得充分肯定。本文能從大視野設定論題,如論北朝詩歌的生態環境,即從大背景下探討北朝詩歌;又從文化環境、地域特點、文人生存諸方面論及,則北朝詩歌之特點就有了堅實的基礎,有關論述亦堅實可信。又如對“北地三才”、王褒、庾信的專論,也是新見多多。
——李大明(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博導)
本文確實較好地在創新的三個方面有所深入突破,提出自己的見解,並加以闡述,這是最有價值的部分。本文學風較嚴謹,以具體的史實以及文學作品為立論依據,言之有據,不作汗漫誇飾之言,史論結合,得出有史識的結論,多令人可信。
——吳在慶(廈門大學教授、博導)
本文立足於基礎文獻,在對史的發展線索和地域文學發展特徵綜合考察的基礎上,展開北朝詩歌的通貫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胡可先(浙江大學教授、博導)
首先, “北朝詩歌研究”不僅注意了詩,凡和文學相關的詔文、賦作,乃至歌謠,都在涉獵討論之中,說明作者在材料上下了一定功夫,這是研究的前提。文後的幾個附錄表,亦具有學術價值。其次,作者的討論分析,持論沉穩,不浪作大言,亦無虛文敷衍,一般中肯,行文亦練達持重,就研究的水準與學風,均值得首肯。再次,論文骨架,亦頗費斟酌。採用總述性概述,可提綱契領,凡十一章,點面都有考慮。
——魏耕原(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博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