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考古第十四輯》是202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方民族考古第十四輯
- 出版時間:2022年12月1日
-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030741066
《北方民族考古第十四輯》是202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北方民族考古第十四輯》是202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北方民族考古》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主辦的集刊,迄今已出版 13 輯。本輯內容包括考古新發現、研究與探索、北...
《北方民族考古第十五輯》是202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北方民族考古》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主辦的集刊,迄今已出版十四輯。本輯內容包括考古新發現、研究與探索、北域擷英、碑銘考釋四個欄目,收錄論文25篇,以中國北方地區的考古學探索為重心,也包括一些...
90.陳建立、張周瑜:《芻議東北亞地區古代鋼鐵技術的發展與傳播》,中國人民大學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編《北方民族考古》第3輯,科學出版社,2016年。91.陳建立:《先秦時期冶金術中西交流的兩次浪潮》,朱乃誠、王輝、馬永福主編《廣河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
適於高校考古學、歷史學、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教學使用,也適於相關專業人員及初學者閱讀參考。作者簡介 馬利清,1969年生,任職於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副教授,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秦漢史與秦漢考古、北方民族考古。出版著作《原匈奴、匈奴:歷史與文化的考古學探索》、《...
瑞典人安特生(J.G.Andersson,1874年—1960年)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發表了《甘肅考古記》,把甘肅的遠古時代分為六期。尹達對此並不迷信。通過一系列發掘實踐,尹達從地層學上第一次了解了龍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疊壓關係和年代序列。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尹達發表了考古史上劃時代意義的論著《龍山文化與...
出版《早期中國——中國文化圈的形成和發展》《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研究》等專著、論文集或考古發掘報告約20部,發表《王灣三期文化研究》等論文約200篇,獲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第六屆和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北京市第八屆、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周偉洲,男,1940年2月生於雲南曲靖,廣東開平縣人,漢族,中共黨員。1962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65年西北大學民族史專業研究生畢業。1986年由講師破格晉升為教授。現任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兼任西北大學中國民族史團隊首席專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會長、中國民族文學會副會長、...
2022年入職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史、邊疆民族考古、內蒙古地方史等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現為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黨委委員、副教授。科研項目 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視閾下的柔然碑刻整理與研究”(批准號:22CZS014).主持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科研創新資助...
44. 《天水石馬坪石棺床所見希臘神祇》,榮新江、朱玉麒主編《西域考古·史地·語言研究新視野——黃文弼與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年12月,頁497-511。45. 《內亞遊牧社會喪葬中的馬》,魏堅主編《北方民族考古》第2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年8月,頁251-265。46. ...
1994年起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考古隊從事田野考古與歷史研究工作,期間曾參與秦俑二號坑發掘,並主筆起草“秦始皇陵博物院規劃報告”。 2004-2008年,在復旦大學歷史系師從周振鶴教授學習秦漢史,獲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學位。2017年9月起任教於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現為歷史學院教授。研究方向 秦史、簡牘、北方民族史、墨學...
19.《遼代漢文石刻所見遼夏關係考》,《北方文物》2012年第4期。20.《成都出土唐王懷珍墓誌考》,《四川文物》2015年第1期。21.《唐成都府助教鮮騰墓志銘考釋》,《四川文物》2011年第3期。22.《西夏天崇拜研究》,《西夏學》第十四輯,甘肅文化出版社,2017年。23.《新出北宋陝州漏澤園党項配軍墓誌研究》,...
3.《濰坊新出銅戈銘文考釋及相關問題》, 《江漢考古》1986年3期。4.《齊陶新探》,《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輯,中華書局1986年9月版。5.《益都藏陶》,《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輯,中華書局1986年9月版。6.《濰淄流域的陶文》,《中國文物報·文物研究第十期》1988年10月7日第三版。7.《臨淄齊故城內外新...
25、《新見商金文考釋二篇》,收入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辦《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六輯(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紀念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月。26、《由殷墟出土的北方式青銅器看商人與北方族群的聯繫》(英文),收入《中國考古學》英文版(CHINESE ARCHAEOIOGY)第1...
11.《明代皇陵陵園結構研究》,《北方文物》2002年第4期。12.《南宋紹興攢宮位次研究》,《考古與文物》2008年第4期。13.《中國古代陵墓研究中的資料選擇與利用問題》,《南方文物》2009年第4期。14.《明代親王陵墓玄宮制度研究》,《華夏考古》2010年第3期。三、其他:1.《清朝的皇位確立方式和擇儲標準》,《...
《漢墓出土玻璃器二題》,《邊疆考古研究》第17輯,科學出版社,2015年6月。《北方地區出土西晉瓷器初探》,《故宮博物院院刊》2015年第3期。《首陽山小考—兼談魏文帝首陽陵位置問題》,《北方民族考古》第2輯,科學出版社,2015年10月。 《洛陽地區魏晉墓葬形制研究》,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編《兩個世界...
13、《四川省蒲江縣宋墓出土的木架不是胡床》,《考古與文物》1988年第4期。(註:作者姓名“李吟屏”被誤印為“李哈屏”。)14、《薩滿教與維吾爾族皮爾舞》,《新疆藝術》1988年第5期。15、《和田海比布拉銀幣》,《中國錢幣》1988年第3期。又以《和田海比布拉銀幣考釋》為題刊於《新疆文物》1990年第2期。...
