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朝文
- 外文名:Northern Man
- 性質:文字
- 年代:唐
北朝文定義,歷史記錄,庾信,《隋書·文學傳》,
北朝文定義
北朝文,指北朝魏、齊、周三代的文。
歷史記錄
元宏即位時,拓跋氏入主中原已近90年。鮮卑貴族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不得不任用某些漢族士大夫,而在與他們的交往中就逐步受到漢族文化的薰陶。因此在元宏初年已經出現了祖瑩等文人元宏於太和十八年(494)遷都洛陽之後,更是大力推行漢化。從此,漢族士大夫逐漸致力於詩文的寫作。但由於北方經過長期戰亂,文學傳統中斷,他們不得不向南方文人學習。在北魏中後期比較有名的文人如袁翻、常景等,作文大多是駢體,但辭藻遠不如南方文人華麗,對仗也不如他們工整,只能說是處於模仿的階段。直到北魏覆亡前夕,才出現了溫子。他的文章曾受到梁武帝蕭衍的稱賞,比之於曹植、陸機。從他現存的駢文看來,與齊梁駢文也無太大差別。和他齊名的是邢劭,其文風主要學梁代的沈約;稍後的魏收則學任。邢、魏二人曾互相譏笑彼此仿效任沈,可見即使到了東魏與北齊時代,北方著名的文人還沒有完全擺脫南方的影響。今人錢鐘書說,“蓋南北朝文同風合流,北士自覺與南人相形見絀,不恥降心取下,循轍追蹤”,他們有時不象南朝文人那樣繁縟,也不過是“北學南而未至,五十步之於百步,其走也同”(《管錐編》)。
稍後於邢劭、魏收的陽休之已活到了隋代,史稱其“文章雖不華靡,亦為典正”(《北齊書·陽休之傳》)。和他同時的祖鴻勛等人情況亦與之相似。祖的《與陽休之書》,淡雅秀逸,頗有晉代文章的氣息。在北朝文中較有特色。
和東魏、北齊相對峙的西魏與北周,原有的文化不如北齊繁榮。西魏初年文人如申徽等所寫的駢文,辭采遠遜於溫、邢、魏等人。但執政者宇文泰已經嫌這種文風過於華靡,曾命蘇綽仿《尚書》作《大誥》,以改變文風,但實際上在文人中並無多大影響。西魏末年攻破江陵,梁代著名作家庾信、王褒等都來到長安。一時北周文人紛紛仿效,連宇文泰的兒子宇文等都寫作駢文。現存北周人的文章包括庾信、王褒的作品在內,超過北齊有一倍多。
庾信
庾信是整個南北朝時代最有成就的駢文家。他運用辭藻、典故和對偶的技巧十分純熟,文章的風格蒼涼悲憤,筆力雄健,而不流於纖弱。這種文風的形成,一方面是由於他在南方時已經熟練地掌握了駢文的技巧,而到北方後又因屢逢喪亂,身受離鄉背井之苦,筆端常含感情。
《隋書·文學傳》
[明代萬曆三年顏嗣慎刻本《顏氏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