20. 第五屆中國少數民族古籍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由北方民族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共同主辦,2015年9月11日至14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北方民族大學召開。宣讀論文:《中國古代的男女九宮及其在殘歷定年中的作用》。21. 北方民族與絲綢之路博士後論壇:由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
2.老山頭舊石器地點發現的石器研究,邊疆考古研究第19輯,2016年6月.3.吉林扶餘市富康東山舊石器地點的石器技術和古人類行為研究,北方文物,2017年第2期.4.吳家窩堡東山舊石器地點發現與研究,文物春秋,2015年第4期.5.後靠山屯北山舊石器地點發現的石器研究,第十四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4年.6...
主要研究方向:簡牘學、北方民族史、歷史課程與教學論。學術成果 2006年開始就讀於西北師範大學,先後獲得簡牘學碩士和簡牘學博士學位,2019年7月進入渤海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工作至今。主要從事簡牘學和歷史課程與教學論研究,近年來在《音樂研究》、《敦煌研究》、《敦煌學輯刊》、《湖北社會科學》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餘...
(12)劉爽《再議岳飛印》《北方文物》2005年第四期54-56頁 (13)吳振武、於閏儀、劉爽《吉林大學文物室藏古陶文》《史學集刊》2004年第四期94-97頁 (14)劉爽《論印二則》《青年考古學家》2009年第21期 (15)王欣、劉爽《南京六朝石刻保護和利用方案的初步探討》《青年考古學家》2010年第22期 ...
後來隨著華族的活動擴展到全國各地,中華二字便成了代表整個國家的名稱,中華民族也就成了我國各民族的總稱。南部的孟諸澤是商部落的家園。商部落的始祖契,興於唐、虞、大禹之際 (《史記 殷本紀》),居蕃 (《水經注渭水》引《世本》)。蕃,也寫作薄或亳,在今菏澤市曹縣土山集一帶。契的十四代孫湯以此...
主要科研成果有專著14部和論文129篇。曾任《禹貢》編輯,山東大學、光華大學教授,上海博物館歷史部、總務部主任。建國後,歷任山東大學教授、歷史系副主任。1968年1月8日,童書業逝世。童書業專於先秦史,兼治中國繪畫史、瓷器史和歷史地理。曾與顧頡剛合作寫成《春秋史講義》及古史論文多篇,並且首倡古史“分化...
專著《正統的北方人》,獲第十屆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第一作者《亞細亞文明》,獲第十四屆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專著《解讀山東人》,獲第二十二屆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專著《闖關東》,獲第二十四屆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專著《大遷徙》,獲第二十四屆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
問題更新與範式轉換:契丹早期史百年研究述評,《唐宋歷史評論》第6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從東夷到北狄:中古正史有關契丹的歸類變化,《唐研究》第24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遼史補註》與史注傳統,《文匯報》2018年6月15日第7-8版。再論所謂阿保機“變家為國”問題,《遼金歷史與考古》第7...
7、關於“農業近代化”的共鳴,《北方文物》1992年3期。8、一部特色鮮明的地區經濟史專著—評《東北農業近代化研究》,《社會科學戰線》1992年2期。9、一部富於創新精神的學術著作—評《東北農業近代化研究》,《社會科學輯刊》1992年3期。10、農業現代化之史鑑—讀《東北農業近代化研究》,《農業考古》1993年...
12.《楚簡省形符號“=”及相關字略說》,《江漢考古》2015年6期。13.《清華簡研究述論》,《文藝評論》2015年第12期。14.《重編釋文》,(台灣)《中國文字》新42期,藝文印書館,2016年。15.《說說楚簡中的“寅”和“要”》,《楚學論叢》第五輯,湖北人民出版社,2016年。16.《論古文字中戔字變體及...
《漢書·地理志》:泰山郡有肥城縣、應劭所謂肥子國也”。“所謂”者,“含糊其辭”也。光緒八年重刊本《續山東考古錄》卷六、十四頁載:“應劭《漢書注》:肥城、古肥子國,按肥國不見於春秋戰國時”見於何時?未詳其說。1983年12月21日編印的《泰安地區文物概況》一書,在前言中載:“西周時代,……,今...
經歷了李濟主持的兩次殷墟發掘之後,梁思永成為殷墟考古的領頭雁,先後主持第十、十一、十二、十四次殷墟發掘。此前安陽殷墟發掘主要在小屯村及後岡,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第九次發掘時得知安陽候家莊亦有甲骨,挖掘工作的重點轉移到候家莊。梁思永主持參加的殷墟科學發掘有著重要意義,通過發掘找到了殷代王室陵墓和...
5、《兩漢迄隋中原王朝對“四夷”的服飾賞賜研究》,周偉洲《西北民族論叢》(第六輯)(CSSCI),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獨撰;6、《考古新發現所見吐蕃射獵運動——以郭里木吐蕃棺板畫為對象》,《西安體育學院學報》(CSSCI),2008年第6期,獨撰;7、《唐朝對“四夷”服飾賞賜研究》,《唐研究》第十四...